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教我们面对爱,如今身体力行带我们认识死

这是新韩松落见好的第14篇原创文章
1
著名作家琼瑶,在3月12号突然在社交网络上发了一封公开信,她说,她看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决定向家人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即将80岁的她,没因战乱、意外、病痛等原因离开,已经非常幸福了,她决心笑看死亡。她告诉家人,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最后还强调,不需要各种急救措施,只要让她没痛苦地死去就好。
她也交代了丧葬事宜,希望家人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来悼念她,采取火化和花葬的方式,让她归于尘土,也不发讣告、不公祭、不开追悼会,甚至不做七,不烧纸,不设灵堂,不要出殡,清明也不必祭拜。
从信的内容看,这其实已经接近遗嘱了,除了没有财产分配事项,别的都和遗嘱没什么两样,既然是遗嘱,为什么要公开发布呢?她其实也是在向全社会亮明自己的生死观,希望别人也能参考她的态度。
琼瑶对我们这代人,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不管是从文学观、审美观、生活方式,还是情爱方式等方面,都影响到了几代人,这种影响,不管我们是不是承认,都客观存在。而在将近80岁的时候,她还试图身体力行地影响我们的生死观,的确了不起。
2
我个人完全赞同她的想法。
我认为,面对死亡,我们不用那么虚伪。很多人,在绝症终末期、痛苦万分的情况下,仍然要求治疗,一方面是出于对生命的眷恋,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一点虚荣和试探,他们是想用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来测试自己的重要程度,尤其是一些长期患病卧床的病人,对这点更为看重。而家人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竭力证明自己的爱,尤其是子女,更想用病床前的尽心尽力,来证明自己的孝顺。
而不论父母,还是子女,还想通过这场艰苦的战役,向旁人证明家人之间的关系的确亲密,的确难以割舍,子女的确很孝顺。事实上,自己爱不爱家人,家人爱不爱自己,这么几十年下来,都没搞清楚吗?一定要用生死来测试吗?面对死亡,我们真的不用这么虚伪。
其次,我认为,生存的质量,远远高于生存的长度。绝症终末期的治疗,既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还耗费医疗资源。在这种痛苦中活着,既影响自己对人生的感受,磨损那些愉快的记忆,也影响自己留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其这样痛苦地生活,不如有尊严地结束。
我们不能在绝症到来时,才去追求生存质量,我们应当把生存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当做每天每刻的追求,用一切办法,用艺术创造、财富创造,把自己的生命延长成三倍。这样,才不会在最后留下遗憾。
当然,这件事,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所以,我最后的建议非常简单:
1、 如果一个病,在公立医院的短期治疗费用超过一百万,这个病就不值得治疗了,不是因为钱的问题(北上广随便一套房子一千万),而是因为,需要百万以上治疗费用的病,痛苦指数已经相当高了,生存质量已经非常差了。
2、 趁自己清醒、健康的时候,就要为遇到重病后的事宜做好准备。比如治疗方案的确定、财产分割,以及身后事的安排。我常去的一个医疗论坛,有个了不起的医生,是这么说明移植手术的治疗时机的,他说,有长期慢性病并且需要做移植手术的病人,一定要“趁自己还能开车去医院的时候把手术做掉”。这个标准,也适合当做安排重病和身后事的标准。
  
3、 活着的时候,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
琼瑶的要求,已经接近“安乐死”了,严格说来,属于“消极安乐死”,就是在病痛无法治愈又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停止治疗,自然地接受死亡,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积极安乐死”,就是使用药物主动结束生命。
琼瑶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台湾地区将于2019年1月6日实施《病人自主权利法》,病人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结束生命,而不是把这项权利交给医生和家人。
当然,在更多的地方,“安乐死”或者类似的方式,还在巨大的争议之中,人们主要担心,“安乐死”会被坏人利用,变成谋杀的手段,当然,还有宗教、伦理、道德、文化上的反对理由。
在“前十网”(微信公号:Top10list)的一篇文章里,提出了“安乐死应该被禁止的十个理由”,这十个理由,基本囊括了以上各个方面:
10.安乐死就是谋杀
9.安乐死赋予医生太多的杀人主动权
8.安乐死会破坏病患对医疗事业的信任
7.安乐死会侵蚀医学研究
6.安乐死合法化表示生命没有存在意义
5.安乐死合法化会改变公众良知
4.安乐死合法化会害死越来越多的生命
3.安乐死鼓励了心理脆弱的人轻易结束生命
2.要求安乐死并不代表病人想要结束生命,他们只是困在一张自欺欺人的网中。
1.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减轻生命之苦。
但是我想,人类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包括吃饭,都有不妥之处,都有值得反对的理由,我们应该做的,是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口气把它全部否决掉。这种否决,未免太懒了。
当然,生死这么大的事,审慎一点是应该的。在这点上,我特别同意《奇葩说》第三季里“我们该不该鼓励绝症病人撑下去”那个话题的有关讨论,在那期讨论的结尾,罗振宇说了这么一段话:
当至亲面临死亡,没有人站在阴阳界的那一边,我们都站在死神对面。在劝与不劝之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点,叫中庸。就像是开车,往左开与往右开都没有错,我们只是要找到一个点,达到中庸。所以听完这场辩论,看完这篇文章,你如何对待病床上的妈妈或是逝去的外婆都是你的个人意志。我们只是需要站在死神对面,在阴阳界的这边做好自己。
韩松落见好|日常生活美学
微信ID:hansongluo85↑ 欢迎扫码关注见好 ↑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