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回顾作文二十年历史,再说几个备考建议

友情提示
本期音频栏目已在喜马拉雅APP
“大锤说史”专辑上线,VIP免费收听,
5月26日起全员免费收听!
下个月的6月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又将举行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大锤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推出跟高考相关的话题,比如《高考状元的“价值”涨幅史》《那些年,高考曾经热过的专业》,到了今年,咱们的大锤说史就来简略回顾一下高考作文的历史和那些曾经发生在过去20年里的相关故事。
而且大锤也特别预告一下,在本期节目的最后,大锤也会做对今年高考作文做一些备考建议,供各位有需要的读者听友参考。
这里我们要先解释一下,其实我国高考作文从全国统一考试的角度来说,是从1952年开始的,到如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但是大锤这次之所以要回顾的是20年以来的高考作文历史,主要是因为如果要给60多年的高考作文历史做系统回顾,需要的篇幅会比较长,况且高考作文在历史上有几个显著的阶段,我们这一次主要是回顾1999年以来、新世纪高考命题的20年。
之所以大锤要强调1999年在高考作文命题中的分水岭意义,主要是从1999年以后,以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为特征的三自原则,成为新世纪作文开放式发展的标志性特征。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的这20年高考作文,跑题得超低分的概率越来越低,同时与之对应的,就是写出高水平作文的难度也在提升。
这20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呈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足鼎立的态势。其中在十五年前,话题类作文曾经一度非常繁盛,比如全国卷曾经在1999年到2005年,相继出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位置和价值”等等题目。
此后,因为话题作文的自由度比较高,导致一些考生为了谋求形式新颖和文章亮眼,强行使用作文固定模板或者生搬硬套一些固定的例子,导致了一定程度上考生的作文出现趋同倾向,而且由于话题的自由度高,导致考生出现文体不清的现象。
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今天,材料作文成了高考作文的主流,此外命题作文也一直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根据大锤的观察,如今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有合流的趋势,也就是都会安排一段材料给考生阅读,并根据这段材料展开作文写作。这些材料一方面限定了考生的作文范围,同时也通过逐年缩小材料阅读量,让考生在规定的方向内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俗话说成功有很多个母亲,但是失败往往只有一个爹。高考当前,规避失误比追求超水平发挥更重要。所以在此大锤重点说一下,在高考作文中需要规避的几个误区,这些都是20年来无数考生前赴后继总结出来的失败教训:
第一,如果需要用到记叙文体,一定要讲自己的故事,不要去生编硬造,在过去的二十年高考中,有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许多考生为了提高高考作文的竞争力,编造了大批人间惨剧,从自己的惨痛人生经历到亲属朋友的各种人生不幸,这种借惨剧来升华作文主题的方式,无论是从流行角度来说的过时,还是从真实角度来说的失真,都已经很难打动阅卷老师了。
第二,如果有余力,尽量不要在高考作文中用主要篇幅去描述那些过去20年里大批高考作文中的常客例子,比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他那一段被汉武帝阉割之后发奋写作的事例,过去20年高考作文中频繁被人提起,一说起逆境奋起,司马迁老先生就要被人请出来在作文里阉割一次,粗略估算一下司马迁老先生在高考作文里恐怕要被阉割过几十万次了。
此外还有居里夫人和她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这个也属于在高考作文里被辐射了上万次了。以上这些例子,如果实在没辙了必须要在作文里出现,也尽量减少篇幅为好。
梳理最近20年的高考作文发展脉络,粗略可以看出来,高考作文的内容,基本围绕三个关系展开,分别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所以大锤在接下来的高考作文建议中,也分这三个关系来提供一下具体建议。
先说人与自然的关系类的作文,诸如环保类的话题,比如江苏卷2010年的“绿色生活”和2013年的“探险者与蝴蝶”之类,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其主要写作原则就是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不是牺牲人或者牺牲自然一方就行的。
而且自然中的很多都可以抽象出优秀品格,这一类是比较好应付的,因为它完全可以简化为“像松树一样坚强,你怎么看”“像海鸥一样坚韧,你怎么看”之类的美德作文。
再说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题材作文是考生相对不好驾驭的,因为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分析和处理应对,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分析角度和应对办法。
比如,万一今年高考作文出一道请考生分析各地发生的乘客抢夺司机方向盘事件,如果不提前全盘分析,深度挖掘一下这类事件背后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责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可能考场上写几句话就没词儿了。
人与社会关系的题目中还有一类,就是时政话题,这个对考生来说,好预测但是不好写,也就是大家都熟悉、有话说,但是写出好作文可不容易。比如今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如此喜庆的日子,如果出在高考作文里,考生该如何应对?毕竟参加今年高考的同学基本都是21世纪生人,对21世纪之前的那50年共和国历史并没有直接体会,写记叙文没有70年跨度的亲身经历,写议论文又缺乏真情实感切身感受。
这种时候,就要提前动动脑筋,可以弄一个经历70年的家庭物件讲述它的故事,或者讲述家里几代人在吃穿住行领域的某个共同的爱好,基本原则就是从一个共通的70年的东西,来映射出21世纪新青年对70年国家发展的整体感受。
最后一类就是人与自我的范畴。这个主要是美德和领悟扎堆的地带,也是之前我们提到的万能例子司马迁和居里夫人常驻的领域。美德这一类作文,各位同学从小到大已经练习过无数次,这里大锤只提供相对比较新的例子,比如去年去世的斯蒂芬·霍金教授,他可以说是在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同时不断去探索宇宙的好汉。
又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功成不必在我”,其实今年四月公布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就是从牛顿开始到爱因斯坦等多代科学家前赴后继努力的结果,而且在历史上,黑洞理论发展的几个关键人物,他们没有一个人活到看到黑洞真容的这一天。(以上这些故事,咱们大锤说史栏目以前也讲过。)
总之,2019高考即将到来,希望各位与之相关的读者听友,都能够心想事成。
热门推荐
福尔摩斯之父诞辰160周年:隐藏在大侦探身后的人们
日本新天皇继位,说一说仪式上仍不见真容的“三大神器”
母亲节史话:它的缔造者在后半生里倾家荡产抵制母亲节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每周一、三、五、日晚更新)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