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事 | 人物 | 胜迹 | 军政 | 轶闻 | 钩沉 | 明鉴
2021年2月19日第10期 总230期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南车营村,有一位老八路,一九三七年参军,一九三八年入党,参加了八年抗战,英勇顽强,同中国人民一起,赶走了日本鬼子,他怀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故乡南车营村。可蒋介石又挑起内战,人民仍处水深火热之中,战争仍在继续。按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在村里建立党组织,并发动群众,展开对敌斗争。并介绍刘氏家族父子仨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红色家庭,党的忠诚战士。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白色恐怖笼罩下,敌对斗争相当激烈,生与死只是瞬间,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他们坚定党的信念,始终不渝为党工作。不管是在敌占区,还是游击区,他们英勇斗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共和国建立尽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呕心沥血,真诚为百姓服务,一腔热血,两袖清风,体现出共产党员,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怀着敬仰之心,又有好奇感。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天,跟朋友一起,翻过山花烂漫的花港岭,来到这个秀丽的山村南车营,目睹红色家庭后人,讲述那硝烟弥漫的年代,还有那社会主义建设中。
在那秀丽的南车营村,这里有红色的记忆,有地下交通站之称。从这里可以进山,去平西抗日根据地。往南翻过大桃岭,便可进入房山城关,往东望去口头山外,那就是坨里丘陵地带,战略地势极为重要。早在一九三七年秋,只有十五岁的史瑞成,就是从这里走出,参加了八路军。在八路军独立团三营二排当战士,他打仗勇敢机智,每次战斗中,都表现得英勇顽强,并多次立功受奖,被称为最勇猛的战士。第二年春入党。
史瑞成个子不高,却灵活机智,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打起仗来,总是冲在最前面。有一次,那是八路军反攻时,在晋南打伏击,史瑞成所在的三连,伏击一过往敌中队,战斗一开始,机枪火力,手榴弹齐发,战场一片硝烟。当冲锋号一响,史瑞成第一个跳出战壕,冲进鬼子群中,日本鬼子手握刺刀,与八路军展开肉搏战,史瑞成凭着他出色的战技,过硬的本领,一连刺倒了几个鬼子。日本鬼子张牙舞爪,嘴中乱嚎,看着这位战场上的勇士,几个鬼子便围攻上来,他开枪打死一名鬼子,又展开搏斗,那场面惊险刺激,眼中喷发出忿怨的仇恨,他手握长枪,刺刀见血,越战越勇。突然,一名鬼子端着刺刀向他袭来,他躲闪不佳,被鬼子刺伤了肚子,肠子当时流出来,他丝毫没有怕,竞然拨下刺刀,把那名鬼子干掉。受伤后被战友救下来,卫生员给他包扎伤口,并送往野战医院。得到有效的救治,伤好后并迅速返回部队。
由于他机智勇敢,担任八路军侦察排长,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化装成百姓模样,侦察敌情,给部队提供准确的情报,为八路军全歼敌据点。而侦察工作,无时无刻有风险,特别是化装侦察进城,敌人随时封城禁严搜索,大意之中,危险时刻存在,有时会丧命。而史瑞成凭着他机智勇敢,一次次化险为夷。有一次化装进城侦察,了解敌兵力布置,火力配备,敌情己了解好,准备出城的时候,不知是敌军知道城内有八路军,还是另有情况,敌军迅速封城搜查,这时史瑞成临危不惧,出城时遇到一名进城买棺材的客户,他急中生智躺在棺材里出城,当走到城门时,敌人可能发现了什么,非要打开棺材检查,此时史瑞成早以抱着压满子弹的轻机枪,当敌人刚打开棺材盖时,只见史瑞成端着机枪突然站来,开棺检查的敌人,惊慌失措,不知所向,吓得愣神时,史瑞成飞身跨出棺材,没等敌人反映过来,史瑞成机枪便响了起来,“嘟嘟嘟”……,将周围的几个鬼子和伪军,放倒在城门前,横七竖八躺下,史瑞成随身骑上一匹战马,飞快地离开城门,回到了八路军住地,给部队提供准确的情报,使八路军顺利攻下那座县城。他令鬼子闻风丧胆,那就是骑着白龙马,跨着大刀的史瑞成,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战取得胜利。
作为八路军排级干部,史瑞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开展组建党组织,他秘密活动,了解村民情况,抗击国民党内战。开展敌后武装。他宣传党的政策,让劳苦大众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使农民有出头之日,让农民得到温饱,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使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
于是,在上级党组织的帮助下,南车营村于一九四六年初,在史瑞成的主导下,建立村级党支部,他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于是他在村发展党员,南车营刘景和一家,住在村口山坡上,三间石板房,靠种点石边地生活,而农闲时,做点小买卖。家里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生,次子刘勋,一家人相依为命,过着平淡的生活。在那战争年代,他们深知共产党伟大,坚持敌后根据地,能领导人民得解放,并改变劳苦大众的生活。于是,在史瑞成的介绍下,父子仨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子仨人入党后,因父亲年龄较大,在村里放哨,查看可疑人,长子刘生,成为村民兵骨干,执行党的任务,而次子刘勋,因为年纪轻,与征粮队一起,去平原地区征粮。那是在战争年代,枪林弹雨,有砍头的危险。而南车营属于游击区,国共两党相持阶段,斗争相当激烈,解放战争还在继续,属黎明前的黑暗,白色恐怖加剧,也让人胆战心惊,随时有被砍头的危险,而共产党还没有公开,秘密开展活动有危险。刘家父子坚信对党的信念,勇远跟党走,并接受了马列主义新观念,感到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坚定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为共和国的建立,始终为党工作,坚定党的信念。
其父刘景和为人正直,虽然己是共产党员,却不能公开身份,在那战争年代。他以货郎身份做掩护为党工作,每天挑着货郎在村里卖货,送情报放风站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成为党的地下交通员。有一天,刘景和挑着货担进家,却看到从半壁店山上,有一支伪军队伍,直奔南车营方向,凭着他的经验,可能敌人要偷袭南车营村。此时村党支部正在史瑞成家开会,研究对敌斗争,必须快速把信送去,以确保支部的安全,刘景和挑着货担,直奔村后山根史瑞成家,告诉他有情况,在这关键时刻,史瑞成和另外两名党员迅速撤离,直奔山上。十几分钟后,只看伪军围攻一个院子,一顿枪响,还扔了两棵手榴弹,并持续一夜。第二天拂晓,抓走了一个民兵,史瑞成和党员安全转移,没造成损失和伤亡,如果没有刘景和细心观察,尽心尽力,后果不可想象,体现共产党员的责任。
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其长子刘生,做为南车营支部成员,为党工作,勇担重任,在北京即将和平解放前夕,为了瓦解国民党残余势力,消除一切反动影响,党组织派他去门头沟做宣传,门头沟离北京城近,而且敌特分子猖獗,危险时刻存在,但他全然不顾,听从党的安排,依然决然去了门头沟,这个敌特分子复杂的地方,以走窑作为掩护,宣传党的路线,瓦解敌特分子,为北京和平解放做工作。
在一次,他在门头沟矿,特务认为他可疑,便把他抓了起来,对他严加审讯,甚至把他吊在槐树上,用皮鞭抽打几个小时,打得刘生遍体鳞伤,始终坚信党的信念,为了党的事业,他披胆沥尽,耗尽心血,不管敌人如何严刑拷打,仍矢志不渝,赤心向党,始终没有出党的一个字。敌特分子在他身上得到任何情况,又有当地亲戚担保,才被放下来,这时的刘生浑身鲜血,伤痕累累,被同伴们救下,才死里逃生,他仍然坚信跟着党走。
而次子刘勋,是一九四六年初入党,也是南车营村入党最早的党员,初建支部时,史瑞成是支部书记,而刘勋确是支部委员,做好党的工作。后来去了征粮队,在紫草坞一带征集公粮,支援解放军南下作战。
平原征粮也有很大的风险,而刘勋征粮主要在长阳,葫芦垡和紫草坞一带。而这一带,土匪汉奸,还有一些国民党反动势力破坏,制造反动舆论。但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挡,解放军己打过长江,全国解放指日可待,而人民的热情空前高涨,冲击着一切反动势力。国民党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啦”。有一次,刘勋独自去葫芦垈一带了解征粮情况,路遇三名土匪袭击,三名土匪见刘勋一人,总想制服刘勋,上前就想拽住刘勋,刘勋微微一笑,突然一拳打倒一名土匪,接着上前一步躲过土匪的攻击,瞬时间擒住另一名土匪的手腕,脚下一勾腿,那个土匪应声倒下。左边一个土匪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刘勋又是一脚,那个土匪便横倒在路旁,嘴里不停地喊,“抓住他”,这时刘勋的拳头又打上去,那土匪口吐鲜血,在一旁喘着粗气,嘴里流着鲜血。趴在地上不动,剩下一个见此情况,他纵身一跃,吓得土匪飞快地跑了,刘勋拾起一块石头打过去,石头落在土匪后脑勺上,土匪“啊”的一声倒下,刘勋追上去一拳上去,把土匪打得土匪告饶,刘勋空手干倒三名土匪,从此传为佳话,每当听到刘勋,让当地土匪闻风丧胆。
而刘勋为了征粮,日夜奔波在平源大地,长阳,葫芦垈,紫草坞一带,宣传党的政策,让农民了解党的政策,对积极交粮者给予表彰,对那些弄虚做假,顽固者给予打击,工作他做的很细,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暑光即在眼前,使那些存粮者,也纷纷拿出粮食支援前线,与蒋匪展开最后决战。
全国解放后,刘景和当了村教育助理,开办南车营小学,让那些贫苦大众的孩子,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学习文化。那时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有待于文化的提升,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刘景和做为共产党员,积极为党工作,努力为党办好教育,翻身农奴把歌唱。那时小学校设在村大庙里,学生都是农家子弟,而有些农民封建意识很强,不愿意让女孩读书,刘景和也经常说服这些人,新社会男女都一样,让那些女孩也去学校读书,而每天刘景和都去学校,了解学校情况,向村党支部汇报。
而刘生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农村互助组,合作社,并磁家务工作站,做党的宣传工作,他曾在解放前为党工作,受到国民党特务的残酷毒打,身体落下了残疾,却气质不减,一米八的个子,浓眉大眼,一身合体的中山装,说话温和,而且对待村民热情周到,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高尚情操。
他做为村党支部委员,成立互助组,对那些有困难的农民,积极帮助指导,并带头参加劳动,使互助组经济得到发展壮大。成立合作社时,刘生宣传党的政策,并积极带头入社,壮大集体经济,农民都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农民集体出工,统一领导,年底决算,按自家的劳动成果,获得合理的经济报酬。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刘生同志作为南车营大队党支部委员,并兼任大队会计,他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积极参加队里的劳动,以身作则,热情服务,积极倡导农民如何致富的思路,而且看到南车营这个美丽的山村,有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且又面临着矿山风景,清澈甘甜的泉水,令村民望着这山村资源,如何发展利用,让资源服务于村民。这是他心中的设想,也是他心中的愿望,总有一天要实现他心中的梦想。
六十年代初,天灾所造成的减收,国际形势也发生变化,在这困难重重,生活极为困难的年代,刘生确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让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共产党员时刻想着百姓,让百姓们的期盼,改变山村的面貌,都过上富裕生活,做为农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他努力的方向。那可是六十年代初,人们可以想像,这是个让铭刻在心的年代,不管是大气侯还是小气候,刘生所负出的比一般人要大,那是共产党,心中总想为人民。
南车营在南山脚下,大槽沟中,风景秀丽,石花洞,大洼地,春天沟中山花烂漫,秋天果实累累,最早村民都居住在大槽沟半山腰中,山村被称为正港村。山中四季泉水流淌。后因泥石流将村冲毁。村民不得不搬到沟下,现在居住的地方,并取名与北车营相称的名字—一南车营。
村民虽然都搬到山下,但吃水还要到上山去挑水或背水,山路崎岖,每天吃水也要占村民很多时间,这件事一直让刘生记在心里。六十年代初,刘生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但时刻想着社员,为社员办实事,决定把山上的泉水引下来,即可以解决社员生活用水,又可以解决生产用水。南车营虽然没有水地,而大部分地都在村下较为开阔的地段,旱地扎白暑都需要水才行,于是,刘生带领社员利用农闲时间,从山上引水下山,首先架设管子,从山上水泉,穿村而下,而且每片都留有管口,装上水截门,直到村下平地处,这些村民不用天天上山,不是挑水就是背水,而且小孩抬水,这一原始的做法,经刘生这一来,不但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还产生了经济效益,让人拍手相赞,为村民着想,创村中和谐。
在山村中,水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可吃上甘甜的泉水,有着幸福感时,而每到黑天,整个山村,漆黑一片,孩子晚上无法学习,女人做针线活,只能上炕睡觉,刘生看这种情况,他想必须让村里亮起来,于是他四处筹资,并与房山矿协商,在大桃沟风井处接电。他与支部成员商量,购买电料,实行集体个人负担,让全村亮起来,让村民活跃起来,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新气象。于是刘生带领村民挖坑栽杆,架线入户,使村民都装上了电灯。因缺少变压器,从而增加了负荷,村民家中的灯不是很亮,但比起煤油灯,那是亮了几倍,虽然村民都装上了电灯,村民也有满足感,但对于刘生来说,这灯的亮度不是很理想。于是他又经过考证认为,还是从黄土坡变电站送电,即符合要求,也适应村民民用电的需求,这样又改为黄土坡变电站送电,费用不但没增,电压还提高了,原来微弱的灯光,变得明亮,照明质量大大提高。
在这新中国建设中,刘勋在葫芦垈,参加土地革命,也就是人民所说的土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政策,使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农民分田分地,成为新中国的主人。让耕者有其田,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贫雇农当家作主。“收视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而刘勋做为工作组组长,按照国家土改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的原则,但也给那些富农出路,让他们靠劳动吃饭,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一切都为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在土改中,刘勋做为工作组组长,他经常深入到各村,指导各村土改工作,并在工作中纠正一些过激行为,虽然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又刚刚解放,人民对那剥削阶级产生巨大的愤怒,也经常出现极左问题。为了使土改运动健康发展,做好土改运动,以满足了农民土地的需求,让贫雇农获得大量的土地和财产,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到翻身,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刘勋从土改运动到合作化道路,直到人民公社,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宗旨,保持着一名共产党高尚的品质和服务的热情。
六十年代初期,那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刘勋在葫芦垈公社工作,老父亲从南车营步行来到了葫芦垈公社门前,看着老父亲苍白的脸上,还戴着一项破草帽,拄着一根花椒木棍,在门口坐着。求刘勋帮助解决村民饥饿,看着老父亲期盼的样子,刘勋不时眼泪流下,父亲认为平原地区产粮食,比山区要好过的多,于是父亲才来葫芦垈求援,没想到平原也是一样,山区还有果木野菜,而平原只有棒子秧和稻草,望着父亲苍老的脸,父子只有握手相告,目送父亲回家。刘勋他心中装着人民,他不敢违反政策,只有共同努力,心底无私天地亮,努力战胜困难,让人民拥有幸福的时光,国家的昌盛,是党的责任,社会的重托,人民的希望。
一心想着人民,一心为了人民,刘勋始终如一坚持为人民做事。不管是在葫芦垈,还是在紫草坞公社,做为公社革委会主任的他,几乎每日骑着他那二八飞鸽自行车,行驶在田间小路,紫草坞是平原公社,为使农业丰收,他与农科技术人员一起,在稳定农业时,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他还提倡建砖厂,增加副业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让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随着六十年代中期,那场浩瀚的运动中,刘勋也受到冲击……
经过运动的洗礼,饱经风霜的刘勋,又担任紫草坞公社革委会主任。有一次,老民兵管德忠和房山矿刚恢复工作的李玉,在紫草坞车站等车,那里公共汽车少,一两个小时才有一趟,他俩在此等了很长时间,车仍然没有来,又是炎热的夏天,老民兵管德忠想,刘勋己官复原职,就在附近任职。管德忠和刘勋解放前,都是南车营民兵,刘勋出去工作,而管德忠因家庭情况,没离开过村里,被人们称为“老民兵”,于是他俩趁车没来,来到了紫草坞公社大院,首先看望一下刘勋,当走进刘勋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相当简陋,屋里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一部摇把黑色电话,一把木制椅子,门后有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一个竹条编制的暖瓶,而刘勋身穿中山装,虽然有些旧,却干净笔挺,上衣兜跨着一支黑色金星纲笔,一看就是从战争走过来的干部。而李玉也是灰色劳动布衣服,上衣口袋上印有房山煤矿字样,手拿麻梨疙瘩烟袋,也是气质不凡,也是干部模样。在办公室里两人对视了一下,谁也没说话,而老民兵管德忠看这阵视,也没给他俩介绍,他俩在刘勋的办公室喝了两杯水,老民兵管德忠,问了问刘勋身体状况,工作情况,便告辞走了。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后来才得知,老民兵管德忠认为李玉认识刘勋,事先也没有沟通,什么也没有讲,只认为他俩肯定认识,弄得俩人非常尴尬,没想到一个磁家务村,一个南车营村,两人不相往来,谁也不认识谁,俩个人都是气质非凡,干部模样,让人一目了然。那时的干部都正直,不象现在拉关系,都很浮浅,这一场景,让老民兵管德忠感到,都是党的干部,那是人民的公朴,不徇私舞弊,为人清政廉洁,从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九七一年初,刘勋被组织调到了长阳公社,而时间不久,长阳公社被国务院命名为中柬人民友好公社,亲眼见定了周总理与西哈努克亲王亲手栽下的五棵常青树,这五棵常青树传承着中柬友谊长存,也签订了中柬友谊世世代代友好的发展,而刘勋做为公社负责人,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而长阳地处房山经济发展前沿,也是中柬人民友谊的象征,传承着国际友谊,也代表着中国形像,刘勋不放弃每个工作细节,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崇高的志向,还有那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为党奉献,为国增光的崇高境界。
不论是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新中国的历程,这个家庭中有它传奇的故事,更有斗智斗勇的决心,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建立,洒热血,视死如归,在敌人残酷的酷刑之中,不屈不饶,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鞠躬尽瘁,竭尽全力为党工作,让人敬仰,虽然这些人都离我们远去。但那种精神,一直鼓舞我们奋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国梦。
当我听到这动人的事迹,那些让人惊险之事,那些带有点传奇故事,使人感到那一辈人,是多么崇高和伟大,为共和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再所不趋,让人民永远铭记,他们都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忠诚战士,人民的勤务员,人们不会忘记住他们,曾为解放事业做了贡献的人。
陈广祥,男,一九五九年六月出生,高中毕业,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口儿村人,中共党员,曾在北京矿务局房山煤矿工作,二零一四年退休。自参加工作时,做过共青团工作,热爱文学,曾担任北京矿工報通讯员,经常在矿工报发表文章。退休后仍坚持写作,曾在《京西文学》《燕都》杂志发表过文章,现为房山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老舍文学院学员,房山区政协文史资料撰稿人。
编辑:方言图片来源:作者及网络投稿邮箱:870413692@qq.com主编微信:870413692公众号码:JXJSSJXJ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京西纪事】)
- 2024年03月04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