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记出品”一年记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林记出品”
2018年1月22日,“林记出品”推送了第一篇文章。
开办一年后,“林记出品”公众号订阅用户虽不到3000人,但地域却包括了全国所有的省份,具体分布于210个城市,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的小城到海南的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内蒙古、青海和新疆遥远的边镇,甚至还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荷兰、马其顿、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和尼日利亚等国家,都找得到“林记出品”的订户。
最初,是因为只有每年春节,我们兄弟几个才能天南海北地赶回小城望奎,同父母一起过年。平时的电话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毕竟电话做不到“常常见”。我们商议了一下,索性做个自媒体公众号。想过用“林家铺子”,但是这个名儿已被别人抢注了,后来决定这个小店干脆叫“林记出品”。“出品”什么,“出品”的质量,显然比店名更重要。
就为自娱自乐,定位一定是“小众化”的。我家人都不大爱热闹,也不大会热闹。一家人坚持精神餐聚,在文学处境不妙的今天,我们无改本心和夙愿。诗歌、散文、小说、评论,也包括歌唱和诵读,这些勤劳的操演,不为拼杀争夺,只为亲情抚慰、岁月安宁。
也许家人执笔,又多从家事说起,文字会变得格外可亲。“林记出品”慢慢聚集了不少同道、同好。颇有几位并不相熟、相识的读者朋友,“留言”累计超过了百次。公众号坚持对所有留言逢“留”必“回”。好多人积极在自己的朋友圈儿宣传、推荐。还有几位,看到我家公众号,说“这是个现象,如果坚持,也许能做出些名堂”,“算得上是国内独树一帜的‘家庭文学写作工坊’,很值得研究一下”。
“林记出品”全年发文233次,除去60多次消息发布和130多篇之前已发表过的作品,剩下的40多篇都已被、将被国内报刊发表。家人们也特别爱惜自己的文字羽毛,每一篇文章都数易其稿,甚至十数易其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汪迷部落”“i看影视”“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天鹅”“东方儿童文学”“守护荒野”“中油书店”“黑土乡情”等公众号也对一些文章进行了链接、转发。
父亲从小就害怕作文,但为了支援公众号,老人家75岁开始尝试写作。写作经历之短,用人生经验之长来弥补。功夫不负苦心人,父亲的文章大受好评。十年前,父亲患过脑血栓,之后左半个身子就再不灵便。许多个清晨或黄昏,老人家端坐桌前,时而凝神思索,时而奋笔疾书。这一幕,让晚辈们都不好意思懒惰不写了。父亲诸事求好,要么不做,做就做好。
母亲只有小学一年级多几天的文化,文稿有很多错字、别字。但岁月是最好的学校,加上老人家有了不起的记忆力和感受力,有些文字让我家这几位读过大学的都自愧弗如。有位读者感叹:“大段有大段的故事,小段有小段的故事,老妈妈就是一位故事老人。”母亲的惊人表现,真是让人觉得文章能不能写得好,不见得同学历有关。
姐姐是暂时放下锄头放下农活儿,拿起了一支笔。早就猜到姐是能写出文章来的。短信流行的时候,她每次发给我的都遣词准确、文采斐然。一开始,我以为是姐转发现成的,可后来她告诉我,那都是她自己写的。姐从小就心灵手巧,学啥像啥,很有艺术天分,只是这些年忙于农务,没有展示机会。姐是个细心的人、有心的人,最主要是个不甘落后的人。姐夫李义和外甥凯传也在公众号旁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外甥女天舒本科学的就是中文,写作实力自然不在话下。“IT男”、外甥女婿贺明是“林记出品”的技术总监,他不出手,公众号就没有“声音”,他时不时就从京城远程协助一回。
建民开始在“林记出品”亮相的是他的歌唱。母亲最喜欢听她二儿子唱歌。建民小学、中学经常是歌咏比赛的冠军。在“全民K歌”里,也是坐过头把交椅的。他对唱歌的专注与热爱,很是让人感动。他有着多方面的才华,让我服气的至少还有他手上的一支笔,平时不怎么操练却保持着骄人的水准。“阿蓉诵读”是“林记出品”的特色栏目、招牌栏目,她也是国内多家播音网站的主播。暖暖很小的时候,说她二婶读的英语,比磁带、光盘里的还要好。阿蓉还是个旅行家,走过太多的山山水水。她大学学的中文系,手上当然有一支笔。
建勋成为诗人让我们始料不及,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正在情理之中。多年来他安心地住在迟子建写过的那个“白银纳”,他的心也扎根于大兴安岭深处,与外界来往不多,最重要的通道恐怕就是诗歌。他已出版两本诗集,在国内那些有影响的诗歌刊物发表过700多首作品。不管外面变化怎么多,他都依然故我。他的兴趣只在诗歌,也愿意把自己托付给诗歌。弟媳翠英一直注视着建勋的诗歌举动,无喜无忧无褒无贬,或许有一天,她也会突然从幕后走到前台。侄儿林乔是个帅气懂事的大学生,他还不太大的时候,就写过一本厚厚的《林乔说》。
高博士对文学很有感情,小学时就迷上了《红楼梦》,中学时参加过县里的诗社。大学毕业后,曾专注过一段儿散文写作,在《散文》《中华散文》等处发过不少,后来转向文学研究,也没有完全停下创作的笔。暖暖从小就不恐惧写作,七岁时就开始在《幼儿故事大王》《提前读写报》《小学生作文指南》等处发东西。初中时获得过“宋庆龄奖学金”,高中时期一直进行秘不示人的“私文学”写作,大学时出版了长篇儿童小说。她还和几位同学一起完成了《南开精神与天津城市文化互动关系研究》课题,成果发表于《南开大学报》,还被南开大学公众号转载,这算是“大文学”了。我很幸运,热爱文字,竟一直幸福地做着和文字有关的工作。前阵子同事说:“我原以为‘笔耕不辍’只是随便说说的一个词,我看你当得起这四个字。”
神存富贵心陶然,
诗文歌诵舞蹁跹。
疏食饮水传世久,
寻常人家有清欢。
自从有了“林记出品”,家人都忙碌起来了。吵架的事儿很少发生——“正构思一篇东西呢,没空儿”。如果有“和谐家庭”评选,我先要为我家投上一票。
好心的朋友提醒我们,要不要搞些选题策划,好好经营一下,“林家写,写林家”很局限。这一点,我们深深知道。业余的人,做业余的事,不要奢望太多。我们与富贵无缘,就踏踏实实过好小门小户的日子。当然,越来越多的惊喜,也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调整和改变,是一定要有的。有些想法也不妨一试,比如出一本家人的合集,承担一点儿外来的文字活计,甚至未来在家乡建一座“林氏文学馆”。
“林记出品”就是一间家庭文学小铺儿。在这里,可以看到喧嚣之外的一个安静角落,可以看到一个家庭的特殊文化和奇异追求,可以看到我和我可敬、可爱的家人,以何种姿态面对时代面对文学面对心灵。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有兴致,随时都可以到“林记出品”来坐一坐。
附:
一、目前“林记出品”发表作品成员简介:
林修文:76岁,退休小学教师,闲时练笔。曾在《岁月》《黑龙江林业报》《绥化文艺界》《呼兰河文学》等处发表过作品。
孙守云:77岁,小学二年级文化。喜读古典白话小说、武侠小说。曾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林业报》等处发表过作品。
林建华:务农。曾在《北极光》《大庆晚报》《达紫香》等处发表《狗们》《养花》《说起玉米》等作品。
林超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家协会理事。教授。出版专著《汪曾祺论》、散文集《学习奔跑》《不该对生活发脾气》等八部。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处发表作品600余篇。
高方:黑龙江省文化名家(“六个一批”人才)。教授。文学博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左传>文学研究》、散文集《相逢何处》等十余部。在《人民文学》等处发表400余篇。
林建民:自由撰稿人。在《北方文学》《岁月》《北大荒》《新青年》《中国人事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生活报》《黑龙江晨报》《黑龙江林业报》《绥化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评论文章。
张玉荣:阿蓉(荔枝号:FM1689625/配音秀ID7462531),中华诵读大赛全国百强,央视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浙江金华赛区第二名。酷爱朗诵,声音大气端庄,现为国内多家播音平台主播。
林建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西部》《山东文学》《绿洲》《散文百家》《广州文艺》等近200家期刊发表作品700余首(篇)。多次入选各种权威选本。出版诗集《手心手背》《掌心的白银纳》等。
林日暖: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绥化市作家协会会员。在读本科生。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大公报》(香港)《词刊》《绿洲》《地火》《小说林》《岁月》《扬子晚报》《生活报》《小品文选刊》等处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第三本日记》。
二、特别鸣谢一年来刊载“林记出品”作品的报刊、出版社
1.《中国社会科学报》
2.《新华日报》
3.《中国艺术报》
4.《黑龙江日报》
5.《扬子晚报》
6.《南开大学报》
7.《黑龙江林业报》
9.《大庆晚报》
10.《绥化日报》
11.《文史知识》
12.《扬子江诗刊》
13.《西部》
14.《词刊》
15.《山东文学》
16.《绿洲》
17.《诗探索》
18.《北方文学》
19.《北方论丛》
20.《继续教育研究》
21.《文艺评论》
22.《书法赏评》
23.《散文诗》
24.《小品文选刊》
25.《关东学刊》
26.《小说林》
27.《岁月》
28.《北极光》
29.《江苏文艺评论》
30.《大连文艺》
31.《中国民间短诗》(2018卷)
32.《关东诗人》
33.《昌平报》
34.《达紫香》
35.《大平原》
36.《绥化文艺界》
37.《五味文学》
38.《黑土文艺》
39.《呼兰河文学》
40.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林日暖长篇小说《第三本日记》)
欢迎识别按二维码,关注“林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