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

俗话说“到了腊月便是年”。记得童年时候,腊八粥一吃完,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吃的,穿的,用的,每家都开始置办起年货来,瓜子、开心果、核桃等坚果类成为新年果盘里必须的食物,那个时代的衣服和鞋子人们还是习惯一家一家的试穿,不厌其烦的逛着街,尽情地享受着实体购物带来的那份快乐,还有家中要用的东西,日历,新的挂件,新年新气象,换上新的东西好在新年里显出万象更新的氛围,因此这段时间每天市集上都是热热闹闹的,除了固定的店铺,街上还增加了一些货摊子。最喜欢过年的大概就是小孩子了,还记得小的时候,每当放寒假时心里总是抑不住的喜悦,因为爸爸妈妈在市集采购东西时总是会带上我这个小尾巴,大街小巷伴随着喜庆的音乐总是会让人乐不思蜀,街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饯的,卖玩具的,这些都足够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新衣服,每年过年妈妈都会给我准备一套新衣服,然后再给我编一些麻花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再去亲戚家拜年。除了要去市集采购一些年货外,自家也要准备一些手工制作的零食,比如糖稀藕,糖稀生姜,一般前一天妈妈就会把藕、生姜这些东西买好,洗干净切成片状,到第二天时就开始制作了,那个年代还没有天然气液化气,只一个小小的煤炉子,待煤球烧的红火起来,就将白糖放入锅中,不停地将筷子在锅中搅合,看着白糖慢慢地变粘变软,最终炒至焦黄色,再将前一天切好的藕一片片的放进锅中,翻炒一会,待每片藕都裹上了焦黄色的衣服后就可以盛起来了,这个过程要慢一点,不能一次性盛的太多,如果那样就容易全部粘在一起,吃的时候就不容易给它掰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担任起品尝这份职责,妈妈总会问我意见,我都会含着满嘴的食物不清不楚地说道:“好吃好吃”,妈妈每次都会被我小馋猫的形象给逗乐。腊月二十三时家家都有个习俗“炸圆子”,这是年夜饭上一道必备的菜,圆子圆子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一天也是很紧张的,一大早大人们就会在菜市场上买好制作各种圆子的材料,菜圆子一般选用菠菜,洗净切碎,和上适量的面粉,肉圆子用豆腐和猪肉拌在一起,最麻烦的当属鱼圆子了,先要将鱼刺鱼骨一根根地剔出来,再将鲜嫩的鱼肉加上一些调味品腌制一会,最后将这些材料拌好后就捏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子,待锅中的油烧热后,就将这些小圆子依次地放入锅中,听着锅中油滋滋地声音,用漏勺不停地翻滚着圆子们,看着它们不断地变成金黄色,不断地在油锅中探出头来,这时候就是它们成熟了,轻轻地咬上一口,绝对是难忘的妈妈的味道。我们这个小城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男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买上了一些小鞭炮,好像这时候他们疯狂地玩也不会遭到父母地责备,看到行人被他们出其不意的鞭炮声吓了一跳的时候,他们仿佛更加开心了。小年已过,大家就更忙了,因为离除夕更近了一步,这几天要抽出时间来进行一次大扫除,名曰扫房,一种意思是要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以迎接新的一年,另一种意思也是将不好的运气都清除掉,为来年带来好运气。除夕那天更是热闹,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别看这件简单的事,注意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不能贴斜,不能断断续续地贴,要一气呵成,屋里也要贴好各色各样的年画,还有倒贴的福字,寓意来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吃年饭是最幸福的事,酒杯的碰撞,菜品的飘香,家人的祝福,一年的烦恼在此刻已经烟消云散,这一晚,哪一家都是灯火通宵,不许间断,也没有什么人睡觉都是在守岁,屋外的鞭炮声更是日夜不绝。初一的早晨与除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天全城都在休息,商铺都关着门,人们都起的很晚,只在午前才开始出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有时运气好走在大街上时还可以遇到外地来的舞龙灯、舞狮子灯,每当这时人们总是很兴奋,观看的人围的一圈又一圈的,水泄不通,小孩子们被挤的看不到只有架在大人的脖子上,表演者也愈加卖力,每个动作都力求独出心裁,这真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精华推荐?
老破罡,祥茂茶馆
红楼忆
老街的光影
在这里,读懂桐城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