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豳草:【娶雨】(小说)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娶雨作者:豳草谨以此文献给我深深爱着的土地和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豳草
生活在渭北高塬的父老乡亲,受够了干旱少雨带来的煎熬,面向黄土背朝天是对他们最真实的写照,他们心里最神圣最虔诚的事便就是娶雨活动。
干旱年景,全县不同地域的乡亲,都会采用各自独有的不同娶雨方式来向老天爷求雨,形成了相互攀比相互渗透的最美一道娶雨文化风景线。当然在我们王村人的心中,王村的娶雨活动是最成功最引以为豪的,这种自豪感根植于王村几代人的心中,娶雨活动也是我挥之不去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曾清楚的记得八七年的盛夏,入伏之后连续近一个月未下半点雨滴,高温干旱使人几乎快要窒息,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股烧焦的泥土味道,庄稼已经到了生命承受的临界点。人们眼巴巴地地盼望着下场好雨,早上看着天,中午跑到地里抓起黄土看旱情,下午扔下饭碗又跑地里看庄稼,日子一天天在煎熬中度过,可是老天好像根本不眷恋这些可怜的人们,太阳依旧炙烤着大。村里几位德高望重、娶雨经验丰富的老人实在按捺不住了,开始想办法娶雨拯救庄稼,不能眼巴巴看着庄稼枯死了,让乡亲咋活呀!于是年近古稀、胡子花白稀疏、做事认真负责的张三爷,年富力强、勤劳热心肠的我二大(二大就是我爸弟兄中排行为二的二伯),还有老书记带的几位强兵干将相约商量娶雨之事。经过大家按部就班,分工合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一场轰轰烈烈的娶雨自救大战拉开了序幕。
由三爷任娶雨组长,西狗爷、高存爷、我二大、九龄叔、建荣叔、习习哥等为主要成员,老书记坐阵总指挥,手下精兵强将为后勤保障部,一支阵容强大的临时娶雨组织机构,在王村新闻发布中心──语录碑前应运而生。(语录碑:处于王村最中心地段的学校门口五条土路交汇点,由王村闻名各镇的能工巧匠八爷精心设计建造而成,土木砖石结构,青石台阶上四面四角竖立着四根好粗的圆木柱,这青瓦四坡流水尖顶屋面的亭子造型别致、古朴典雅、漂亮气派,用来镇村避邪。由于“破四旧”时拆了村里的古庙,人们将庙里刻有汉字的石碑拉来做这个亭子的根基部分,文革时期人们站在上面背诵《毛主席语录》,故取名曰:“语录碑”,它不仅用来镇村避邪,而且成为乡亲纳凉、遮风挡雨,聚集谝闲传的最好去处,也是村民商量重大事情的场所。)虽然大伙都是义务兵一毛钱挣不到,但说干就干,大伙参与积极性很高,娶雨领导小组话语权威性不容挑战。于是相约第二天早上六点去村里娶雨地点──凉水泉龙王爷池看望实情,(村里人都亲切称为“爷池”)请示龙爷。
天刚亮大伙就早早安顿好,带好行头一同来到村子北头沟边的北场里。二大也带上我去见见世面。人齐之后,三爷表情严肃的强调了去爷池时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纪律要求。大伙沿着羊肠小道东拐西绕一步步向“爷池”所在地──“狼沟”底部走去,叫狼沟是因为早在五六十年代前这地方有狼经常出沒,七八十年代后早已不见了狼的踪迹,但“狼沟”这个名字就世代相传下去了。我听着关于狼沟名字的故事很快就到了“爷池”边。有诗云:地处绿山环抱中,一潭碧水杂草丛。神奇古树长得葱,一树花异不知名。还没等我仔细欣赏爷池仙境美景时,三爷已经拿出香火纸钱还有黄表(祭祀专用的黄纸)跪在爷池正前方,大伙也跟在后面整齐的一字排开跪下。三爷点燃一堆麦草引燃一沓纸钱和一把香,火势太大把香烧着火了,只见三爷用手紧紧握住那把香,左右轻轻摇晃了几下,火也就灭了只冒着蓝烟,(听大人讲用嘴吹灭是对龙王爷的大不敬,娶雨就不灵了)然后在地上撮了一堆黄土将香插好,开始点燃黄表并抛到空中,燃烧的黄表随风上下轻盈起舞,黄表彻底化为灰烬后三爷凝神静气片刻朝着夜池磕了三个响头,前额头紧紧地挨在黄土地上,以示虔诚,大伙也跟着三爷做着同样的动作。响头磕完了,只见三爷仍然跪着表情严肃地说道:“龙王爷求求你啦!今年实在旱的不行,庄稼马上都不行了,请爷开开恩,保佑我们,给我们下场雨吧!雨下好了我们给你杀猪唱大戏,我们知道爷爱看戏。”大伙也跟着说道:“龙王爷你行行好,就可怜可怜我们这些穷人吧!你不下雨我们吃什么呀?你好好下雨,我们给你请我们县上名角给你唱三天秦腔戏。”山谷依然静寂,爷池仍旧沉默,大伙仍然跪着边烧纸钱边敬香边磕头,好像龙王爷今天不答应了就不回家,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着。过了好大一会爷池子里的水咕咚咕咚作响,三爷立马说道:“谢龙王爷了,龙王爷答应了。”大伙马上接着说道:“老天爷只要你把雨下好了,我们给你唱三天大戏,不…不…不…五天大戏。”大伙仍然继续烧着纸钱、敬着香、烧着黄表……不大一会儿爷池里的水声更大了,听着不再断断续续的咕咚声,三爷说:“磕头,龙王爷已经答应了,回家准备好再来吧!”大伙磕完头,一路有说有笑,谈论着下次来的相关事宜,往回返。
大伙还未进家门,爷池显灵的好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家喻户晓,乃至陕甘两省附近的许多村镇也童叟皆知。旱情火急哪里容得再耽搁,回去的当天晚上大伙又自发的来到村里的新闻发布中心──语录碑。三爷提着马灯前来统筹安排,大伙洗耳恭听,不时有人补充发言,担心把什么心没操到,围听的人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时间一秒一秒地走过,大伙一件事一件事的议论着商量着,夏日夜晚难得的那丝凉爽,早已被挡在人墙之外,不时还有人拿起烟锅抽起旱烟,又热又呛,可是谁又顾得这些呢?你不嫌弃我身上的汗臭味,我也不嫌弃你身上的旱烟味;你不嫌弃我的嗓门大,我也不嫌弃你穿的破破烂烂,就这样紧紧地挨着挤着。浓浓的乡情亲情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见证着那个艰苦岁月的朴素情怀、人间温暖。天黑的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妇女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要回家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其他人没有一个离开的。三爷早已点亮马灯,人声吵杂,听清的没听清的都在使劲地往里挤着、使劲地嚷着、使劲地听着。你一言我一语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东方都已泛白了,三爷赶紧说:“大伙散了吧,分头行动,回家休息一两个时辰村子北头大场集合。”大伙才恋恋不舍地回休息家。老书记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耄耋老人少不了最后的叮咛,几位骨干成员则洗耳恭听,完了才都回家休息。
早上,大伙洗漱干净吃点东西,穿上体面点的衣服都朝村北头大场里汇集。我也早早到达,眼前一幕令我有些吃惊,队伍真是庞大啊!什么能人都来了,除了上次去的人新来的人有:唢呐高手民虎叔师徒二人、打鼓顶呱呱的高存爷和西坤爷、敲锣的先生西福哥、憨厚朴实的庄庄哥弟兄两人、勤快能干的建忠哥弟兄三人、身材魁梧的红彦表侄弟兄四人、讲话风趣幽默爱开玩笑的建红父子弟兄七人……心灵手巧的小伙子会民,早已将手编的柳枝花环戴在大家头上,头戴用柳条枝编的花环,酷似雅典奥运会上运动员颁奖时带的橄榄枝花环象征着和平,对于农民来说更多的则象征着风调雨顺。乐队在退休工人俊录的指挥下进行了阵前排练。别看高存爷年近七十,但打起鼓来精神抖擞,轻重缓急的鼓点声声落在乡亲们的心坎上,矫健的身姿如斗士一般。民虎叔师徒二人的唢呐也不甘示弱,时而悠扬时而低沉,演绎着千年唢呐的无穷魅力。在唢呐、锣鼓喧天的伴奏中队伍向狼沟底部凉水泉龙王爷池浩浩荡荡开进。
到了爷池,三爷又领大家进行了庄重的祭拜仪式,并供奉上事先准备好的供品,五红点燃了一大串鞭炮,一把“闪光雷”花炮,噼里啪啦清脆的花炮声在空旷的山谷回荡,似乎在向龙王爷传递来访者的虔诚。大伙开始分工干活,建红兄弟五人先用镰刀将爷池周围的杂草割干净,建中哥兄弟三人用铁锨给爷池畔堆起了一圈垄,其他人围成一圈,你一脚我一脚将将它踩踏结实光滑,不让雨水流入爷地;第二步最重要的是清洗爷池里面的淤泥杂草。需用麻绳拴在桶梁上,将桶甩到水里,等桶灌满了水再用绳提上来倒在远处的沟渠里。大伙一字形排好队传递着水桶,这桶倒了另一桶也就随之而来。谁累了喊一声,有人会自觉补上。我年龄小负责跑腿,倒茶水、发香烟、递毛巾、接雨鞋、拿铁锨……大伙干的、干聊的聊、转的转、看的看,好不热闹,处处洋溢着温暖、处处洋溢着关怀、处处洋溢着和谐愉悦,大伙亲如一家人。水抽了两个多小时才基本抽干,也接近池底了,淤泥积的很厚。浑身是劲的小伙子红彦,搭上一块木板站上面开始用铁锨铲泥巴,一桶桶水又变成了一桶桶泥巴,又演绎着动人的劳动曲。我坐豳草丛里听着大人们讲述着爷池的动人传说:爷池是龙王爷的府邸,池子边上一年开两种花,方圆几十里仅有的这棵树,就是龙王爷亲自栽种的,我们村荣幸成了它的家,一直佑护着我们村平安无事、风调雨顺。多年以来每逢天旱,我们就来爷池求雨,每次都很灵验。附近村镇人老少皆知,每次他们求不到雨就乞盼我村出面娶雨,龙王爷总会给面子,想沾点我们村子光,而且屡试不爽。曾经对面村子小孩不懂事,一次天旱娶雨后,他们去爷池边玩,将土块扔进爷池池水里,惊动触怒了正在休息的龙王爷。那天傍晚我们村下着飘泼大雨,他们与我们村一沟相隔,却是烈日当空照,滴雨不见,以后再也不敢来捣乱了。这件事几乎大人们都知道,每次讲起这段趣事乡亲们的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真的没有想到爷池竟然有这么多神奇的传说,神秘的爷池和善良勤劳的父老乡亲令我肃然起敬。正听得入神,只见夜池边人头攒动,我赶紧跑过去一看究竟,原来是庄庄哥穿着雨鞋在池底清理淤泥时,摸到长约一米,有铁锨把粗的一条白蛇。我赶紧让他扔掉,他却笑着说:“这是龙王爷显灵了,不会咬人。”他让把那条白蛇放桶里,敬上香、烧些黄表当神一样供着,他又继续清理淤泥,很快就清理完了。军虎叔又换他上来休息,自己穿好雨鞋又爬下池底开始四周的清洗工作。大伙又将之前准备好的清水一桶桶递到池子里,用清水清洗池子四壁上的污泥,直到漏出黄胶泥为止。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爷池焕然一新,一下子有了精气神。军虎叔将池子里的污水,用大铁勺一勺一勺舀干净,又将供着的那条白蛇放生进池子里,看着它在新涌出的泉水里自由快活地游动着后,才放心地爬上来,取了木板,静待爷池里重新涌流更多的泉水……大伙坐豳草丛里又继续谈论起关于爷池的传奇故事,又讲述着我们村在娶雨历次大战中的光辉战绩。
这时老书记安排的后勤慰问团,也将准备好的饭菜,送到前沿阵地这些英雄士兵的手中,大伙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在三爷带领下又完成祭拜仪式后,敲锣打鼓吹着唢呐奏着凯歌,一路谈笑,开始返程。我满脸疑惑地跑到三爷跟前问道:“三爷为什么把爷池清洗干净就下雨?”三爷用手捋捋花白胡须慢慢说道:“傻孩子,你想想我们给龙王爷帮忙把家里收拾干净了,他能不高兴吗?他是主管雨的神,一高兴不就给咱下雨了吗?我们善待他,他就会善待我们……”“我们善待他,他就会善待我们。”这句话在我的脑海已经回荡了几十年,时刻提醒我善待周围的一切,永远做一个善良的人。锣鼓喧天,欢声笑语响彻山谷,传遍村野。我骄傲我是有着这样善良朴实、勤劳智慧、顽强不屈精神的王村人,美丽富饶的王村永远是我的根,我的家。
回到村里大伙又聚集到语录碑,又开始商量三天之后给爷池杀猪、搭台子唱大戏还愿事宜。三爷年事已高,这件事大伙就不再麻烦他老人家了。任务又被分解到我二大、西福哥、张建红、九龄叔……几位当时相对年纪轻的人身上。由我村已经退休曾经担任县剧团团长的张哥亲自邀请县剧团出演,并特别邀请了李x侠名角演出。下来就剩买猪搭台子,筹备资金问题了。由几个村民代表挨家挨户收集,采用自愿捐款,有钱的多出些,没线的少出些,或者是跟上帮忙搭台子,找材料。虽然那时大伙一家比一家困难,但是五块、十块、伍拾……很快不到一天就收到了近两千多元,剧团每天中午十二点一场戏,晚在八点一场戏,两场共七百元戏钱,凑的钱够唱三天戏费用。我村在外工作的一些干部工人又慷慨解囊,又凑了一千多,足够五天唱戏费用了。钱凑够了大伙也就腰杆直了,干活更来劲了,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虽然又出钱又出力,但大伙毫无怨言,累着并快乐着,只盼望着老天爷下场好雨。
被派去买猪的人打听到村子一户人家有出栏的猪,连忙跑去挑了一头足足有三四百斤重的黑猪,捆住猪四条腿,放架子车上拉回到大场请厨师安民哥杀了,收拾干净准备给龙王爷当供品。几个小伙爷骑着自行车分头去各村张贴戏报了。这些活已经妥妥当当,并没有费神,但下来搭戏台还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那时没现成的舞台子,大家就动手搭台子,地址就选在建忠哥家的大场旁的坡路上,这里交通方便,地方又宽敞。二大领着二十几个壮小伙子用架子车足足拉了三百多车土,仅用了半天功夫,硬是将坡路填高出场面一米多。前面围了一排十几个高低粗细一样的碌轴当作围栏堵住黄士,既坚固还美观,家家户户碾场都用这个,东西不难找,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再用碌轴将上面半湿半干的黄土压平,压瓷实了,哪里不平用平底石锤子夯实平整。又在各家找来结实、粗细合适、匀称挺直的洋槐椽,用铁丝固定死一个挨着一个围起来,搭起舞台框架子,上面盖上从烟站借来的厚帆布,用细绳稳固好。舞台四周插满的彩旗迎风招展,台子两侧竖立着的木板上贴上了红纸对联,由教书先生西福哥亲自拟文书写,“风调雨顺福泽家,安居乐业王村人”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增添了许多热闹喜庆的氛围。一座当时超级豪华,气势磅礴,安全稳固的戏台赶在“挂灯”仪式前中午就搭好了。使人不由得敬佩乡亲们的勤劳智慧,齐心协力办大事的凝聚力。烧水砸碳的、做饭切菜的、看场子的、照应戏子的、采购的、四周检查乱转的、供电发烟的……各司其职,一一到位。老书记和村上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方方面面进行了检查验收,查漏补缺,他们看到万无一失露出了满意的笑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剧团一到位就可以开始欣赏一下县剧团名角的风采,秦腔戏这可是当时最流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项目。
下午三点多县剧团的队伍及装备终于都到齐了,足足拉了三卡车。大伙搭手很快御下道具,帮忙摆好架式、接通电源、调试好灯光和大喇叭,烧水做饭的也忙碌起来了,为演出人员做饭。菜虽然都是东拼西凑的,这家拿菠菜大葱,那家拿葫芦鸡蛋……但是经过村里几个茶饭做的好的大婶大嫂精心制作,让从县城上来的城里人吃了都赞不绝口。当然少不了老村长向客人们发烟敬酒,以示最热情的欢迎。酒饱饭足后快七点了,演员们开始忙碌化妆,工作人员也开始忙碌着做最后的调试检查工作,一切就绪,七点半老书记在戏台上主持举行了简单又隆重的“挂灯”仪式。首先,肯定是祭拜天地及各路神灵。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舞台的香案前虔诚的敬上香敬上酒,做着很讲究的礼仪动作。四个壮小伙抬着供猪伴随着乐队的乐曲,将供猪安放好在舞台中央。老人们又给供猪行过大礼,敬上香、敬上酒。这时只见老书记卯足了劲拿着话筒大声讲道:“乡亲们,剧团来的客人们……”滔滔不绝,掷地有声,这声音随着喇叭响彻夜空,传遍相邻几里之外,这声音倾诉着乡亲们的美好愿望,更见证着全村人的团结一心……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在老书记慷慨激昂的讲话中;在乐队助兴的演奏中;在全村人的企盼中,史无前例的王村娶雨还愿,秦腔戏“挂灯”仪式在新搭舞台这天晚上如期举行。
首场戏便是老少都爱看的本戏秦腔《下河东》。演员一登场就博得阵阵喝彩声,大家正津津有味的欣赏着县剧团的精彩演出,戏还没演出一半,一刹那间狂风大起,飞沙走石,一下子黄土漫天飞扬,但是并没有影响演员的演出激情,也没有影响观众的观看热情。没一会功夫,又是狂风大作,突然间天空电闪雷鸣,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夜空,不敢相信中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当空,下午也没有任何预兆,干旱了这么久的老天爷晚上怎么可能会下雨呢?而目戏也正演到热闹处,正看得过瘾,谁都没有半点离开的意思。又一声震耳欲聋般的雷声彻底打破了人们的疑惑,紧接着倾盆大雨直泻而下,雨越下越大,人群依然一动不动,实在太渴望这场好雨了,男女老少望眼欲穿啊!只是幸福来的太突然,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一切。只听见人群里有人喊道:“老天爷开眼了,爷池显灵了。”“显灵了…显灵了…”人们都说着这句同样的话,愣愣地站在雨中依然纹丝不动,任凭暴雨倒在身上。这时三爷和我二大走上舞台中央,扯着嗓子大喊着:“老天爷开眼了,爷池显灵了,大伙回家安心睡觉吧!天晴了戏接着演。”人群才四散而开,暴雨整整下了一夜,彻底缓解了旱情,早上天又放晴了,戏也继续演出。
我们村娶雨唱戏“挂灯”当夜就下起大暴雨的消息传遍附近的陕甘两省村镇,他们非常感激,很想亲自前往我村见证奇迹,也为了过把秦腔瘾。许多十里八村的乡邻都第二天来我们村看戏。村里的家家户户也想办法给自己最亲近的亲戚朋友捎话邀请来我村看戏,外公外婆和姨妈还有两个戏迷姑姑也来我家准备看秦腔戏。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中午演戏前戏院已汇聚了好几千人,经商摆摊的、卜卦算命的、摇麻糖会卖香纸的、耍猴玩杂技的、看病求神的、介绍对象找朋友的……男女老少,或骑车步行的、或牵牛骑驴的、或拉架子车带着小孩老人的……车水马龙、接踵磨肩、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我们许多小孩子都爬上杏树,一边看戏一边吃着快要黄透的杏,又凉快又过瘾,几十年过去了我仍记忆犹新。有人建议对来摆摊挣钱的要收管理费,老书记坚决不允许,开导大家说:“只要大家愿意来,说明我们村比他们村好,让他们也见识见识咱王村人,不要让小瞧了,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让来的乡亲看戏无后顾之忧。”大家对老村长的大度包容、远见卓识佩服的五体投地。二大赶快加派人手专门看管自行车、架子车、牲口的安置存放工作,确保不丢失一个,不乱停放一个,确保大路畅通,确保安全通行。在我二大的精心组织下,村里几个小伙认真工作下,唱戏期间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
每天来看戏的人如潮水般涌来,又如潮水般退去,令县剧团的演员惊叹不已,团长激动的对老书记说:“我们每年演出上百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你们村真的牛啊!也只有你们村的人最团结,人心最齐,各项工作做的这么好,我代表剧团衷心感谢你和全村的乡亲……”不仅仅是剧团的人被深深的感动了,所有来看戏的人都被我们村民所做所为感动了,佩服的五体投地。台上名角演员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唱的卖力,台下群众来了一拨又一拨,每天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感人故事。预订的演出五天马上到了,大伙已经打量着如何做好后面的收尾工作。不曾想到邻村的几个村委会自发集资了一千多元,亲自送到老书记手中,一再恳求再续两天秦腔戏,让乡党们过足秦腔戏瘾。就这样三天的戏延长成了五天,又由五天延长成了七天,但谁也毫无怨言,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甘愿付心。乡亲们的善良诚实、勤劳朴素、坚强不屈、团结互助的可贵品质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这难道不是他们最真实,最宝贵的一面吗?这难道不是他们在无声的教育着下一代如何正确做人吗?虽然他们身上缺点不少,文化也不高,但是他们永远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苍天也被乡亲的善良真诚所感动,怎会忍心让他们受罪呢?大地也为之怜悯,娶雨如愿以偿,庄稼喝足了水又挺直了腰杆,甭提大伙有多开心了,戏也要闭幕了。最后一场戏演的是《三娘教子》,旨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闭幕式时,老书记,三爷,二大……又分别给演职人员披红戴花,以表扬他们在我们村的成功演出,许多演员热泪盈眶,同样许多工作好的村民也享受到了这个殊荣。该来的也来了,该走的也走了,小村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娶雨的故事一直在延续,我们村的名气一下子也火起来。邻村的姑娘要嫁人就托人找关系非我们村小伙不嫁,谁家小伙娶媳妇也同样争着抢着娶我们村姑娘。大家都夸我们村是块好地方,村风好,人更好,这就是对我们村最好的评价,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随后的改革开放大潮我们村始终是时代的弄潮儿,各种荣誉纷纷而来,是远近文明的小康示范村。
有人会认为这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们,娶雨是一场闹剧、是无知、甚至是愚味,但我始终认为所谓“娶雨”,就是勤劳善良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敲锣打鼓披红戴彩、唱大戏像娶媳妇这般隆重而又不失庄重。善良勤劳,质朴无华的他们,是在用最朴素的情感向大自然、向生活表示最崇高的敬畏之情;是在用最真实的自己传递着人世间的那份真、善、美。
本文图片作者提供作者简介
豳草,原名:孙卫锋,彬州市人,热爱世间一切美好事业,愿在云端里寻诗,在泥土里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真谛,用笔记录人生征程。将以“豳草”为楷模不断传递人间那份“真、善、美”。
往期精选
【三秦文学】亚中跃:【多雨的秋天】(小说连载五)【三秦文学】张兴:【咏梅绝句十首】【三秦文学】诗歌群:【诗歌精选】(第170期)【三秦文学】刘学高:【马嵬坡与杨贵妃】(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