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旅行收集控,明信片爱好者,怎么办?

旅行,好像从来都是自己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步调,比如去某个城市的咖啡馆喝咖啡,去书店买书,或者去美术馆看画展。
所以每次都会在这些美术馆,博物馆,甚至是那些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创意无限的店铺中,看到各种宣传海报,印刷品,明信片,忍不住要往行李箱中塞,最后的境况自然相当狼狈。当不得不放弃那些设计精美,又是免费的海报,杂志,书籍的时候,是多么的忧伤啊!但反过来想一想,旅行不就是这样吗?很多东西只能掏了机票钱,跨越万水千山,去到目的地,看到和摸到这些海报,书籍,你是怎么也抱不回去的!
回到家后,面对这些从旅行中带回来的各种“纪念品”,乐此不疲分门别类,整理,我感觉乐在其中。
由此,我觉得生活中很多小细节和小心思,都是美好的,它们和旅行中的那些美好回忆互相呼应,让结束旅程的我,不至于失落到哪里去……
我的第一个在旅行中买的收纳盒子就是这个英国国旗收纳盒,2005年4月在香港买到,售价10港币。最初只是放一些朋友送给我的生日贺卡,以前在使馆工作得到的Pin,宝丽来相片,很久没有打开过。
今天我发现,奥斯陆大学的学期卡,学生交通卡都被我放置在这个小盒子中,摩挲起来,真是回忆满满。

不知从何时开始,喜欢去采集这些设计有趣的明信片或者卡片,大概是从北欧留学时开始,喜欢在各地收集购买Pin。
此外,我有两个文件夹,用来装从各地旅行回来的地图,值得回味的博物馆介绍,去过的场所资料,展览信息,城市tips等等。有时候,在写作旅行文章的时候,它们很有用,帮我精准回到旅行的地点,获取确凿的信息,再与我的读者分享。

两个文件夹里装满了这些地图,介绍,随手拿走的小海报,展览宣传卡片等。
感觉国外的展览,即便是不知名的一个艺术活动的海报都做得吸引人心,不得不让我每次都想把它们统统带回家。

很喜欢那次在伦敦的The Old Vic剧场看话剧“Sweet Bird of Youth”。
那次在剧场拿到宣传卡片也一定是带了回来,因为明明有我喜欢的主演:Kim Cattrall,她不仅仅只有《欲望都市》的Samantha一个角色!

何况,这晚,在这里看话剧,我还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偶遇了Jude Law,使得旅程中的这些火花闪现变得弥足珍贵,只要翻开这本文件夹,当日的场景又会历历在目。
2013年8月,我去《唐顿庄园》的拍摄地Highclere Castle参观,拿了好几份简介,送给朋友,再自己留着。

当然,欢迎打开你的“潘多拉”盒子。
在每一个城市,都有你的暗地pleasure存在,内容很丰富,也很实用,不是吗?
我还习惯定期更换房间装饰,它们大都来自旅行中收集回来的海报,明信片。小一点的可以像这样贴上衣橱。大一点的海报,经过反复比较和甄选,我会为他们找来合适的相框,成为房间中较为长久的摆设和装置:
从柏林带来回的舞蹈海报,这样黑白和孤独。

在慕尼黑的当代艺术馆看独立杂志展,不忘记带回博物馆的宣传册子,最近自己把这本册子拆了,拼凑出了一个装饰画框,主要是这抹红色确实好看!
从纽约的Helmut Lang店带回来的出版物,刚好可以拿来做画框装饰。
如果你有好看的购物存留品:比如鞋盒,可以发挥它们的收纳功能。
相信我,这些你买过的盒子,远远胜过“宜家”,或者其他牌子的收纳盒,因为它们都来自你的亲身挑选,被再度使用,绝对充满生活的小乐趣:
蓝色的鞋盒子里放了我收藏的明信片,旅行的一些纸质纪念品,甚至还有一些旅行中去过的店铺,吃过的餐馆的卡片,一并收入其中,方便写作查询。
到目前为止,我有五个这样的MUJI透明册子,专用于收集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有一些是在博物馆买来收藏的,有一些是朋友从世界各地寄给我的明信片,我都按照时间顺序放置在这些透明的MUJI明信片册中。非常简约,但是超级实用的MUJI产品,有一些真是觉得我为设计。

在博物馆中踱步,经常被一幅画吸引,被一个摄影师的作品迷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博物馆商店找到一张作品的明信片,带回家回味。当然,遇到我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我就会买好多目的地的明信片,以弥补自己摄影技术欠佳,或者无法去到某地的遗憾。比如:2013年在冰岛就是这样。还有2013年去伦敦看大卫·鲍伊的回顾展,结果在展览最后一日抵达伦敦,门票售罄,只得去买了明信片宽慰自己。

明信片,好像真的是我每次旅行会买的东西,且保持了给朋友们写明信片的习惯,我喜欢用黑色的笔在明信片上留下只言片语,写明信片最好在一家咖啡馆,放佛情志刚刚好。

去年十月在马耳他,尤爱这张蓝色海水中泛舟的明信片,它显示了马耳他的一种纯美印象。

无论是在安特卫普,还是京都,奈良,东京的三宅一生展览现场,以及在广州的柏悦酒店,我都收集这些旅行目的地的明信片,放佛它们自动串接起来关于旅行中的那些心思,感悟,以及打动一个旅人的细密瞬间。

当然,这五本明信片册子里,还有最珍贵的一些明信片,它们大都来自于我在北欧读书的时候,在欧洲各国游走时,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给远在中国的父母写一张明信片,现在再看当时我从欧洲写回来给父母的明信片,我游荡在欧洲的城市角落,以一种特别孤身和强大的自我完成了一种关于旅行和成长的仪式,这些明信片以及上面的文字是最有力的见证!

当然,这个鞋盒子里还有那些我去旅行目的地吃过的餐厅,住过的酒店,不期而遇的小店的卡片,方便我收集整理和写作,也可以闲时推荐给朋友们。甚至还有一本Dries Van Noten的男装lookbook。
以下的鞋盒子,来自我认识的杭州设计师Ben做的“浪金”系列(Lang Jin),甚为喜欢这个设计师,所以他的鞋盒子,我用来保存那些我住过的酒店的卡片,问候信件,门卡等等,是另外一份关于旅行,特别是酒店回忆的收纳:

这些来自酒店的回忆,因为有了它们,时刻让我想到暖人心的服务,贴心的问候,以及酒店文化本身的精髓,值得反复揣摩。比如以上:遇到这样潇洒的字,感觉遒劲,disciplined,安稳,她一定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
今年住酒店曾经收到的一份surprise:打开躺在广州柏悦酒店桌上的宝丽来盒子,他们把我一个月前在泰国的旅行照片选择冲印了出来,无限多的生活侧面和旅行中的影子叠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生中很多美好的邂逅,这些邂逅,被我敝帚自珍地放在每一个盒子中,每一本相册里,或者被裱起来,放在房间中,它们是旅行的最佳回味!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旅行收集控,那也请珍惜和收藏它们吧!
本文摄影:张朴
欢迎来到:张朴好时光
张朴好时光张朴好时光:je_suis_zhangpu一个综合文化分享平台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旅行,酒店,风格,城市,艺术
关于“好时光”的主人
张朴,作家,挪威奥斯陆大学媒体学硕士,曾在BBC实习工作。出版文集《孤独要趁好时光:我的欧洲私旅行》《香港的前后时光》(内地与港台版)《仿佛,一场告别》。
往期精彩推文
巴厘岛奢华酒店之旅 | 找回海岛的快乐与浪漫
在柏林,我与日本主编聊聊天;不怕宿醉,周日和我去逛最大集市
柏林:复古男装盛会,玩机车,穿牛仔的设计师其实很酷很腼腆
五家柏林咖啡馆:不靠花哨调子取胜,“专注”才是品咖啡的最美姿态
新加坡转机48小时 | 去郁达夫住过的街区买书喝咖啡吧
驻下 | 柏林米赫尔伯格酒店,走路去全宇宙最酷的夜店,只要20分钟
男神说 | 他们是如何时髦地“穿”进酒店的?
私旅行 | 去年十月我在马耳他
私旅行 | 记起冰岛,雷克雅未克的烟火,我吃了什么?
私旅行 | 济州岛48小时,我玩了什么?
驻下 | 广州文华东方酒店:要颠倒众生,但亦典雅处之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