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关注
昔日辉煌
作者:郁斌生
呜……,一声悠长的鸣笛声在井纺上空响起,一队身穿制服、脚蹬马靴、英姿飒爽的纺织女工,手里擎着国旗和厂旗,精神抖擞地向着生产区大门前的旗杆正步走来,随着高音喇叭播出雄壮的军乐音乐,她们踢着正步。当嘹亮的国歌旋律响起时,国旗随着太阳冉冉升起。稍后,随着厂歌的奏起,厂旗也猎猎飘舞在国旗的一侧。上下班的井纺工人立刻停下了匆匆的脚步,向着国旗厂旗行注目礼。新的一天开始啦!
安福县城南行28公里是繁华热闹的南乡片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洲湖镇,原吉安地区最大的国有企业江西井冈山纺织厂就坐落于此。江西井冈山纺织厂,简称井纺,1966年筹建,70年正式投产,鼎盛时有工人近4千,家属过万,井纺共有纱绽6万多枚,布机1200多台,还有进口喷气织机48台。
2001年改制后,该厂就开始江河日下,不见昔日的辉煌,虽苟延残喘了几年,最终还是曲终人散,工人下岗,设备拆光,除几栋空荡荡的厂房,四周野草杂生,蚁鼠横行,已是空城一座。繁华的纺织城已难觅其踪影,眼前的破败与萧条,犹如历经人间炼狱后留下残存的废墟。
洲湖古称舟湖,道南。从陈山逶迤而下清澈见底的陈山河从镇前匆匆流过,有木排小货船顺水而来,又呼啸而过,远下吉安通赣江出鄱阳。安福至永新的柏油马路既宽广有平整,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还有分宜至文竹的铁路,从镇边穿过。有水路、汽车、火车,交通十分便利。镇西的龙潭泉水汹涌而出,不但供应整个井纺厂生产和生活用水,还灌溉漳州上千亩粮田。镇北面是丘陵地带,当地人称杨梅岭,井纺就坐落在杨梅岭上。
在对面正街的井纺大门的门额上,镶嵌着8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几个字是开国上将人称军中书法家肖克将军题的,因为他曾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把整个井纺厂分成南北两大块,中间的马路像一根绳子串起了两边无数个响铃。集体宿舍和生活区123区排在北边,最显眼的是文体教育中心,这里是工人们工余休息学习培训的地方。稍靠里则是井纺职工医院,这个医院设备先进,科室齐全,医生医术精湛,乃是整个南乡片就医之首选。在马路南边,除了456三个生活区外,银行、商店、食堂、礼堂、菜市场、招待所、托儿所、幼儿园依次排开,从小学到高中全日制的井纺子弟学校尚有一箭之遥。
最热人眼球、当仁不让的是生产区,进了生产区大门,就能看见一排硕大刺向天空的锯齿状厂房,织造车间就是其中之一。一千二百多台布机整整齐齐,像列队接受检阅的战车方队,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整齐划一,丝毫不乱。
然而眼前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尚有前纺、细沙、筒准、整理等大车间深藏在封闭式的厂房里,外面难窥其真容。据说从飞机上往下看,因房顶与旁边的丘陵相似,而且同样起伏而浑然成一体。不难理解,这是当初建厂为了备战而设计的。
车间里机声轰鸣震耳欲聋,身穿洁白围裙的纺织女工迈着矫健的步伐穿梭在弄堂中,犹如蝴蝶在万花丛中翩翩起舞。到了夜晚所有照明瞬间放亮,整个厂区一片通明,像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把所有的光芒透向苍穹,据说远在50里外的竹江青都能看到闪烁的星光下,通明一片如同白昼的地方必是井纺无疑。
建厂之初那时的井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没有高筒雨靴,雨天简直无法出门。卡车陷在泥泞的中央大道上呼嚓半天挪不了窝也是常有之事。为了修这条水泥马路,下了中班午夜12点以后打着手电筒到洲湖河里去拖沙,还常常在人们饭后茶余的闲淡中经常提及。
每当漫步于浓荫下的主干道上,看着一辆接一辆的东风牌卡车,满载着经过我们双手织成的布,纺成纱从这里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为了人民的穿着打扮而增色添彩,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是用我们的心血所凝成,我们更加骄傲,因为为了祖国的纺织事业而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本文因为要向《郁氏文化》微刊投稿,所以有必要把郁姓族人在井纺的情况略作介绍:筹建处干部郁明亮,基建科长郁岸生,织造甲班党支部书记郁水根,劳资科干事郁水兰,细纱工长郁丽萍,这些人都是佼佼者。先后有30名左右的郁姓族人在井纺工作生活过。
那时想要进井纺还真的不容易,如果说削尖脑袋往里钻也并非夸大其词,当时的井纺效益好,厂子大,工资高,奖金也相对丰厚,那时的井纺是香馍馍一块,在吉安地区一枝独秀,人们趋之若鹜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最奇葩的是,井纺食堂就餐用的饭菜票,居然可以到洲湖街上任何一家商店购物消费,甚至市场上买菜,真正的闻所未闻。一个厂食堂的饭菜票竟然在当地随意流通,所以就有造假饭菜票的人被公安机关刑拘之事发生,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当年井纺的确不一样的红火。
按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有人问我当年的井纺如此红火,为何一夜之间而风光不再呢?笔者是一介平民,了解的层面有限,仅以一家之言,说说也无碍大局,一是国家改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经营也有失策,比如产品过于大众化,缺乏高精尖拳头产品;三是销售混乱,一车布去卖,结果一不见钱回,二不见布回,美其名曰被高级骗子骗了。一次、两次尚有情可原,谁都想不到这样的事竟有18次之多,谁信呀,能服众吗?还有人心涣散,钱用不到点子上,既然工资都发不出,为何还要派人出国考察,考察什么?国外旅游吧,最后导致拦公路堵火车的事件发生,这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当然还有许许多多讲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这些只是笔者的妄加议论而已,若能从中吸取一点教训什么的,也不枉我费点笔墨。
井纺昔日辉煌一去不复返,美好的回忆只是饭后茶余之消遣,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这一切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井纺毕竟是我工作生活50年的第二故乡,睡梦中常常魂牵梦绕,记忆中时隐时现的过眼云烟,昨日风光不再,怎能不感慨万千,惋惜万千呢。
现在的井纺棚户区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传拆迁后将开辟一个新的工业园,我期待这个工业园区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以再现昔日的辉煌。
END
作者简介
郁斌生、江西安福洋溪店背郁氏方公32世孙。现年65岁,江西井冈山纺织厂退休工人。
往期链接:
【郁氏文化】父亲送我上初中 (郁斌生)
【郁氏文化】一本字典的故事 (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曾祖永九公(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浅谈谱文化的传承(郁斌生)
【郁氏文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滿天 ——《郁家那些事》读后(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郁光涛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郁金波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每月中旬发放上月。
?投稿邮箱:yzf1940@163.com
?投稿微信:13681060655(郁先生)15710169010(范先生)
?原创作品,转载须提前在平台备案.
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微刊平台
版设:匪石 责编:张爱梅
- 2024年03月02日
-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