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侬书法随笔:日本真是中国书画家的福地吗?

日本真是中国书画家的福地吗?
   文/金侬
  金侬习书之余,也读一些中国近现代书画家的研究文丛。
  一个问题渐渐冒了出来:日本原来与中国书画家的发迹、成名,关系甚为密切,似乎扶桑乃是中国书画家的福地。
  这倒很有意思,是一个研究课题。
  举例说明。
  比如齐白石。
  齐氏在其《自述》中写道,六十岁以前,他多次来京,虽然也得到像梅兰芳这样名流的认可,但终究画作没有卖出好价钱。
  好友陈师曾将其画作带到日本,不但卖出好价钱,而且索者如云,供不应求。一个居无定所的老“北漂”,在日本人眼里,俨然就是大师。国人见状,也来跟风,重新挖掘和发现了这位被埋没了的“艺人”的价值。于是,齐白石声名鹊起,日进斗金,这才有了他七十四岁在北京买房,结束“北漂”生活之举。
  如此说来,齐白石成名的福地在日本。
  又比如吴昌硕。
  他写石鼓文,有很多作品流传到了日本,得到了日本收藏界的高度肯定,他后来润例的年年高涨应该与此有关。
  再比如邓石如。
  他写篆字,也是因为赢得了日本人的喜爱,才确立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金侬还看到了一本中国翻印但原件却来自日本的邓石如书法集。序言匆匆一阅,依稀觉得邓石如的书法精品有许多是在日本,而非中国。
  刚才读王铎,才知道这位曾被人讥讽为“书作蓬头垢面”的河南书法家,居然是被日本人炒起来的。王铎在过去应该算二流书法家吧,如今声名大得很。现在不少人称“二王”,非指羲之和献之,乃称羲之和王铎。羲之是“大王”,王铎是“小王”。
  北京书法家协会网总监冷涛先生(已久未联系)自称不懂书法,许多年前我与他共餐,听我一提起王铎,他立刻目光如炬,用佩服有加的口气说:王铎,他的书法好啊!
  后来,我在席间把自己的书法拿给他看,他的评价是,不错,有王铎遗风!
  可见王铎在当代中国书坛的地位,有如张爱玲的那个胡兰成一度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发飙(“胡热”现早已消停了,这符合热得快,冷得也快的物理原理)。
  还有林散之先生。
  林先生前半生一直不得志,尤其在“文革”期间,生活简直惨不忍睹。
  一九六六年,林先生夫人去世。林先生时年六十九岁,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双重打击,他的耳朵聋了。
  一九七0年,林先生在浴池洗澡,不慎跌入开水池中,全身严重烫伤,右手五指粘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握笔,自称“半残老人”。
  一九七二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拟编发“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
  评选中,林先生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人的高度评价,书名顿起。是时,他七十五岁。
  次年元月,《人民中国》第一号出版,其作品单独列于特辑首页,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日本书道界访华,都以能访问林散之先生为荣。一九八四年,日本书道界巨擘青山杉雨题字:“草圣遗法在此翁”。同年,北京《眺望》周刊第四十七期发表《草圣遗风在此翁》评介文章,林散之先生“当代草圣”之美誉由此传播开来。
  看看,林散文先生的好运是不是来自日本?
  至于范曾先生就不要提了。
  假如没有那家在日本开设的范曾艺术馆,他在“艺术人生”节目中说,自己是给全国无数“高仿”范曾字画者以谋生机会的话,也许就只能是玩笑了。
日本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家的福地?这其中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这值得艺术史家、收藏家和艺术品经纪人深入研究!
敬请关注:金侬书苑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