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欢迎点击右上边“立达书院”关注公众号。
【第133次分享】本文为“立达书院”第133次分享。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上海市语文书试用版六年级下学期第21课。这篇课文主要是用事实论证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论断。在与重庆语文教师共同备课中,有几个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下面择要记之,以供大家参考。
一、辨明观点的方法
文章的一开始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表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教学中可让学生辨明作者的观点,学会观点的呈现方式。
学情:
学生能够读懂第一句的大意,但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未必会有清晰的认识,对作者是如何呈现自己观点的,未必会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材料:
课文第一段: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教学点:
根据教学材料辨明作者的观点及观点呈现的方式。
知识点:
完成这个教学点的教学任务,需要用到文章中作者观点呈现方式的知识。作者在文章中呈现观点主要有如下方式。
(一)直陈观点
直陈观点即用语言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我的观点是……”,“我认为……”。
(二)在他人观点基础上亮明自己观点
这又分为三种情况。
1.赞同式提出观点
作者引用他人的观点,并认同此种观点,则他人的观点即等同于作者的观点,也即是文章的观点。
2.反对式提出观点
作者引用他人的观点,但反对此种观点,作者提出的反对式观点即是作者的观点,也即是文章的观点。
3.修正式提出观点
作者引用他人观点,但对其中的部分观点不赞同,并提出修正,则修正后的观点即是作者观点,也即文章观点。
当然,以上知识点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未必在教学中全部都抛给学生。学习这一课,只需把与这一课相关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以后,再学习到与其他知识点相关的课文时,再教相关知识点。
教学设计:
最简单的方法是设计两个问题:这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更好的活动就需要教师们创造性设计了。
二、事件要素与观点表达
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有密切关系。学生能够知道这三件事,但对这三件事之间具体要素未必有清晰的认识,对这些要素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未必有清晰的认识。因此,需要学生把三件事的要素清晰化,并清楚要素与作者思想之间的关系。
(一)梳理事件的要素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议论中的叙事要素与思想表达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理清叙事要素。
学情:
学生能够知道这三件事,但对这三件事之间具体要素未必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材料:
三个事例。
教学点:
通过三个事例,理清三个事例中的基本要素。
知识点:
事件的五要素:人物、现象、问题、过程、结果。
可表述为:某个人物,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最后问题解决的结果。
为什么要列“人物、现象、问题、过程(做法)、结果”五项呢?有没有文本依据呢?
有。依据就是课文第二段的那句话:“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人物——对应“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现象——对应“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问题——对应“看出问题”。
过程——对应“不断发问”。
结果——对应“不断解决疑问”。
教学设计:
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通过填写表格理清要素。
事件 | 人物 | 现象 | 问题 | 怎么做 | 结果 |
以下内容可供参考。
事件 | 人物 | 现象 | 问题 | 过程(做法) | 结果 |
谢皮罗 | 洗澡水的漩涡 | 为什么呢? | 紧紧抓住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 结论完全正确 |
波义耳 | 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 | ①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②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③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④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 进行了许多实验 | 制成了石蕊试纸 |
奥地利医生 | 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 ①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②会是什么关系呢? | 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 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确实正在做梦 |
(二)揭示要素呈现与观点表达之关系
上述五个方面的要素梳理清楚后,便要揭示议论文中叙事与观点表达之关系。议论文中的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是为表达作者的观点服务的。因此,在叙事时材料会有取舍,侧重点也不同。
学情:
学生已理清三个事例的要素,但对要素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作者叙事事例的方式未必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材料:
作者观点与三个事例。
教学点:
通过相关材料理解议论中叙事的特点,理解叙事要素与观点表达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议论文中叙事是为作者的观点表达服务的。议论文中事例叙述的详略是由观点表达需要决定的。
1.事例中与观点联系紧密的部分写得详细。
比如,本文中设计问号“?”的部分都写得很详细。因为从题目到观点都在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当然,这里的“一百个问号”是虚指,意在言其多。
就“一百个问号”而言,可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个层面是虽然只有一个问号,但是反复的问,以至上百次的问,无数次的问。比如,第一个事例中的“这是为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谢皮罗教授反复地问这个问题。一个层面是一个问题之后又跟着一个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才使整个大问题得以解决。比如,第二个事例里有4个相关问题,第三个事例里有2个相关问题。当然,即使后一种系列问题,也可以反复地问。正是在对问题的反复追问中使问题得以解决。
2.事例中与观点联系不紧密的部分一笔带过。
记叙文一般详叙过程,但议论文因观点需要而有所区别对待,有时对过程则是一笔带过。
比如,本文中因强调问题而不侧重过程,所以涉及过程的部分都是一笔带过的。第一个事例只有一句话:“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第二个事例也只有一句话:“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第三个事例也只有一句话“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再比如,“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制成酸碱试纸的过程也是很复杂的,但文中就这么一句话就过去了。为什么,因为不是主要写制作试纸过程的文章,这不是重点,不需要多叙。
教学设计:
分析表格:探寻事例的特征
1 .思考:为什么实验过程只有一句话?
2.讨论:三个事例讲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共识:议论文中应该如何来写事例?
附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欢迎长按上图关注“立达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