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编审 脱微娜
当兵的日子
文/徐振成
1965年9月,18岁的我应征入伍。穿上军装,从里到外都是新的,那个高兴劲儿难以言表。哥哥从县城请来照像馆的摄影师,记录下这“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美好时刻。
新兵集合后,我们乘坐7天7夜的“闷罐”专列,又步行6天才到达目的地——第二炮兵(现为火箭军)在皖南新建的一个战略导弹基地。当时二炮披着神秘的面纱,部队驻在远离市区300多公里的皖南山区。
之后便是3个月的新兵训练。沒有营房,住在庙堂;沒有床板,睡在稻草上;沒有家底,吃饭分着吃,粗粮占60%;驻地气候多变,晴天骄阳似火,雨天有时暴风骤雨,有时细雨绵绵;蚊虫叮咬,潮湿发霉,身上起疙瘩;晚上站岗放哨,不时传来野兽的狂叫声,吓得浑身打颤。
特别是队列、投弹、射击三大共同科目训练,更苦更累。走队列、拔正步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累得我腰酸腿痛;投弹、射击练得胳膊肿疼,头昏眼花;还有紧急集合、整理内务、被子叠成“豆腐块”等。每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几乎沒有个人的时间和空间。
军营生活与我想象中的落差很大。当时的我只觉得部队太紧张,训练太苦了,甚至有后悔当兵的想法,晚上在被窝里默默流泪。
指导员及时觉察到我的情绪变化,多次找我谈心,鼓励我振作精神,迎难而上。有了指导员的开解,我知道了军人的使命,也明白了艰苦训练对我们新兵的重要性,于是摆正心态,集中精力训练。特别是射击训练,我细心体会要领,认真操作每个动作,苦练加巧练,除正课外,还开“小灶”。最后考核时,实弹射击我9发子弹打了88环,成为全团第一名,被评为“射击标兵”,荣立三等功,还戴上了大红花,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与我同期入伍的,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而我这个高一的学生成了“文化人”,写稿子、编节目、办专栏、出板报成为我展示“才华”的舞台。由于表现出色,我很快当了班长,后来还入了党、提了干……
30年的军旅生涯不寻常,军营铁一样的纪律培养了我的品格,近似实战的训练提高了我的素质,清苦而平淡的生活净化了我的心灵。我从直线与方块中看到了军人的阳刚之美,从艰苦与磨砺中体会到了军人的博大与坚强,从紧张严肃的生活中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兵入伍合影(前排左4为作者)
最后一次坐哨
军旅生涯30载,我曾经两次进军校学习。许多往事至今记忆犹新,令我难忘的是最后一次坐哨。
坐哨,是军校学员队里的一项制度。由学员轮流担任,负责队里的警卫、值勤等任务。记得那年12月的一天,在我们学习“军队基层政治工作”科目时,又一次轮到我坐哨,我按时在头天晚上接了班。当我戴上那印有“值日员”金黄宋体字的红色袖标时,心里自然想到:再有一个月就毕业了,这是我在军校最后一次坐哨了,要好好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天,早上起来,我便开始履行“坐班职责”,清扫哨位和走廊楼梯卫生。早饭后,一声哨响,同学们手拿书本,兴致勃勃地集合上课了。我站在哨位前心想:“咳,又得耽误一天课。”一种惋惜和焦急之情,使我不由跷起了脚跟,向外眺望着集合的队伍。
“小徐,你上课去,我替你坐哨”。一声熟悉的话音传来,我一看,是王教员。只见他左手拿着花镜,右手捧一摞书和材料,走进我跟前,把书往桌上一放,转身坐到了哨位上。我连忙推谢,心里却是又惊又喜。
“快走吧!我在这备课,两不耽误,”教员说着,语气是那样坚定,俨如指挥员给下级下达命令,我只得“从命”了。拿起书本,没走几步,我似乎觉得还有一点儿什么事,回过头来,发现教员没带水杯,便到宿舍找到杯子倒满水送给教员,然后才飞步跑向教室。
教室里已经开始上课了,我报告进屋后,刚要向授课教员说明来晚的理由,但见教员看到我臂上戴的红袖标,似乎一切都明白了,点头示意让我入坐。这堂课讲的是“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指导员”,我打开书本,飞快地记着,认真体味着教员讲的每句话。
下课后,我第一个飞出了教室。室外,不知什么时候已降了一层清雪,刮着北风,冷飕飕的。我没顾上集体站队,一个人跑回宿舍楼,便见王教员端坐在哨位上。寒气浸透了他的衣服,脸色有些苍白,由于思考,额眉上的皱纹显得更加深邃、清晰。他见我进来,摘下眼镜,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炯炯发光。此时,我走近前,似乎有很多感激的话要说,可到了嘴边,却只说了句:“我回来了王教员,您休息休息吧!”
王教员微笑地站起来,“这里一切正常”。神态是那样轻松,态度是那样认真。
我接了班,望着王教员离去的背影,内心一阵感动。正暇想着,突然有人叫我,抬头一看是教导员进来了,“坐哨有点儿冷吧?冷就穿上大衣,别感冒”。我镇定了一下情绪,解释说:“刚才是王教员替我坐的哨,我上课去了才回来,不冷”。
“哦”,教导员深思一会儿继续说:“你知道王教员吗?他是1948年入伍的老同志,已经年过半百了,前天替咱们学员坐哨得了感冒,可他还……”
“怎么,王教员病啦?可他今天还替我坐哨,嗨!我真不该……”我有点忍不住了,我的嗓音有点哽咽。
“是啊,我们学习,既要学习教员讲的理论知识,也要学习教员的思想作风”。教导员语重心长地说。
坐哨的一天结束了,我交了班。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起一天坐哨的感觉,翻来覆去睡不着,便打着手电,写下了这一天的日记:“王教员——我学习的榜样……
作者全家兵
作者简介
徐振成,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沙河口区作家协会会员。
军旅生涯30载。在任基地政治部组织处处长期间,主编了《第二炮兵第五十二基地发展史》。散文、诗歌等作品刊登在《解放军报》《火箭兵报》《长缨杂志》等报刊。转业后,主编了《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厂志》。陆续在《地火》《老同志之友》《红崖艺苑诗社》《医食参考》《大连群众文化》《滨海秋色》《幸福沙河口》等杂志和《中国石油报》《健康报》《辽宁老年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新商报》等报纸发表散文、诗歌和文学评论等作品300余篇(首),并在国家、省、市、区获奖。其作品《三代女性展风采》荣获全国妇联纪念国际妇女运动100周年征文三等奖。
原创征稿信息
原创征稿信息:3-5首现代诗歌(个人专辑),5首古体诗歌(个人专辑),800–1000字散文一篇,闪小说600字,小小说1500字,人物专辑等专栏,各个专栏投稿提交2张横版清晰照片,作者简介。现代诗稿发邮箱:zhangyuehui168@163.com(彩虹) 小说、散文、随笔发邮箱:1365660703@qq.com(于金凤)1140321004@qq.com脱微娜
(注:本平台欢迎洽谈出版河粉文学沙龙合集书刊,欢迎洽谈赞助支持!)
打赏须知:凡平台采用的稿件,有打赏有稿费,无打赏无稿费。百分之七十归作者所有,百分之三十留平台运营费用。20元以下(含20元)不发放,合集费用留平台。自平台发布日起7天后发放稿费,投稿自愿,文责自负。
河粉文学沙龙编委
主编:冯岩
编委:小梅 彩虹 于金凤 小潘 脱微娜
河粉文学沙龙纸媒支持:《小诗界》双月刊
河粉文学沙龙媒体支持:品悦酒行
品悦红酒:张涛18842688458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昆明街大都会(免费快递)
河粉文学沙龙媒体支持:香榭丽舍别墅
香榭丽舍别墅:13164511118赵春生地址:大连市开发区双D港(一次性可接待100人以上的的团体)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河粉文学沙龙”
↑点击上方“河粉文学沙龙”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