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网课,我发现每个老师都是段子手

?
网课上到第四周,我也被动地学习了四个礼拜的初中一年级文化课。家里就那么点大,不听也得听,拖地洗碗晾衣服都是在各科目老师不同风格的讲课声中完成的。
孩子学校的网课是各科目老师的直播课。听多了后,光是开场白也能分别出是哪个老师。比如数学老师虽然是数学老师,可是语言风格却最有文学感染力,他点名是这样的画风:
“***,***来了吗?还在被窝里吗?***,***在不在?去买菜了吗?**同学呢?噢好的我看到你了,你的衣服要穿好,要不然我要没收你的衣服。***同学呢?**快出来,这里有糖!有面包!有辣椒!怎么诱惑他都不出来,说明他真的迟到了。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大家都要盯着手机,这个软件为什么叫钉钉,因为你也盯着它,我也盯着它,所以它叫钉钉!”
这个开场白我觉得发到抖音上说不定会形成一个“网课风”,感染力不亚于李佳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学老师讲图形,四方形三角形梯形,他拿来一块家里自制的笋干讲“圆形”。讲完之后顺手吃掉了。环保。划线的时候没有尺子,他掏出来一把水果刀。刀背比尺子本尺还直。
语文老师的画风是亲民。她对学生有三个常用的称呼是:孩子、小伙伴、亲爱的。点名点到谁,她就让对方打开摄像头连线,有一次她在喊话班里一个调皮的孩子:“***,你在吗?你在吗?让我看到你的狗头!”可是对方就是不出现。
又有一次上课时间过了十分钟她才匆匆赶来,一打开摄像头就是一阵急切的道歉:“我以为是第三节课,幸好***发微信问我。你们要原谅我,我即将步入老年期,快要老年痴呆了。”
于是有个男同学问:“老师,那么你的头发染了吗?为什么那么黑?”
老师:没有染!你看我的白发(摄像头那边老师拨开头顶头发)
语文老师虽然自称年纪大,我看她不管形象和心态都很年轻。她在课堂上打听:“有个事要问你们,为什么我看你们上政治课(的对话框),你们发那么多火箭的图标啊?”
学生们纷纷告诉她,那是礼物。并问她,老师你要吗?
她冷静地回答:“我要那个干嘛?你们好好把课文学好,别给我整这些虚的!”言下之意是:别以为送了礼物可以不写作业。
她催作业:“每天都有几个同学不写作业,你们在家里我管不到,但你们应该听说过一个词叫秋后算账。”语文老师就是语文老师,催作业之余还不忘教成语。
说到政治老师,虽是政治老师,“政治”却不是那么“正确”。他操心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有一次他说,“你再不交作业,我就上你家里来盯着你写。”想了想又补充:“而且我不戴口罩来。”再想了想再补充:“我是湖北人你知道。”还有次提问某同学,等了半天等不来,他说:“***同学说上厕所去了,他们家的厕所是在地下车库吗?为什么要那么久?”政治虽然是副科,隔着屏幕也能感到政治老师拳拳授课热情。
我也许应该庆幸孩子大了,科目丰富多彩,老师生动活泼,蹭听网课才有这些乐趣,家长只管听,无法辅导,毕竟我们也不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陪听网课似乎是很痛苦的,因为家长必须临时变身当助教。我有一友,她家小儿上小学二年级,这段时间陪孩子听网课,她和孩子双双出现了认知错乱:
”我必须得跟着,但他不肯我教他。换句话说,我觉得我应该当他的老师,但他不认我是老师。但我必须当他老师,内容是新的,他没自制力。但他说我不是老师,我是他妈。但我必须当他老师……”
我感觉到,我,我友,和她家小儿,我们眼前都浮现着那张图,迷茫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就算不陪读,一趟趟下楼打印作业,打印资料,都是让家长崩溃的事,更不用说有些家庭缺少设备。内蒙古草原上的朋友,因为网络不稳定,把孩子送到海拉尔市区亲戚家上网课。海拉尔的小区还没解封,孩子只能从后门偷偷地溜进去。也算是为了学习而拼了。
更崩溃的其实是老师。朋友里有不少做老师的,此时都在抱头痛哭。他们要做的琐事不比家长少,首先是每天要做无数表格,需要一个个学生去落实:在哪里?身体情况?考勤情况?作业统计?有时候一个表格一做就是一天,这还没涉及到上课内容。
设备也成问题。有的平台卡得慌,有的操作不方便。前面说的我娃的数学老师,第一天上课就说了:“我还在老家,我蹭的是邻居家的网络。”他上课的时候充斥着随时响起的狗呔声、鸡叫声,婴孩哭闹声,有一次他说:“把这头牛拉出去。”另一次下课时他说,我要去烧柴做饭了。
老师们变成主播的滋味据说很不好受。因为自己在明处,敌人(学生)在暗处。谁走神,谁边打游戏边听讲,谁瘫在床上看热闹,一切全要靠猜。谁曾想时到今日,老师们一边上课还要一边猜心。如果不断地点名提问也不现实,那样压根无法讲完该讲的内容。如果遇到那种“上厕所去了”的情况,老师的感受往往是:“我知道你在骗我,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骗我。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在骗我,但我就是没办法。”
所以,如果听那些当老师的朋友们一说话,当家长的我们就觉得什么苦什么累都不值一提了。比起老师,家长们一天下楼打印六次也是应该的。蹭听网课、免费受到文化熏陶则是应该感恩的。尤其是听到,历史课上讲到遣唐使,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时眼睛都盲了,当时他已经66岁,我们才四十几岁多下楼打印几次资料有什么好说的。尤其是听到,今天语文课讲《孙权劝学》,孙权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那么忙都要读书还要劝人读书,我们在网课声中多拖几次家里地板,怎么敢说自己“多务”呢。
顺着读书这个话题说几句。朋友说他的孩子很爱读书,只是老读一部《哈利波特》,读了很多遍,还不罢休。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经典就要一遍遍地读,像闫红读《红楼梦》,就是小时候读了很多遍,才能从字缝里读出属于个人的独特感受。
若是要我推荐一部值得孩子经读的书,《夏洛的网》是首选。这本书有多好,请容许我引用严锋老师的一段话:“有时候,半夜里醒过来,摸摸胸口还在跳,就会很高兴,因为活着就意味着还能再把《夏洛的网》读一遍,而读《夏洛的网》就意味着还活着。”
我们今天的二条里推荐的《骑象高效阅读训练营》春季课,以整本书阅读+阅读策略为内核,带领孩子深度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夏洛的网》正是其中之一,从人物、情节、作者到主旨四个维度带着孩子阅读整本书,一书一练,学会阅读整本书方法和策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过去看一看。
两个因为写作而认识的女子在这里继续写文章
法律顾问:
安徽大湖律师事务所
江晶律师(18955110159)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