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号

又是一年三月三,
苜蓿。原来苜蓿是四叶草,这个美丽的名字伴随我好多年,今天才去刻意关注。又是一年三月三,苜蓿芽芽馋搅团。这是我很小的时候不知道在哪本作文书上看到的一句歌谣,就一直记到现在,由于在我们家乡,三月初一会很热闹,大家不怎么过三月三。可是随着渐渐长大,我发现在歌里,在大家的口中,似乎对三月三很在意,于是特意搜索一下。原来,三月三是汉族的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三月三日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n,病),为大絜”。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唐以后,“上巳节”的习俗逐渐淡出。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汉族民众会在河南黄帝故里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看电视剧琅琊榜的时候发现上巳节皇帝到百官都是如此的重视,在两晋南北朝到唐,三月三一直在民间很受推崇,而后渐渐淡去,原来是大部分人都不知这个节日了。三月三,拜轩辕。我们是华夏民族,我们是炎黄子孙。黄帝是我们的始祖,现在每年今日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前来郑州新郑拜黄帝祭祖,树高千尺也不能忘根。尤其这次疫情,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遇到危难了,第一时间想着的还是往国内回,是啊,这时候,才会发现,世界炎黄子孙是一家。国的概念才如此的明显。让我们好好爱她。尽管有瑕疵,但是儿不嫌母丑。我记得有一年,台湾曾经在三月三举办千人祭祖拜轩辕大典。根在大陆,祖在大陆,2014年的阳春三月, 我曾在浙江奉化溪口遇到蒋介石的孙子蒋孝严回奉化祭祖,我们身在大陆不太感觉, 对于他们当年因为历史原因而到台湾去的那些人而言,故土难离,根难忘。
三月三,特殊的日子。珍记。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