2019年3月5日,《六尺巷文化》公众号发表了《大关镇寄母山新发现的青龙咀大墓》一文(点击前文?),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50多年前炸毁张廷璐墓葬的惨痛悲剧再一次浮出水面。
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安徽桐城人。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第三子,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是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俗称榜眼。曾先后三任江苏学政,选拔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乾隆九年(1744年)在礼部侍郎任上辞官回桐,第二年逝世,享年71岁。张廷璐一生好学,诗宗唐名家、文法宋诸子,著有《咏花轩制义》、《咏花轩诗集》传世。
张廷璐虽然是中年时才考中进士,但为官清正,先后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主的赏识,仕途上总体还是顺风顺水,不想身后却遭遇两桩奇冤:第一件是在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王朝》中,张廷璐被塑造成一个贪官形象,因参与皇室内斗泄露考题而被腰斩。由于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热播,二月河先生制造的这一起冤案流传深广,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本来历史小说之中可以有适当的虚构,为了剧情需要要塑造这样一个被腰斩的贪官,完全可以虚构一个人物,而把历史上的一个真实存在的大清官编造成死不足惜的贪腐形象,显然是极不妥当的,想不明白作为文章大家的二月河先生何以竟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如今二月河先生亦已仙逝,不知九泉之下,何以面对桐城先贤张廷璐乎?(详见2015年12月《六尺巷文化》公众号卢赟秋先生《蒙冤的张廷璐》系列文。)(点击前文?)江苏省江阴市“张廷璐视学”雕塑
张廷璐蒙受的第二大冤案是文革期间被家乡的不肖后辈掘墓暴尸。桐城是文化大县,明清两代,人文兴盛,冠盖如林,也因此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人墓葬,这也成为桐城的骄傲,然而文革期间,在破四旧的狂潮之中,诸多遗迹被破坏,明清桐城世家大族张姚马左方诸家均深受其害,而犹以宰相张家受祸最为深重。
1966年,位于挂车山麓的明代山东左布政使张秉文(张英大伯父)墓被造反派砸毁。(详见2017年11月9日《六尺巷文化》张泽国先生文《【宰相张氏】忠烈祠墓、涉园故址考》。)(点击前文?)
也是1966年,位于龙眠山双溪村的张英墓、张廷玉墓(当地俗称老宰相坟、小宰相坟)在连续两天之内被相继砸毁,张廷玉遗骸被抛置荒野。(据笔者调查砸毁父子宰相坟的时间为1968年,详见《六尺巷文化》2018年3月12日郑贤瑰老师文《站在老宰相坟的废墟上》(点击前文?)及2018年3月17 日刊发的拙作《张廷玉墓园劫难50周年祭》。(点击前文?))
而同时期,位于今龙眠街道前进村的清刑部左侍郎张若渟墓园及其后裔张绍华墓被砸毁。《墓冢无语,泪纵流:从社坛山上的张坟说起》。)(点击前文?)
也是在同一时期,位于今大关镇青龙村青龙咀村民组境内的张廷璐墓葬亦被炸毁。为了解当年炸毁张廷璐墓的真相,笔者特地走访了大关镇青龙村的一位耄耋老人,老人首先向我描述了张廷璐墓葬被毁之前的情景:
当地人都知道这里埋葬的是张老宰相的后代,称之为“张家大坟”,大墓有5层拜台,墓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石狮子,抗战期间,日本鬼子曾经在此和中国军队发生过战斗,石狮子上还留有鬼子步枪射击造成的弹孔。坟圹中间是一块高度齐胸宽约一米的巨大石碑,石碑上的碑文刻得非常深,碑文的内容老人家已经不完全记得了,但是老人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碑面正文上方有一行自右向左的文字:“安庆府随带加一级”。石碑上方有一个碑帽子(碑额),碑帽子上面雕刻着两条精美的飞龙。墓葬主体部分是厚重的石灰伞。大墓方向朝西,左边寄母山,右边青龙咀,墓前方不远处有一口不大的池塘,经常干涸,当地称之为“小干塘”,应该是葬坟时取土挖出来的。墓正前方约一千米处是自北向南的卅铺河,汛期发水的时候,汹涌澎湃,白色的浪头如同千军万马,呼啸而过……
当地相传张家大坟葬了三年零六个月,综合整个墓制规模,我认为应该没有用到这么长的时间。因为在桐城的俗语之中,常说某某事做了三年零六个月,三年零六个月并非确数,而是用来形容时间漫长。我曾经调查过张英墓被毁的情况,当地的老人也说张英墓葬了三年零六个月。张英是国葬,墓园工程量浩大,可能真的要三年零六个月。张英墓墓表有许多巨大的石雕,石人石马、石狮石虎、牌坊碑刻等等,都从江南用船运来。故老相传,从孔城下船之后,因为这些石雕非常沉重,陆上运输,都是以圆木为砧,一步步的滚动输送到龙眠山的,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用上三年零六个月还真不算长。
说起当年张廷璐墓葬被毁一事,老人义愤填膺,他说:文革期间,当地有人认为这样的豪门大族,墓葬里必定有很多宝物,于是有四个年轻无知的村民,借着破四旧的名目,试图挖开这座坟墓。他们先尝试用钢钎凿开墓室上面的石灰伞,发现根本无法凿穿,居然拿来了黄色炸药(即TNT炸药),在伞盖中央先凿出一个深孔,将炸药筑进去然后引爆,墓伞被爆破炸毁。墓葬为外椁内棺结构,椁表面用松香密密的封闭起来,外面填充着厚厚的木炭,椁内是两具并列的内棺。
据《张氏宗谱》记载:张廷璐和夫人姚氏同卒于乾隆乙丑年(公元1745年),合葬于寄母山白云庄,其墓辰山戍向兼乙辛。我们在墓葬现场用手机里的电子罗盘检测了此墓山向,与宗谱记载完全吻合。
炸墓的村民将内棺打开,将张廷璐和姚夫人的遗骸抛置在墓前方的空地上,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并没有找到想象中的宝贝,所谓的陪葬宝物,只有廷璐公脖子上的一串黑色金属项链,项链下面挂着一块五角星形的黄铜饰物,夫人棺中只有一方铜镜。我问及廷璐公的遗容,老人说:刚出土时,廷璐公面容干枯蜡黄,身上肌肤犹有弹性,当时有一个赤脚医生在廷璐公的腹部按压了一下说,这要是打针的话,药物还能注射进去。
廷璐公夫妇的遗体被抛置在坟前的空地上,现场一片狼藉,从墓冢之中挖出的松香抛满整个墓区,远远看去,黄彤彤的一大片。直到将近一个月之后,当地有好心人看到廷璐公及夫人的遗体腐烂得厉害,不忍心让他们暴尸于外,于是将二人的遗骸拖进原来的墓穴之中,覆土掩埋。
两幅空棺被抬到生产队的稻床上,后来有人看棺材的材质非常好,把它改成了筑墙用的墙板。墓前的石狮子、石碑等等被砸毁,墓前的五级拜台被拆毁,石料被砌到当地的石摆之中,还有的用作了洗衣的石头铺子。
张廷璐墓穴现状
在写作《张廷玉墓园劫难50周年祭》的时候,(点击前文?)我的内心悲愤,夜不能眠,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一次陷入巨大的悲愤之中:明清时代,桐城大户人家墓葬的风俗是在墓室四周用石灰、黄泥土结合糯米、桐油等筑成伞盖,质地坚硬可与天然岩石相媲美,而韧性还超过天然岩石。我前面提到的张秉文墓、张英墓、张廷玉墓、张若渟墓,全部是这种结构,文革期间造反派们试图捣毁墓茔时,都无一例外的被墓上面的大伞阻住,事实证明,这种结构对于防止盗墓保护墓主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却全部被炸药炸开,究竟是什么样仇恨才驱使他们做出如此疯狂乖张的举动?
在中国文化之中,挖人祖坟是最不可原谅的恶行之一。和老人聊起这段往事时,我从老人的口气之中听出,当初炸坟的几个人,老人都知道姓名,但是老人没有说,我也没有问。50多年前的惨烈悲剧已成为历史,如果提及这几个人的名字,会让他们的后辈为之蒙羞,毕竟,后人是无辜的。面对那段被狂热的政治信仰而激发的所谓仇恨,时过境迁,我不知当年的炸坟者可曾感到良心上的不安?
桐城宰相张家以耕读传家,富贵之后,修桥修路,赈灾济贫,德行惠及家乡甚多,难以尽述。说起当年炸毁张廷璐墓一事,老人极其沉痛的说道:“这是对祖先的犯罪,这是大关人最大的耻辱!作为青龙村人,我都感到羞耻……”然而历史无法更改,我想,我们是否还可以做一些补救的措施,譬如:请当地的政府和文物部门联合廷璐公后人,清捡出廷璐公及夫人遗骨,妥善安葬,被炸毁的墓穴虽然难以恢复原状,但是可以封土掩盖,立碑标示,永久保护。对于散落在周边的原墓葬石刻等,收集起来,由文物管理单位统一保管,防止受到进一步的破坏。张廷璐视学江苏,公正廉明,奖掖后进,选拔真才,苏人至今感其德,塑像纪念,我们作为故乡的后辈不更应该有所作为吗?
张英墓石雕遗存,现藏于桐城博物馆
张廷璐墓碑碑额,砌在当地一石摆之中
张廷璐墓石雕残件,废弃于一口池塘之中
名人墓葬是后人怀念先贤的感情载体,是桐城文脉绵绵不绝的实体象征,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旅游价值,是不可复制的文化旅游资源。愿相关部门早日实施保护行动,使先贤亡灵得以安息,使我们这一代人得以心安,也使我们的后人能稍得慰藉。
后记:
2020年10月31日,我受廷璐公后人张保春和张永刚先生的邀请,一同拜谒了惨遭劫难的张廷璐大墓,并受两位先生委托,撰写了这篇文章,写作此文时得到了墓葬当地原居民和“桐城稽古堂”陈晓东先生的指点与帮助,特此致谢!
?精华推荐?除夕金猪到,新年好运来
龙眠双溪:老宰相张英的乡居生活
在桐城龙眠山,有处张宰相私家园林
【桐城记忆】 长毛的传说
黄岗中学记
宰相园林里的龙眠中学
蹭个热点说“大师”
熊孩子又双叒叕放假了,家长怎么办
大高岭下
舒国·舒州·舒庄
祭恩师江学煌先生
- 2024年03月02日
-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