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盐镇一中的岁月(张希伟)—文末附历届一中毕业照

划着回忆的小船在时间的长河里逆流而上,
沿途风景似杯浓浓的咖啡,
亦苦亦甜。
—————————————————————————————-
【本文作者张希伟是1998年夏天从盐镇一中考上小龄生(那时宜阳一高的重点班)到的宜阳一高,然后又考到陕西长安大学四年本科,后又考到西安交通大学读的三年研究生,目前定居宁波,任某大型电子集团研发部主任。】

1995年,普通而难忘的一年。
那年,盐镇大旱,庄稼绝收,
狂燥的太阳炙烤着焦黄的麦苗,
哪怕星星之火,即可燎原,
对靠天吃饭的乡亲们来说无疑要度过一个困顿之年。
在这个寄希望于来年的秋季,
我跨过钢筋焊接、锈迹斑斑的”大铁门”,
走进了东望盐镇剧院、南临西村小学的盐镇一中。
沿着青砖铺设、纵横交汇的“校园步道”,来到校园北侧曾出土“神像”的花池旁,
驻足欣赏那美丽动人的鲜花,自由呼吸那沁人心脾的芳香。
翘首北望,在一排两层教学楼洁白外墙的映衬下,
旗杆顶端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更是鲜艳夺目。

正值豆蔻年华的四乡少年欢聚于此,将在一起度过那短暂而又精彩的初中生活。
彼时,与盐镇一中同在的有李营中学、周过中学和北册中学。
教学质量较为出名的应属李营中学了吧,
当时我有几个发小中途特地从盐镇一中转学到那里进行学习,
当然周过中学也不错,
北册中学由于离盐镇较远,不甚了解,恕我孤陋寡闻。
可能正是闻名遐迩的缘故,
当时李营中学校长杜拽子,
被调到了盐镇一中担任校长一职,
原盐镇一中校长薛春富老先生退休。
时至今日,
依然记得薛校长和杜校长每个清晨都会早早地站在学生宿舍旁边的校长办公室的门口,
目视着每个跨进校门的学子,像是迎接亦像检查。
当年的薛校长和杜校长。。。
昨日也联系上了杜校长,视频中看着校长的容颜,依然如当年般亲切,他还记得我。老校长的身体安好就是我们最大的感动。
进了盐镇一中,我的人生迎来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第一次知道了校园中间拐角处有田老先生掌勺的食堂,
学校里还有供外村学生住宿的男女集体宿舍
以及沿校园西南区域四周建造的简陋的教职工个人宿舍兼办公室;
第一次触摸到了名副其实的体育器材――单杠和双杠;
你们陌生吗?对这个单杠。
第一次聆听由英语启蒙老师李荣梅老师传授的英语课;
第一次非专业地接受了赵虎军老师专业的音乐培训;
第一次专注地观看了田龙建老师那风趣幽默但不失科学严谨的物理实验;
第一次背起了由王明老师不断强调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第一次进入了由高彩霞老师打开的神奇的生物世界。

时隔20年,再次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名字竟然脱口而出。
各位恩师:李伟红,洪金凤,裴云玲,胡素芳,贾书敏,周娟娟,高彩霞,李荣梅,李成水,范老师,田龙见,李老师,张副校长,杜校长,刘长河,温老师,赵虎军,许红伟,李荣华,王明,田和计,李轶波,孙书生,席占京,李社伟,王建强,吕海涛,裴广收,裴老师。。
如此太多!
此外,对我日后产生深远影响的也不胜枚举。

清楚地记得,喜欢边看书边拔胡子的李社伟老师,
将我们一三班分为了东村、西村、北村、上沟及其他村四个小组,
开展了代数知识大比拼,激发了我们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我们的竞争意识。
至今依稀记得那些竞争对手的名字:学东,任玲玲,王小国,李辉,翟亚辉,
当然最后在我的带领下,东村取得了冠军,哈哈!
后来每当遇到挫折,我都会想起那次比赛,
我相信,只要努力过,结果就不会那么差。
我求学生涯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老师当属洪金凤老师了。
如今的洪老师,依然优雅美丽。
她和蔼可亲,举止优雅。
在课堂上,印象最深的是,将每篇课文分章分段地讲解,
把每段文字的意义讲得透彻清晰,
我的语文课本笔记也是满满无白页。
这也为后来我字斟句酌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在此深表感谢!

每每看到我右手上的刀疤,
我不仅会想起刀疤的”作者”李志强同学,
也会想起我记忆中漂亮的数学老师周娟娟。
清楚地记得她得知事发原因后,在课堂上严厉批评了李志强,呵呵。
现在想想那时我们都淘气,也不能全怪他啦,
可能是周老师出于对好学生的偏护使然,哈哈!
当然,我也没让周老师失望,
在宜阳县组织的奥数比赛中获奖,得了50元奖励,
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周老师将奖金发给我时的喜悦情景!
周老师那清晰的思维方式日后也潜移默化地助升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受益匪浅!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
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
每当听到《梦驼铃》,
我便想起教会我们这首歌的吕海涛老师。
当年的吕老师,,在我们领奖台边上。
印象中,那时的他是位很有抱负和理想的青年才俊,
教学形式新颖,深受大家欢迎。
但可能是现实的种种,羁绊了他才华的施展。
是他组织了我学生时代第一次班级元旦晚会;
是他将电视搬到教室,让我们第一时间观看了香港97回归电视直播。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高三时,他到宜阳一中我们班观摩教学的那次,
可惜他上课后进来,下课前离开,没有说上话,
估计他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此后再无消息,甚是遗憾!
昨日辗转联系到了吕老师,整整20年了。
老师依然在教育战线。
多谢微信的发达,老师依然心中有沟壑。
愿安好。
初中三年,重在初三。
初三不仅学业繁重,而且升学包袱也重。
那个年代,全县高中唯宜阳一中一家独大,
每年整个盐镇乡考入宜阳一中的是寥寥无几,
但进入宜阳一中似乎又是我们通往重点大学的唯一途径,
压力与我而言可想而知。
但是本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我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步步为营,
初三新学科新知识新问题逐一攻克,
前两年的旧知识逐一回顾逐一熟练,
通过不断的综合练习,
新旧知识快速融合全部“消化”,
最终在最后极短的两三个月内,
基本掌握了初中三年全部的知识要点,并且是熟记于心。
这当然与当时个人的兴趣和精力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还需遵循一张一弛的学习方式,劳逸结合。
其实,很是羡慕那时的记忆力,
在玩的同时也能把臭长的历史题答案,滚瓜烂熟的背出来,
现在的记忆力真的是比不过上学的任何时候啦,呵呵!
最后,我从王建强老师担任班主任的三三班顺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宜阳一中。
但当我最后一次走出盐镇一中那”大铁门”的一刻,
我的心“咯噔”一下,
脚步也随之沉了下来,
好像被什么拖着、拽着,让我久久不愿离去。
最后排右一是我。青葱的岁月啊。随着这张毕业照终结。
究竟是什么呢?
是那春秋时节,课间活动时,同学们在二楼走廊上,
或凭栏远眺或嬉笑打闹的难忘情景;
是爱冒险的我们坐在甚至站在教学楼楼梯扶手栏杆上自上而下快速滑下的欢呼声;
是夏季时,“水蜜桃”果汁那冰甜可口的记忆味道;
是冬季下雪时,我们成群结队享受冰雪世界的酣畅!
如今,皆成回忆!
昔日的盐镇一中早已迁至新址,
正以强大的生命力孕育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关注着,我们期待着!
编者:昨日到今日搜集了一些老一中的毕业照,
在这些照片里,我们能感悟的就是铁打的一中流水的学生。
一年年,一届届。
弥足珍贵。
多谢提供照片的你们。
我们曾经共同属于她,盐镇一中。
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一中三年的学生时代。
什么时光最令人珍爱,盐镇一中的求学时代。

作者 : 鲜衣怒马倚斜桥,85后伪文青一枚
爱吃 爱玩 生活态度汪洋恣肆
始终坚信生活要有仪式感
因为我们负重前行 更要努力的过好每一天
约稿请联系:13615798657 微信同号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鲜衣怒马倚斜桥】的公众号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