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祥:花香常在地上│新书序言

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寄来编辑出版《六安文化名人丛书》的方案,约我写一篇文章,自然义不容辞。做这篇文章,既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机会,可以借题发挥,谈谈个人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众所周知,六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块土地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会英雄辈出。我的心里有一个答案:因为这块土地有文化,进一步说,因为这块土地盛产文学。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在鄂豫皖,在江淮之间,在大别山北麓和淮河南岸的广袤土地上,始终弥漫着两股精气神——革命与文学。文学催生了革命,革命滋养了文学,革命与文学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什么是文化,我个人理解,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化石。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集体记忆,集体性格,集体行为方式。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物质只是它的载体。所谓文化遗产,能够称为遗产的那一部分,不是物质,譬如古城墙,文化遗产不是那几块砖头,而是它的建筑特色,它的历史印记,还有它背后的故事。为什么说它是精神化石呢,这是对应物质化石而言。我们都知道,考古考出了很多物质文化,比如恐龙化石、马王堆文化,兵马俑文化,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属于文化的外在表现。而我们说的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东西,它存在于、传承于人类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我姑且把它定义为“精神化石”。
结合我们六安,我们的文化就是六安文明发展的精神化石,六安记忆、六安风格、六安行为方式。一句话说到底,就是六安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过去的故事,现在的故事,将来的故事。甚至还可以说,文化就是故事,在故事里面包含六安元素、体现六安特色,这就是六安文化。比如大别山区的红色故事,就是大别山的红色文化,比如五百里茶谷,将来就是六安的绿色文化。这样一讲,我们又可以得出结论,文化至少还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由故事承载的。第二、可以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域赋予它不同的特色,从而成为远洋巨轮上的一个集装箱,譬如中国文化中的六安文化。
六安地区最重要的文化遗产,除了革命记忆,就是文学记忆。上个世纪之初,鄂豫皖的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灾难深重,民不聊生。就在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早回到大别山宣传革命的,是中共早期党员、左翼作家蒋光慈,就是这位作家,最早在金寨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从此,文学与革命,革命与文学就成为密不可分的战友。另外,中共早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金寨古碑镇的青年学生陈绍禹,最早是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他的革命理想的,也是从文学的小道上踏上求学之路、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还有一位鄂豫皖革命时期的重要领导人,茅盾的弟弟沈泽民,实际上是个文学理论家,还写小说。当然,还有后来彪炳中国文学史的未名四杰,都是通过文学译作或创作的作品,同革命思潮遥相呼应。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反过来,这种革命与文学共同浇灌出来的文化,又养育了一方水土,形成了文学与革命两个车轮并驾齐驱的奇特景观,哺育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有幸地是,我们这些后来者,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受到了故乡文化的滋养。
无疑,编辑出版《六安文化名人丛书》,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要把散珠碎玉般的各类文献筛选出来,归纳整理,使其系统化、体系化,形成相对完整的文库,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像“方案”里说的那样,“估计要多年时间才能做完,一届人做不完,下一届人应该接着做,千万不能因为人员变动而停止该项目”。这段话颇有悲壮意味,体现了大格局、大视野、大决心,也体现了这一代人的担当精神。同时,这段话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为什么在六安这块土地上,革命与文学能够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因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文化人的心灵,被革命和文学的日月照亮了,理想引领我们义无反顾,勇敢前行。
关于“丛书”的价值,毋庸赘言。这里,我想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谈谈地域文化同个人成长的关系。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经常跟我讲,西南方的大山里有红军,有很多英雄。当时,还有很多的民间文学,比如大鼓书,比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乡村文艺节目,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从此之后,关于革命,关于平等,关于理想,关于信仰的各种想象就像种子一样埋在我的心里。我在姚李中学读书的时候,常常在下午放学之后,坐在学校东边的山冈上,向南方眺望,想象那里的历史,想象那里的现在,想象那里的人们,感觉那青黛色的山脊线下面,隐伏着很多神奇的东西。这些想象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构建着我的文化心理。我相信,有这种思想经历的,不是我一个人。
上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我读过一本小说《破晓记》,从书里读到“霍邱”、“叶集”两个地名,还有一些熟悉的地名,好像还有姚李的大顾店,当时非常兴奋,读得如醉如痴,感觉历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革命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后来致力于军事文学创作,应该在那个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从部队探亲回家,发现我家和姥姥家都有《皖西革命史》,如获至宝,现在我的手里还有两本,家里和办公室都有,什么时候想看,顺手就找到了。后来,史红雨、徐航两位老师合写了一本《皖西漫步》,集历史、名胜古迹、逸闻趣事、民间掌故、红色记忆、风土人情于一体,可以说就是六安文化的百科辞典。当时我还在解放军出版社当总编室主任,有点小权,高质量地出版了这本书。同时,在审稿的过程中,第一次比较全方位地了解六安文化,受益匪浅,我还写了一个序《文化的力量》。后来我又写了几部长篇小说,像《八月桂花遍地开》《马上天下》《四面八方》等,写到风土人情的时候,不清楚就翻阅那几本书。
本世纪初,因为创作《历史的天空》和《八月桂花遍地开》,回家的次数更多。有一次,师兄喻廷江等人带我到大别山“探宝”,聊起皖西文化,就议论到一个话题,《皖西革命史》初具规模,还应该有一部《皖西文化史》。事实上,这项工作一直在做,活跃在皖西各个县区的文友,陆续编撰了大量的文史类书籍,使家乡文化的面目越来越清晰,形象越来越丰满。今天,《六安文化名人丛书》工程启动了,化整为零,集腋成裘,可以看成是《皖西文化史》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要向六安市委宣传部和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同志表示祝贺,也表示感谢!毫无疑问,这套丛书会将是皖西莘莘学子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前几年,我又构思了一部小说,主题是红色革命与改革开放,暂名《飘呀飘起来》,每年暑假都到金寨和霍山采风,那里有我创作的不尽源泉。2017年底,乡亲杜道庆给我寄了一本书,是皖西党史专家台运行和新闻工作者徐元华采写的《杜立元的峥嵘岁月》,我看了非常高兴,我感觉,革命烈士杜立元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离我最近的知识分子英雄,并且同我的精神发育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杜立元的弟弟是我父亲的私塾先生,杜氏兄弟喝过的河水,后来又养育了我。我惊喜地发现,我在几年前就开始构思的《飘呀飘起来》,其内容框架,同杜立元的时代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特别是韦梦为这个艺术形象,从家庭背景,到革命经历,再到命运遭遇,甚至到后人追寻他的足迹的过程,都与历史的真实相吻合。细细分析个中原委,只能有一种解释,一定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杜立元和杜立元们的故事,幼小的心灵一定对“那个地方”和“那个时代”有过丰富的憧憬和想象,它们根植于血液,在岁月中发芽,在一个朝霞漫天的清晨,突然绽放成为一朵艺术之花。前年我选了这个长篇的一段,作为中篇小说发表,名为《司令还乡》,主人公乔大桥站在老街向东北方向三鞠躬,那个方向的下面,就是杜立元的故居杜家老楼。
当我成为一名作家之后,经常会被问到,你是怎样成为作家的?我每次都要回答,因为我的家乡有一条河,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里面流淌的是关于革命和文学的鲜活的故事——具有鲜明特色的皖西文化。
六安的文化名人,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未名四杰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还有蒋光慈、李何林等。事实上,在上个世纪,皖西这块土地还有很多作家,有的至今鲜为人知。我知道的就有两位,胡底和田川。很多文艺作品都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红色间谍是钱壮飞。钱壮飞有一个亲密战友,名叫胡底,原名胡百昌,1905年出生,是舒城干汊河镇人,这个人后来到了红军根据地,写了很多剧本,譬如《松鼠》、《沈阳号炮》。非常可惜的是,这个人在长征路上被张国焘杀害了。还有一个笔名叫田川,原名朱溥(音普)钧,1926年出生,六安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新四军,战争年代写过很多剧本,新中国成立后当过总政歌剧团的团长,出版三卷《田川文集》,是一个艺术造诣很高的剧作家。建议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关注这方面的情况。
既然《六安文化名人丛书》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程,势必要不久的将来延续到当代文化名人,这里我提供几个线索,抛砖引玉。一位是当代重量级的文学理论家,叶集人黄开发,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周作人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和现代汉语散文研究,著述颇丰,我曾经拜读过他的《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受益匪浅。还有一位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汪泛舟先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人才调配中,调到敦煌研究院当研究员,在甘肃工作了17年,生活了37年,发表有关敦煌文学(献)、敦煌宗教等方面研究的学术论文86篇,近113万字,是一个非常有建树的学者。
编辑出版《六安文化名人丛书》,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整理文学与革命、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丰富资源,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满足六安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后人留下一部摸得着、看得见、用得上的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然,这也是一项必须耐得寂寞、守住清贫、脚踏实地的工作。我把鲁迅先生当年评价“未名社”的一段话,抄录送给为这项工作辛勤耕耘的家乡同仁:“这也是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然而未名社的译作,在文苑里却没有枯死……但花香则常在地上。”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本期编辑 《JH分水岭》编辑部
美术编辑 流 冰 杨文民
《分水岭》投稿须知
?可以是见诸报刊作品,但必须未在其它微信平台推发过,篇幅3000字为宜,特别优秀之作可连载。请反复检查,杜绝错别字。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投稿:作品 + 个人简介 + 个人照片,投2653182101@qq.com 专用邮箱。
?稿费:平台赞赏即为稿费,80% 作者所有,20%平台维护。自平台推出后7个工作日后支付(7日后赞赏不再计入稿费),10元以下的赞赏不计入稿酬。
凡投稿者请先加入《分水岭》投稿群,或添加 liubing100104 好友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