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学习再学习说起
本周阅读了何凌霞的《〈三国志〉专名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首次对《三国志》中的人名、地名等专名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勾勒出三国时期相关专名的概貌。根据该书提及的一些参考书,近期又购买了几本人名、地名书籍。现将我手中有关人名、地名书籍目录摘录如下:
人名书籍12本:吉常宏等著《古人名字解诂》、张孟伦著《汉魏人名考》、籍秀琴著《姓氏?名字?称谓》、张学岩著《姓名?汉字?规范》、徐建华等著《中国人的名?字?号》、王泉根著《中国人姓名的奥秘——王泉根教授谈姓氏(一)》、王泉根著《中国人姓名的奥秘——王泉根教授说名号(二)》、萧遥天著《中国人名研究》、完颜绍元著《中国姓名文化》、王建华著《文化的镜象——人名》、潘文国著《实用命名艺术手册》、林鸿著《专业姓名学》。
地名书籍9本:梁允麟著《三国地理志》、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陈健梅著《孙吴政区地理研究》、赵阳春著《三国军事地理大势:英雄的棋局》、薛国屏编著《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中国地图册(地形版)》、盛巽昌著《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罗列上述这些书名,不是说我有多少人名、地名的书,而是想表达,我现在的读书仍处在“书越读越厚”的初级阶段。这使我想起伟人的一句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
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学习、学习再学习”之读书分为四个阶段或称四个境界:
读书第一境界:学习、学习再学习,动词+动词+动词,向书本学习,处于知识层次。比如,通读了何凌霞的《〈三国志〉专名研究》之后,再延展出去读萧遥天著《中国人名研究》、王建华著《文化的镜象——人名》、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赵阳春著《三国军事地理大势:英雄的棋局》等书,这时候读书,则是书越读越多,要读的书似乎没有尽头。
读书是学习知识最佳手段,书越读越“厚”,也是读书人的必经阶段。鲁迅曾说过,“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当然,读书之目的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就可以或可能进入读书的第二境界。
读书第二境界:学习、学习再学习,动词+名词+动词,学习读书方法,处于技能层次。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笨办法,花大量时间去学习,那么到了第二阶段就是要先学习如何学习,然后再学习。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细化、拆解,将整个知识框架一览无遗,使学习真正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读书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将书越读越“薄”的阶段,作为读书人来说,这还不是读书之目的。为了达至读书之目的,就必须进入读书的第三境界。
读书第三境界:学习、学习再学习,动词+名词+名词,学习目的之达成,处于智慧层次。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中讲到:“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本身,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去的,这也就衍生出诸如“学以致用”之理念。如果只阅读,不实践,获得的未必是“真知”,因此,我们在阅读的同时,必须身体力行的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真知”。华盛顿就说过,“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读书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可人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收获圆满的人生。也就是说,人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这就进入读书的第四个境界,怎样成就人生。
读书第四境界:学习、学习再学习,名词+名词+名词,善于学习、热爱学习,并享受学习,处于坐忘层次或称为哲学层次。
为什么将读书的第四境界称之为“坐忘层次”?其来源于《庄子·大宗师》。在该书里,庄子杜撰了颜回和孔子的一段对话阐述“坐忘”的本义。用白话文表达,大致内容如下:
颜回对老师说:“我有进步了。”孔子问:“哪些进步啊?”颜回答:“我忘了仁义了。”这是从根本忘起。
又过了几天,颜回对老师说:“我有进步了。”孔子问:“哪些进步啊?”颜回答:“我忘了礼乐了。”这是连形式也忘了。
忘了根本不够,忘了形式还是不够,直到有一天,颜回又对老师说:“我有进步了。”孔子问:“哪些进步呢?”颜回答:“我达到‘坐忘’的境界了。”
孔子非常惊讶,因为“坐忘”是颜回创造的一个新概念,他连忙问“坐忘”是什么意思?
颜回答:“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摆脱了自己的聪明,离弃本身,忘掉知识,与大道融为一体,这就叫‘坐忘’。”孔子听后大加赞赏,若有所悟,并做进一步发挥:“同于大道,就没有了偏好;顺应大道变化,就不固守常规了。”
在孔子眼里,颜回是最会读书的人。我就想当然地认为,颜回所达到“坐忘”境界,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通过“读书”,颜回达到了悟道境界,其“坐”表现为清心净性的状态,“忘”则是一种排除杂念,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而为达至悟道的层次。因此“坐忘”就是读书的第四个境界。
为什么又将读书的第四境界,称为哲学层次?这道理就更好懂了。有人说,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类似于你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的问题,人们就把它归之为哲学问题。
有人说,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他们做的事,干的活,都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本质上说就是生存之乐。而彻悟,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即为做人。若从读书、修身、做人的角度来体悟“彻悟”之义,那么有些人读了一些书,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个人独特的气质也慢慢的培养出来,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达到彻悟的境界。
基于此,彻悟,原本就是让人活出人味来。由此可得出结论,彻悟之乐,就是生活之乐。
在此有必要说明,“无知”和“彻悟”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界线。比如,在《大珠禅师语录》中,大珠禅师与一位源律师有关好好生活就是修行的对话。原文如下:律师问:“和尚修道亦用功否”师曰:“用功。”律师问:“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律师问:“一切人尽如此,与师之用功同否”师曰:“不同。”律师问:“何故不同”师曰:“他人吃饭时,不吃饭,须索百种;睡觉时,不睡觉,而千般百计较,所以不同也。”大珠禅师所作所为,看似与只知吃饱喝足的“无知”者无异,但谁能说禅师是无知者?
综上,从佛学的角度来说,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彻悟”,所以读书的第四个境界又可称为“彻悟层次”。
作为普通人来说,读书要达到最高的“坐忘”或“彻悟”的第四境界,是很难的。在《论读书》中,培根对读书的功用有个描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这可能是大多数读书人所想达到、又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学习、学习再学习,既要解决为什么学习、什么是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论问题,更要深入到学会学习、应用学习、学以致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性问题,与此同时,快乐学习、终身学习,使学习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还是活得很不自在,甚至非常痛苦。在撇开贫困、疾病等影响人们生存问题之后,杨绛先生的这句话可能用得上。
杨先生是这样说的: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的太多……
(二〇二一年一月十三日星期三于丽水)
- 2024年03月04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