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朵朵随笔”↑可关注我
手机摄影作品(摄影 朵朵)
娜朵原创民族音乐作品《拉祜山情歌》(器乐演奏版)
作 曲:娜 朵
演 奏:谭炎健(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演奏家)
编 曲: 周 晶
《拉祜山情歌》是我的一首原创民族音乐作品,分别有演唱版(拉祜语、普通话)和器乐演奏版。这首歌曲表现了拉祜族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双双牵手白头偕老的浪漫情怀。拉祜族对爱情和婚姻很传统,认为夫妻的缘分是上天赐予的,所以,不管碰到什么磨难,都会不离不弃,相守到老。
此篇微信是散文、民族音乐作品和手机摄影图片等等“混搭”,是“朵朵随笔”的一种尝试,得到了朋友们的点赞。“朵朵随笔”将继续努力,把更多好看的小文奉献给大家。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今天是“朵朵随笔”公众号开通一周年的日子。此篇小文是“朵朵随笔”公众号开通以来发布的第100篇文章,也是“朵朵随笔”送给所有朋友们的第100朵玫瑰花,第100个祝福!
因为有了“朵朵随笔”这个小小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拉祜族的文化;因为有了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朵朵随笔”才越做越好!感谢所有支持“朵朵随笔”的朋友和粉丝!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寻找创作的“老围墙”和100朵玫瑰花
写下这个标题,我总觉得很神奇,把老围墙和玫瑰花连在一起也许是一种缘分。因为在开通“朵朵随笔”微信公众号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把老围墙和玫瑰花放在一篇散文里来写,我把老围墙和玫瑰花写在一起也是源于“朵朵随笔”。
2015年的11月26日,“朵朵随笔”公众号正式开通,发布的第一篇微信就是“微信是朵玫瑰花”。当时,我刚刚“认识”微信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在这之前,我对微信很陌生,身边的人差不多都有了微信,而我对微信可以说是“只听其名,但不知其模样。”
所以,当身边的朋友们在谈论微信在乐此不疲地当“低头一族”的时候,我对微信一点感觉也没有。有的朋友看我没有用微信,总是建议我开通,还跟我说了一大堆微信的好处,而我听了很多次朋友的建议,还是无动于衷。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去年的8月份,我的老家云南普洱市文联请我回去和当地的文友交流,当时我还不知道微信为“何物”。听说我和文友们的交流很受欢迎,当地还编发了微信,很多人“点赞”。有的文友还把微信给我看,我只是看了一眼,点点头而已,也没有往心里去。
后来我对微信的关注和开通微信公众号源于我的民族拉祜族,拉祜族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因为种种原因,拉祜族的知名度不高,很多人对拉祜族的民族文化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就想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宣传拉祜族的民族文化。
源于这样一个简单而朴素的想法,我这个不知道微信为“何物”的人,“斗胆”地开通了宣传拉祜族民族文化的微信公众号“朵朵随笔”,为宣传民族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2015年11月26日“朵朵随笔”就出生了,到今天刚满1周岁。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微信有了更多的认识,知道微信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微信可以更好地宣传拉祜族的民族文化。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拉祜族的文化,“朵朵随笔”连续39天推出有关拉祜族的文章。
从拉祜族的民族起源、信仰、姓氏、服饰、民居、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观念、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的各种习俗和民间文学等等方面,通过微信这个小小的平台进行介绍,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拉祜族的文化。
为了做好“朵朵随笔”,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素材的收集整理、文章的撰写到图片的编排和整个版式的设计等等,我都用心去做,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别人,可以说每一篇微信的编发都是我辛勤汗水的结晶。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编发微信需要图片,刚开始的时候,一些朋友给我提供图片,但随着发布微信数量的增多,需要的图片也越来越多。有时朋友提供的图片不够用,我就开始用手机拍摄图片,一不留神就迷上了手机摄影,所摄影的图片还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我的手机摄影作品,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也是“朵朵随笔”带给我的惊喜和收获。
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用手机拍摄,在都市的街头,在古街古巷,在城市或乡村的各个角落……我都会去拍摄。一段时间下来,积累了一部分摄影作品,可以满足编发微信的需要。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我无意中发现了拍摄图片的好去处,就是遍布广州的各种各样的老围墙。
广州是一座古城,很多地方都有老围墙。这些老围墙的身上写满了岁月的年轮和世间的沧桑,从斑斑驳驳的老围墙旁边走过,总是让人有一种厚重感,面对老围墙,就像在跟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对话。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在老围墙上会攀爬着一些藤状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顺着老围墙爬,有的把枝条落在老围墙的边上,就像一幅幅天然的“油画’,我把这些天然的油画都纳入了镜头。
在广州我找到了三个地方拍摄老围墙,这三个地方都是无意中找到的。按发现的先后顺序,我把它们编为1号老围墙、2号老围墙和3号老围墙。三个地方的老围墙都有不同的特点:1号老围墙是首先被发现的,地点在中山三路附近。它的特点是围墙边上布满了干枯的藤蔓,也许是时间太长,那些藤蔓都变成了褐色,就像一个天然的底板。那些“活着”的藤蔓攀爬在“褐色”的围墙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2号老围墙是在动物园附近,这个老围墙的特点是古朴,整个围墙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也许是岁月的冲刷,石头变得有些斑驳,特别地好看,藤蔓攀爬在石头围墙上,有一种厚重的感觉,真是美不胜收。
3号老围墙是在我的单位附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这个老围墙的特点是墙体比较矮,是用砖砌的,上面抹了一层白灰。随着岁月的流逝,上面布满了斑点和细细的条纹,有一种沧桑感。
发现了这些老围墙之后,我经常会去看看它们,拍摄一些图片。每一次去都会有新的发现,每一次去拍摄都有不同的感觉,都会给我小小的惊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神奇的缘分。这三个地方的老围墙成了我的创作“基地”,我给它们取名为“创作的老围墙”。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因为每一个地方的老围墙都有不同的特点,我每一次去拍摄图片都会分不同的文件夹保存,还分别标明:1号老围墙图片、2号老围墙和3号老围墙图片。一段时间下来,我积累了很多张老围墙的图片,不同的时间段,老围墙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色,真是让我惊喜不已。
因为“朵朵随笔”让我在都市的街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创作的“基地”,发现了一个又一个角落里的“美景”,这也许是上苍的又一个安排,我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朵朵随笔”带给我的惊喜和感悟太多,有的我无法用言语去表达,也不能一一列出,只是选取了三个地方的老围墙的故事与朋友们分享。在广州这座城市里,有三个地方的老围墙在轻轻地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也许从它们身边走过的人没有在意过它们。老围墙上攀爬的藤蔓随着岁月的变化而变化着,虽然是悄无声息,但老围墙上藤蔓的变化,就像是岁月给它穿上的新装,成为街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因为“朵朵随笔”还让我成为一个经常在街头“游荡”的手机摄影爱好者,我的足迹遍布广州的大街小巷,一棵小草、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条藤蔓……都会“闯入”我的镜头。日子一天天过去,都市的街头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老围墙”们也在变化着。往后的日子,我会用镜头继续记录着都市角落里的一个个小故事,就像在记录自己平凡的人生和平静的生活。
今天是“朵朵随笔”公众号开通一周年的日子,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一切都是“财富”。“朵朵随笔”编发的每一篇微信都是送给朋友们的玫瑰花和祝福。
一首好听的拉祜族情歌和老围墙在一起轻轻地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不老的是情歌,沧桑的是老围墙。听听情歌和老围墙的故事,也许能寻到一些美好的记忆。
此篇小文是“朵朵随笔”编发的第100篇微信,是“朵朵随笔”送给朋友们的第100朵玫瑰花,第100个祝福!
感谢一路有朋友们的陪伴、鼓励和支持!“朵朵随笔”将继续努力,把更多好看的小文与大家分享。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手机摄影作品 (摄影 朵朵)
手机摄影的老围墙图片(部分)分享。(1号老围墙、2号老围墙、3号老围墙的图片分别编发)
1号老围墙手机摄影图片分享
(摄影:朵朵 拍摄地点:中山三路附近)
2号老围墙手机摄影图片分享
(摄影:朵朵 拍摄地点:动物园附近)
3号老围墙手机摄影图片分享
(摄影:朵朵 拍摄地点:广州大道中1229号附近)
后记:今天是“朵朵随笔”公众号开通一周年的日子。此篇小文是“朵朵随笔”公众号开通以来发布的第100篇文章,也是“朵朵随笔”送给所有朋友们的第100朵玫瑰花,第100个祝福!
因为有了“朵朵随笔”这个小小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拉祜族的文化;因为有了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朵朵随笔”才越做越好!感谢所有支持“朵朵随笔”的朋友和粉丝!
此篇微信是散文、原创民族音乐作品和摄影图片的“混搭”,把散文和民族音乐作品、风光图片等等“混搭”是“朵朵随笔”的一种尝试,得到了朋友们的点赞。“朵朵随笔”将继续努力,把更多好看的小文奉献给大家。
重要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阅读“朵朵随笔”的文章,此篇微信使用了“超链接”功能。以后,在每一篇新发布的微信后面都会同时滚动推荐几篇“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请多关注。
特别说明: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族的文化,如有其他公众号要转载“朵朵随笔”的文章,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朵朵随笔”公众号和出处。
温馨提示: 请多关注“朵朵随笔”
请多关注“ 拉祜族文化网”
(网址:www.lahuzu56.com)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作者简介:娜朵,拉祜族第一位作家,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11部书和3张个人原创民族音乐专辑(由娜朵作词、作曲、用六种语言演唱),创作水墨作品近200幅(出版96幅),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协会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三批卷本(国家卷),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15年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优秀音乐家奖。
娜朵主要著作:(1)报告文学集《民族·热土》(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2)中短篇小说集《绿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此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收录的短篇小说《蕨蕨草》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新人新作奖);(3)民间文学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中篇小说集《疯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5)纪实文学集《边地民族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6)纪实文学集《绿满拉祜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7)中国第一部拉祜族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母枪》(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作为中国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经典作品推出;(8)长篇小说《麻石街的女人》(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9)个人演唱专辑《拉祜情声——心灵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10)长篇小说《骑楼里的女人》(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11)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妈妈背上的歌——拉祜山歌谣》民族语版,由娜朵作词、作曲、用五种语言(拉祜语、傣语、佤语、哈尼语、云南方言)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2)原创民族音乐专辑《麻栗花——遥远的歌谣》普通话版,由娜朵作词、作曲、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3)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拉祜山的传说——古老的歌谣》器乐演奏版,由娜朵作曲、配诗,著名国乐演奏家谭炎健教授倾情演绎。(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4)散文集《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5)长篇童话《边地丛林密码》(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推荐【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
【朵朵随笔】我的创作心得
(娜朵民族音乐作品欣赏)
【朵朵随笔】“撞”出来的音符(有趣的
民族音乐创作)
【朵朵随笔】一棵小草的成长历程
(娜朵民族音乐作品欣赏)
【朵朵随笔】敬畏心让人生更美好
(娜朵民族音乐作品欣赏)
【朵朵随笔】音乐是来自心灵的语言
(娜朵民族音乐作品欣赏)
【朵朵随笔】碉楼与小镇(充满异国情调的
乡村和童话般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