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味道
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不得不说,周至的确是个值得“回味”的地方。
不说别的,先说那花样百出的“吃食”,从大名鼎鼎的biangbiang面、臊子面、菠菜面、饦饦、浆水面到大众吃食油泼面、棍棍面、麻食、凉皮、肉夹馍再到搅团、鱼鱼、锅盔馍……各种百姓小吃,光说一说就足以令人满口生津,直咽口水。尤其是,每每驱车数小时奔驰数百里,长途回到“故乡”之后,面对老家一众亲戚诧异的目光,于淡定从容间变出一份份小吃,心里的满足与自豪之情便在众人的艳羡之中荡漾开来。
众多吃食中,我比较钟情“鱼鱼”。因我愚钝,实在做不了,于是在我眼里,我那长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婆婆,便是个做鱼鱼的一等一的高手。我的婆婆,虽文化程度不高,却是心灵手巧,这些百姓吃食在她手里向来都是小菜一碟。先说说这鱼鱼的制作工序:先将淀粉、面粉按一定比例放置于大盆中,接着便是倒水搅拌,这稀稠的比例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因这是个“技术活”,我实在做不来,便每每自告奋勇充当“搅拌工”,而这也有要求,须顺着一个方向搅动。
下一个环节,须合作完成。做鱼鱼最好在农家大灶中进行,柴草烧制出来的尤其好吃。大口径的锅中,先倒入水少许,然后点火烧锅,麦草先在灶底点燃后,再疾速地拨到四周,水开之后,倒入搅拌好的“面水”,这时要眼疾手快,麦草的添加不能含糊,只见婆婆脖子挂一毛巾,手持铁勺,奋力搅动,时不时用毛巾在脸上抹一把。不一会儿,便在低头添柴间,听到锅中传来“扑哧扑哧”之声,再见婆婆手中的铁勺高高扬起,一股浓稠的面糊便挂了下来,晶莹剔透,再搅动数下,婆婆便将先前准备好的大瓦盆搬至灶前,瓦盆中早已备好凉水,将搅熟的面糊倒入制作鱼鱼的多孔器皿中,面糊顺着器皿的孔儿缓缓流下,你就可以看见,一条条细细长长的“鱼鱼”跃入水中,“鱼鱼”以光滑绵长不断为佳。
用漏勺将“鱼鱼”置于碗中,浇上几勺烧好的浆水,再配上绿油油的蔬菜,佐以红亮的油泼辣子,捣好的蒜泥,一碗浆水鱼鱼便大功告成!还没有吃,吃客们的喉咙便开始不由自主地上下滚动,做好敞开肚皮大吃几碗的打算!
夏日之际,常于街边巷口,见三两巧妇,各人一辆三轮车,各种主食辅料置于车中玻璃柜中,纱帘放下,干净卫生。开动小喇叭,“浆水鱼鱼,搅团——”一喊,小车旁的小几小凳上,顿时就会出现食客的身影。一碗色香味俱佳的“鱼鱼”,再来一块锅盔,最好夹上炒好放凉的绿辣子,一碗下肚,食客大汗淋漓,心满意足之感油然而生。
站在家乡的长街之上,一眼看去,各色饭馆林立。每隔不远,就会有面馆出现。三秦大地,尤以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所产小麦颗粒饱满,磨制好的面粉细腻、筋道,最适合制作面食。而关中的百姓们,是十足的“面肚子”,一日不吃面,便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因此,面食就成了关中道百姓心中不可替换的主食。
每至饭点,面馆门口车水马龙,再看店里,打工的职员、做工的匠人、放学的学生、拖家带口的家庭主妇……形形色色的人或站或坐,等待着美食上桌。
别的不说,就说说一道最最简单的“油泼面”,那也有着别的地方根本做不出来的味道。去过很多地方,还是觉得当属家乡周至的油泼面做得最好吃,倒不是别处的逊色多少,只是常年吃惯了家乡的味道,再去品尝那改良过后的油泼面,自然觉得面寡味淡了。
再回头说说我们家乡这油泼面,做法确实简单便于操作。先将煮好的面条,或扯面,或棍棍面,或刀削面放在碗中,在面上放好各种调料,再放上勺红红的辣面,须是一片片的大辣椒,面口感才最上乘,太细的不行,最后放上黄黄的姜末,切好的碧绿的小葱段,一勺滚油从上泼下,“刺啦”一声,听者心动!大快朵颐的时候,再就上几颗蒜瓣,喝上一碗淡淡的面汤,舒服的感觉到达每一个毛孔,通体透畅!一个个食客打着饱嗝,带着心满意足离开,继续去创造自己的幸福!
每每在家中做此饭食,“刺啦”声刚过,老公孩子便循声而来,满眼欣喜与满足,家的幸福之感溢满心间!
一碗碗普普通通的饭食,情系着无数周至人的心。生于斯,长于斯,这种满满的幸福早已融入我的血液之中,也深深融入了每个家乡人的血液之中!淳朴厚道的家乡人,在这一碗碗再普通不过的饭食中,感受着幸福,积蓄着力量,憧憬并创造着家乡周至美好的未来!
短短数年间,家乡周至的变化天翻地覆!你看那环山路上薰衣草庄园、万亩葵园、郁金香庄园……那依河而建的沙·沙河公园,再看那一条条新建的公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干净整洁的街道,宽阔平整的马路,以及健身的人们所钟爱的八云塔广场、乐天公园,绿树成荫的南大门广场、北大门广场,每于清晨傍晚,人们纷纷汇聚于此,跳出幸福,舞出喜悦!
我想,这或许就是《岳阳楼记》里所描述的“政通人和”吧!生活的富足,让每个家乡人内心里都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对家乡的热爱。多年前的人们,或许从来不敢想象的幸福画面,在今天,早已成为现实!
你看那一张张笑脸,一双双充满幸福的眼睛,一个个微微上扬的嘴角,不知不觉中,你也会被他们感染!闭上眼,轻轻地吸一口气,你甚至会感觉到,清风中竟然也有了丝丝甜甜的幸福的味道!
这,就是家乡周至的味道!在脸上,在心里,在空气中……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
苏尘,原名朱艳艳,现就职于西安市周至县永流初级中学,从教近二十年,热爱文学和写作。
秦川文化
持续关注,更多精彩资讯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往期精彩链接
《秦川文化》招募签约作家
【秦川文化】拿破仑真正的最后失败——文/签约作家 杨舟平
【秦川文化】想起了鲁迅——文/签约作家 王文波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青鸟——小诗六首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赵西林——诗歌欣赏
【秦川文化】台湾行–初到台北——文/ 申力
【秦川文化】同学小Z——文/李海莹
【秦川文化】山高水长的心路——秦川诗人新诗共赏
【秦川文化】不认命的中年 ——文/苏尘
【秦川文化】渐远的故乡(外四首)——文/签约作家 朱军
【秦川文化】灵魂的洗礼——评论《清凉寺.垃圾场》文/魏龙
【秦川文化】小鸟依人(外二首)——文/朱娟
【秦川文化】诗意人生——杨春城 诗词一组
【秦川文化】女人花———文/签约作家 马迎春
秦川文化∣一个有个性的公众号《秦川文化》投稿须知
投稿邮箱:1906716164@qq.com
496879272@qq.com
注意:小说散文5000字以内
自由诗50行以内必须原创首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特邀顾问:周明
顾问:任法融 叶广芩 朱文杰 吴克敬 陈长吟
何丹萌 孙见喜 张长怀 李彬 史飞翔
文学策划:刘慧
书画策划:萧虎章
主编:舒优良
副主编:王天周 赵巨 惠智勇
执行主编: 赵巨
编委:张正阳 李亚红 王冬雨 颜世玉 董刘洋
微信号:lh15991690133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