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红旗山文、图/刘在武
红旗山位于我的家乡——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南,海拔100余米,东西延绵3公里。上世纪末,村镇开山采石,向资源要效益,削去了大半个山头,但仍不失奇、险、秀之特色。
“红旗山”一名来源于一段远古的传说。相传北宋时期,抗辽名将焦赞、孟良为抵抗外敌入侵,在此山摆旗布阵,漫山遍野插遍红旗,击退辽兵而得名。历史传说虽无从考证,但在七十年代末,笔者在山峰最高处的三角形铁架下,有一块约五十见方的青石块,上面切切实实刻有“红旗山”三个红色大字。
红旗山风景独特,南险北秀。南与京杭大运河并驾齐驱,北与徐州第一高山——大洞山遥相呼应。站在山顶,视野开阔,俯视西北,一片片乳白色的石坎,如天上的云朵飘落在山坡。极目远眺,鳞次栉比的楼房、四通八达的镇、村、国道及大小河流纵横交错,还有那成方成块绿油油、金灿灿的农田、色彩不一的工业厂房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红旗山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清晨,爱好锻炼的人们,一大早爬到山顶,亮嗓子、唱小曲,登高眺望看日出,令人心旷神怡;夜晚,三五游人漫步山径,俯视山下璀璨灯光,遥望远处繁星点点,无不畅快淋漓。
每年从春到秋,沟沟壑壑,就连崖缝里都开满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儿,金黄的、油绿的、粉红的、洁白的、天蓝的,五彩斑斓、争芳斗艳,引得蜂飞蝶舞。更有一片片、一簇簇婆婆丁、野菊花、野艾蒿、车前草、绞股蓝等近百种草药以及山葱、山蒜、山韭菜从沟坎、林下的石缝里挤出。每逢高温雨季,三三两两的村民,绕过碎石堆砌的山寨,爬过枝蔓缠绕的古藤,结伴来到雾气缭绕的“红旗山”捡拾地皮,回家烧上一锅味道鲜美的地皮鸡蛋汤。
沿着“龙吟潭”边崎岖不平的山路向上攀登,随处可见青松、苦楝、酸枣、洋槐、臭椿、楮桃、泡桐等树种,高低错落,奇形怪状,许多叫不上名的鸟儿在山林间跳上跳下,争鸣欢唱。齐人深的黄茅草、狼尾草里不时跳出的野兔、腾起的野鸡,定会吧你吓得一跳,仿佛进入悄无声息的深山老林。
走热了,你可以掬一捧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洗把脸。“妈妈涧”的溪水清澈见底,赤脚站在山涧边,你能感觉到有小鱼从你腿边游过,并轻轻叼啄你的脚丫。从水中摸出一颗石子上来,石子上天然、美丽的花纹会让你爱不释手。有趣的是,这一切的美境站在山路上你是欣赏不到的,只有循着一阵阵银铃般的流水声,拨开枝叶花簇,才能眼前一亮。
站在“情人树”下,放眼“仙女湖”,波光粼粼,倒映着山色云影,仿佛是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山中。湖面上,高洁美丽的荷花千姿百态、楚楚动人,不时有蜻蜓飞落、青蛙跃水。日出时湖面迸射出万道金光;日落时满湖橙红如烧;下雪时银装素裹,湖水深黑;起雾时雾气和着水汽萦绕飘荡,如入蓬莱仙境。
整山整坡,除山胸左侧“山妈妈”处有一片土质松软且无任何乱石外,随处可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怪石。有的像静卧棉羊,有的如奔腾野马,有的似神龟听琴,有的同仙女出浴,每一处奇石景观都恰到好处地把红旗山点缀成一幅人间仙境。悬崖峭壁上昂首挺立的青松,更令人惊叹不已。“悬崖依绝壁,吾背靠青天,每逢春意到,生机傲千山。”徐州作家沙海飞刀曾触景生情留下赞美诗句。
开山采石留下的千仞立壁,悬石陡峭,气势恢宏。一群群不知疲倦的山鹰在半空中盘旋,遥不可攀的红石绝壁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妖娆。天然形成的洞穴石窟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洞口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洞口内漆黑如墨,深不可测,因未开发,鲜有人进去。据传,红旗山一崖洞内藏有价值连城的宝藏,如果想找到这个山洞,须牵着一头毛驴围红旗山转一百圈,方能找到打开崖洞的金钥匙。清朝末年,曾有一道士赶着头毛驴日夜兼程围着红旗山转,当转到第九十九圈时,一砍材樵夫看这毛驴因饥饿疲惫而骨瘦如柴,报怨老道“愚磨”,不明事理的一刀下去,将毛驴斩亡,从此再没人赶驴找宝了。
千古龙飞地,悠悠红旗山。这是一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这是一个生我养我的美好家园。红旗山里有许多美好的故事,有许多等待有识人士开发的资源。
【作者简介】:刘在武,江苏徐州人,写作爱好者,现就职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应急管理局,先后有二百余篇小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论文散见于国家、省、市报刊及网络平台。
华文鉴赏者驿站致读者
本平台创建于2018年10月4日,旨在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愉悦身心的驿站。
本公众号所发作品,必须原创,并进行原创保护,禁止任何剽窃、抄袭行为,一经查实,责任自负,将不再推送任何作品。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投稿、转发和分享。
投稿邮箱:2361175670@qq.com
503415349@qq.com
稿件也可直接投给任何一位编辑,要求均为原创首发,并附一张生活照和不超过200字的简介为盼。
赞赏费将在一周内向作者返还50%,其余50%用于平台维护。低于5元将不再发放。
华文鉴赏者驿站编辑组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