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家祯个人专辑||安萍诗社社刊第438期

刊头题字:蔡忠轮

个人简介
毕家祯,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庆市作协副主席。长期在行政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成果斐然。对文学和人生有着独到见解,秉持“以诚待文,以真达情,知行合一”的理念。其作品散见于省内外多家媒体,并著有《心灵的痕迹》《心灵的韵律》《心灵的感悟》《三心斋杂谈》《三心斋夜话》等文学著作,拟将出版新著《三心斋絮语》。
原创:毕家祯
审核:柯其正
制作:智多鑫

敬请亲们雅赏画家
黄青玲女士绘画作品

《冬天》
冬天犹如文化底蕴深厚的安庆,厚重、深沉、悠远。
当冬天第一缕寒意触及到我的皮肤时,一种润凉的感觉,让我的心里激起了一股莫名的激动。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冬天的冷峻、凌峭、沉潜和深沉,让所有的躁动和非分之想都淹没在沉寂中,让躁动的心灵得到了抚慰。
冷空气的南下,将雾霾吞噬得干干净净,宇宙清明,天空显得明净高远,大地显得辽阔,空气变得清澈、润凉。这种清明的天气,其它几个季节是不可多见的。
冬天是以寒冷来体现的,清寒的世界将浑身浸润,内心的纯净是被冷空气过滤,而灵感的闪动会妙出许多诗一样的语言。
一般人会以为冬天的寒冷只会给人带来愁恼和畏缩。其实,冬日的阳光透明温润,让人全身心流淌着温暖,气温温和时常常可以听到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叫,尽管大自然以萧索唱主角,但院子里依然有着深浅不同的绿叶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以樟树的碧绿尤为最,还有深浅不同的赭色、裸露的树枒以及生机勃勃的冬青,似乎不知道冬季的来临,依然青绿,给冬天增添了些许生气。
在冬天的严寒中虽然没有竞相争艳的华丽色彩,但在严寒中展露单一色调的樟树、冬青等,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显现出一派达观的姿态。由于绿化美化,城市的花草树木的品种增多,冬天的色调不像我们儿时冬天的况味,一进入冬季是满眼的萧条,看不到一点点绿意,连树林中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梢,孤寂地挺立在寒风中发出呼呼的响声。古人讲“严冬不萧杀,何以见阳春”是很有道理的。
冬天的美多少带有萧瑟之意,但目送冬天那矜持的身影一天一天走向深沉、走向沉稳、走向凝重。可以使人超越所有的欲望,安抚躁动的灵魂。从而把你带入一个澄澈的世界。
在冬天,当溟色四起,有时候倏忽间,无形中有一种气息让人沉浸在“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氛围中,这种期盼向人们预示着雪花纷飞带来的温馨,同时,又会让人产生多少值得怀念和回忆的东西啊!
谁都记忆犹新,它翩然而来那优美轻盈的舞姿,饮醉了生命的醇醪。尽管它的美是一瞬间的,但不抱怨生命的短暂,最后渗入大地,回归自然,为来年的飘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美如故。
当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褥,雪地漫步最宜作深思。雪地的静美,足以震撼人心,它不愧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它悄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愉悦着我们的心灵。让躁动变为沉稳;让狂妄变为谦逊;让急躁变为冷静。从而使我们变为“尝忘我之为我。”
雪花是美的,美的灵魂,自有不凡的魅力。我想天地之美精妙如斯,大慨只有雪花才能孕育。
因此,雪后黄昏无疑是最为凝重的壮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象是一个纤尘不染的神话世界,岂能不摄动万眸而让人神驰意往。从而进入清净之地,充满大彻大悟。
于是,在白雪皑皑的雪夜,我经常一个人独自走过江畔一个又一个码头,一路上无数的雪花迎面扑来,雪花那种清淡、润凉的气息让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我忽然觉得这江畔的雪景美的如此奇妙,似乎我从来未到过这里。
我把落在手袖子上的雪花轻轻一摁,感到雪花是有骨朵的,连续摁了几次雪花依然粘在衣袖上,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它释放出来的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特质,一瞬间转化为我对人格独立和人格崇敬的钟情。
我酷爱在万籁俱静的雪夜,拜读大师的作品,因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让我们的心灵呈现宁静致远的妙曼;让我们的意念充满清逸、平静、安详;让我们常常对他们笔下描绘的雪夜的宁静、深沉、悠远,有着切身的体验。
我感悟到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其实是赏雪者,冥冥之中心心相印,他们共同拥有的就是这份淡泊和宁静。与雪为友、与雪为乐,用雪的洁白和澄澈来诠释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人生理念,就像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算是自赏风雅,或者是在履行自己一份厚重的人生契约吧!
下了一夜大雪,江平无云影,梦暖雪生香。雪后的天地是温柔而宁静的。清晨,站在阳台眺望远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成了天地间极为别致的点缀,极为静穆的大美,极为靓丽的壮阔。一痕背影,万种风情。一种悠远、浩渺、空明、清净的时空尽收眼底。天地间浸染了一股清新的生气,白雪皑皑的大地,蕴藉着多少灵感,多少诗意,多少美妙。但是有多少人能在“玉骨冰肌”中撷取美,欣赏美,歌咏美呢?
瞬间我想起东坡先生所言“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种心境恐怕当下我们有些人永远也不会有的吧!
冬天的沉寂是任何季节不能比拟的,它的沉潜、肃穆、悠远,让我在清寂中感受生命的律动、体味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美好、拒绝尘世的荒寒,做一个清净无为的人。
冬天的美好让我们常常回味雪花飘逸的悠远、清寂和肃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是从作也开始下的,整整下了一夜,大地铺上了厚厚的雪褥。在雪花窸窸窣窣的飘落中,我们可以感知其天籁之音,感知绝尘超俗的品格,感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风骨。
在安庆,清寒漫长的冬季,这场大雪让世界沉寂了,长江寂寥了,城市清闲了。人们有足够的闲情去品味大年降至,雪花纷飞的温馨。可谓是微醺了岁月,净染了红尘。

《黄昏》
说到黄昏,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同感,最有趣的是黄昏,最难忘的是黄昏,最有诗意的也是黄昏。在我的生活中,短暂的黄昏,有着无可比拟的好。身置于黄昏,心灵仿佛就被美好的时光浸润。黄昏在人们脑海中的忆念是生活中一种审美印象的圆满和镌刻。黄昏的迷离、晦明变化将人生途中多少美好的往事蕴藏在一片温情中。
我站在江畔,江南郁郁葱葱的防洪林把透过的夕阳过滤成金绿色,鸟儿在静谧的天光中欢快地飞翔。此时的江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水随天去秋无际,天水之间的秋光将时空渲染得高远而又明润、静谧而又安详,这是对黄昏最为贴切的一种感受。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是灵动的自然,它的美妙、它的韵律、它的光晕,惹人多情,就像此时“我见黄昏多妩媚,料黄昏见我应如是”真真是人与大自然心有灵犀的感应。
千百年来,人们视一天当中最美好的就是黄昏,因此,无论是历史版本和现实版本;无论是少年时的黄昏,还是暮年的黄昏;无论是春夏秋冬的黄昏,还是风晴雨雪的黄昏,都是人生难忘的美妙时光!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品读黄昏,不仅仅是品读山水、品读光阴、品读沧桑、更是品读人生。
回首往事,在经年累月的流连忘返中,我们曾经体验过“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兴奋;享受过“东篱黄昏把酒后,有暗香盈袖”的愉悦;品味过“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的幽静。
大慨人身置于黄昏中,最容易感受一天之中光阴的积淀,总是有几分柔情、几分迷离、几分朦胧。似乎每一棵夕阳中摇曳的枝条都诗情画意、每一个夕阳中的身影,都有着道不尽的故事;每一缕光线的映射都让人感到动容·····触景生情的是,黄昏的画面具体到某种气味、某个狭小的空间或者天地之间氤氲的山岚、炊烟,似乎在一瞬间就可以回忆起经历过的、难忘的、美好的黄昏而让人情意遣绻。
江南防洪林深处农舍的上空漂浮着缕缕炊烟,让歌曲中“又见炊烟起,暮色照大地”的韵律在心田荡漾,而眼前却腾起了儿时大杂院黄昏时,家家炊烟袅袅、炒菜的气味在空气中飘荡的画面以及那老气横秋的平房,几棵有百年以上的榆树,天井,大堂间,和渗透在我们血液中的柴火灶,煤炉,插马棍等,今天这些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坍塌,在记忆中慢慢消失了。
回首往事,人生、历史;炊烟、大杂院;发展、传承,人间万象在黄昏中都有着美妙的故事。
黄昏总是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都滋生出温馨浪漫的美妙空间。无论是在华丽的都市,还是在穷乡僻壤;无论是在广阔的草原,还是在狭仄的小巷;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江南水乡或自家庭院······黄昏中夕阳柔和的光芒,仿佛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没有改变。它往往让人有一种恍惚,似乎去了很多地方,又似乎只停留在一个地方。
穿越历史的风尘,山水田园、小桥流水、古寺庙宇、老树旧院,显现的静谧、安详,如诗如画,恍如童话般的仙境。仿佛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超越所有的欲望,安抚躁动的灵魂,生命亦可以通过黄昏的浸润返璞归真。
黄昏仿佛是我们的梦中情人,可望而不可即,让我们萌发出美好的意念。有时候我们特别渴望黄昏的来临,因为黄昏的时空里洋溢着大自然最伟大,最崇高,最具有母亲的慈祥,它让身置于黄昏中的人的内心感到温润无暇,柔和内敛、安宁雅俊。
因此,它强大的诱惑力,让人心甘情愿地等其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畔;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北;在白山黑水之间······这种等待黄昏的妙趣,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
不知伫立了多久,黄昏把天空抹上了暮色。风在江畔微微地吹拂,象是有一双无形的玉手,撩得人皮肤痒痒的,太阳的余晖里渗出来的是那样一种温润和温馨,这种光波氤氲的时空,给人以最最温存的爱抚、甜蜜的柔情、温婉柔雅的意境,仿佛是刚刚与恋人分别的靓女,露着愉悦、羞涩和妩媚的笑容。让我们往往以浪漫的心情去触摸它那娴静的脉搏,陶醉在它那天光云影中。
黄昏逝去的快,美好的东西似乎都很短暂,不如把黄昏的美妙镌刻在记忆里,使其成为时间流逝的河流上从容看风景的一次难忘的航行。感悟在四季流年里,每一个黄昏的明润短暂,每一种生命的美好律动,每一次心随境转时的神思飞越······
“芳草茵茵年年绿,黄昏重重阵阵烟”,沉浸在黄昏里,游踪连连,梦萦不断,意驰神往,感到自己思绪的触角已经幅射到很远很多很久的地方。
一旦思绪打开,一些意想不到的欢乐通道,会唤起你经历中最美好最深切的记忆。尤其是青春年代黄昏的恬静、温馨和美好。
于是,看多了水泥城市千人一面的建筑,总是感到江畔的黄昏有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宁静与美好;有一种黄昏无限好,为霞尚满天的喜悦。
柳冥江畔,芳草斜阳,眼前缘江而去的防洪林郁郁葱葱,在水面的倒影清晰明净。一艘船舶驶过,搅碎了水面蓝天白云和防洪林的倒影,高耸的振风塔塔影在金黄色的涟漪中随波摇晃。
眺望振风塔上游人的身影,想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将一块块青石磊成如此雄伟壮观的振风塔,历经五百年风雨而巍然屹立,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人创造的文明,尽管变换了时空,但我们依然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无疑是黄昏中更高境界的美。
不一会随着汽笛声的消失,水面恢复了平静。黄昏中江面出现的这种周而复始的画面,有时候让人不忍离去。长时间面对水中的倒影,有着仿佛时间静止一般的感觉。真好!
“水随天去秋无际”的开阔,让人们的思维最敏悦,心情最愉悦,精神最活跃,遐想最丰富。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注意到,大自然中黄昏的晦明变化,对人的情愫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诱惑人们沉浸在黄昏的天光云影中。
因此,黄昏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散文诗歌中。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时不时闪现出描写黄昏的美文佳句。“黄昏独倚朱欗,西南新月眉弯”;“夕阳残照,汉家陵阙”;“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下里巴人,或是寻常百姓,黄昏给人意念上的冲击,视觉上的映射,心理上的滋润都是唯美的。
随着暮色苍茫,远山近水、行舟浮云、防洪林全都有一种朗润的韵味,有着即将融入朦胧前的清晰,这种静美达到了一种极致。
就在这不经意之间,我看到夕阳的余晖落在江畔柳树的树冠上,将一抹鹅黄留在了树梢,远远看去一排望不到尽头柳树的树梢,在夕阳中全都在晃弄着橘黄色的光晕,互相映寸,连成一片。大慨黄昏达到极致的妙境就是夕阳演绎的这种况味吧。
我以为,恰恰就是这种光韵的氤氲,给人以最温馨、最柔慈、最温婉的感触,让人深切地感悟到,哪里是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黄昏演绎了千种风情,万般美好,才使我们潇洒浪漫,仪态万方!
黄昏消失了,消失在天边的水面。江畔渐渐地清净下来,游人去而夜色起,三三两两恋人的身影登场了。生活就是这样,该去的若不去,该来的就不会来。逝者如斯,才能生生不息。继而思之,光阴荏苒,黄昏美好,但谁又能抵挡得住黄昏匆匆的脚步呢?

《明月空灵》
今夜,是一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日子。月的圆润、清亮、譎幻给人一种隽永空灵的意境。让人遐想、让人沉醉、让人流连、让人恍入梦镜。
夜月一帘幽梦,秋风十里柔情。天籁的悸动和大地的胎音,在撩拨着月夜的琴弦。犹如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缓缓地流进心田。我仿佛在静听这美妙的旋律,尽情享受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的美好时光。
防洪墙上的亭榭长廊、长江大桥镶嵌的灯火、港口停泊的客轮,眼所触到的景观,无不在月光的笼照下,漾出温润的光晕。而江南的防洪林有白天的郁郁葱葱变成一片墨绿。那墨绿丛中,这里一星那里一点;这里一束那里一片闪烁的灯火。它们仿佛是夜的眼睛在注视着“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夜空。
仰视防洪墙上莲花灯象一朵朵鲜艳的莲花在夜空中绽放,在煦丽的光韵中,散步的人你来我往,有倾家而出,有朋友散步,也有外地游客倚栏远眺。他们极为闲逸,以适意为悦而流连忘返。
我走在岸边,沿途江畔休闲广场,舞会正是高潮。众多的舞者,踏着圆舞曲,象江水一样起伏,象漩涡一样旋转,女士们的裙摆在秋风中象孔雀开屏。
江畔的柳树在月光中摇曳的身影,充满风情,叶面就像浸润了黄油一样,油腻腻的,近看更显风致。每一片叶子静静地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青醇气息,叶面流淌着不可捉摸的清亮清亮的光晕,叶子在摆动时,月光就像是一道手电筒的光亮掠过叶面,又像舞女们月光下裸露的手臂在发亮,更像是晚会主持人站在幕前的聚光灯下闪现的脸庞。
等我缓缓地走到江畔公园,这里的广场舞已是曲尽人散,一股清新的草木气息和水腥气扑鼻而来。开阔的广场用大理石铺就的地面,月光洒在上面,犹如被雨水冲刷过,象镜子一样在反光;不远处的几组雕塑展示着安庆作为全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骄傲;再远一点用土堆成丘,有石阶达到人工假山,假山中间竖有一巨石,刻有“清风明月”几个字。
在月光下,让人感到颇有韵味的是,那缘着防洪墙逶迤而去、郁郁葱葱树木的身影一直延续到长江大桥附近,曲径通幽树荫下还有成双成对恋人的亲昵的身影,或挽腰搭背、或牵手慢行、或亲密无间地坐在大理石的椅子上、或象两条蛇缠在一起。
江风尽兴地荡漾着它的温柔,风来花香,月照影明。风与月缠绵,演绎出风月无边的浪漫。一草一木、一亭一榭、一塔一寺、一灯一火、一人一影,月华渲染着朦胧、梦幻、奇异、柔润。
静谧的江畔,静谧不是万籁俱静,江风涤尽了喧嚣和人语。唯有江水“哗哗”声入耳,静听江水吻着堤岸发出“哗哗”的絮语,犹如大合唱中不间断的男女声二重唱,动听,浪漫,优美。让人拥有淡定之闲,直达清明之境。
月光在江面铺出了一条平坦的金光大道,客轮驶过的水面,如金蛇狂舞或蜿蜒如蛇游;不远处离岸边很近的水面,有的明灭如荧光,有的跳跃象碎金细银;有的平坦如镜面,那客轮仿佛是驶向仙境佛国。惹我寻一叶方舟去探寻那仙山琼阁,相信远方人间与仙境只有一河之隔。
这些恍如仙境一般的梦幻,或伊甸园、或牡丹亭、或云梦台。让人在清静的月光中触动性灵中最柔软的心事,真真以为如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般感到神奇。
我沐浴在月光里,月光的叠影在林间重重叠叠,枝叶戏月,风吻叶,晚蜩凄切。明月空灵,问谁识,芳心高洁。今晚爱热闹者众,享清静者少,赏月者就更少。我一个人在秋风中徜徉。让身心融进月光,浸染于月色的柔腻,沉浸于静谧之中,遥望明月,“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我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多少才子佳人、多少英雄豪杰曾经在月下眺望、遐想、流连。沉浸在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里情愫随着月光的流泻而神思飞越。
于是,我的思绪穿越历史的风尘,脑海中各种影像纷沓至来:
那不是屈原对天长叹“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那不是王维在静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那不是冰心向我们倾诉:“月下乡魂旅思,或在罗马故宫,颓垣废柱之旁;或在万里长城,缺堞断阶之上;或在约旦河边,或在麦加城里;或超度莱茵河,或飞越落肌山”;
那不是是朱自清流连忘返“荷塘月色”的温润、静谧、澄澈:
那不是毛泽东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铿锵誓言······
沉浸于这种遐想中,静谧的空间,明净的月光、清新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到,月华敷之于身,快意沁之于心,清凉浸润于体。这种感觉,非在八月十五月夜邀明月同坐,备悉其变态,才能阅尽其妙也!
否则,你总是看不透彻、饱尝不了月夜的风情,也只能领略一个大慨的意境罢了。
未染纤尘的月光,剔透、流漾、温润、玉洁。它透着微醺、透着温润、透着明净。
是新月笼眉,神采夺目?是明月高悬,肌凝瑞雪?是斜月清辉,嫩玉生光?
是扯不断的牵挂?是绵绵的相思?是源自于心头的爱恋?
如此良辰美景,便是铁石心肠也意惹情牵。那么,何不让我们循着千年的古韵诵一首《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吟一首唐诗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唱一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感知明月空灵蕴藉着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神韵与奇妙,惹人意趣横逸、风情万种。
今夜,明月空灵,秋风入梦,风月无边,别样情怀。
我怎么又舍得在充满温情的梦中醒来。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人生总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另一个温柔了岁月。

安萍诗社编辑部
高级顾问:胡 宁 叶如强
名誉社长:查永利
社 长:范安萍
常务副社长:柯其正 史武东
副社长:
蔡忠轮 杨华封 孙明亮
小 点 杨文海 何瑞霖
总顾问:
左会斌 董万英 胡为娜 苏 声 何玉龙
黄贻裳 宋信群 韦文华 吴一凡 查育良
总 编:
柯其正 马峥嵘 黄贻裳
副总编:
胡春江 梅相远 王意中
顾 问:
于文兵 马峥嵘 红 妆 祁丽岩
产金来 李下蹊 张 敏 林春昇
苗凌郡 胡玉鹏 徐宏亮 吴树成
主 编:
吴小平 邵正胜 程天来
副主编:
马杰 朱永旺 李国栋 李超 伍德明
徐子清 黄爱玲 程 萍 姚茂林
王立新 檀正平 董文峰
现代诗主编:孙明亮 小 点
题 字:蔡忠轮 沈卫国 周俊春 操彬
制 作:风从东边来 智多鑫
推广主任:郑生福
社 管:史武东(兼)
原创作品,喜欢就点赞吧!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