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琵琶幽怨多( 解忧公主:丝绸路上,一位巾帼红颜的英雄传奇 )

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水云初静,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初读这句诗,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描写的“昭君出塞”,大漠黄昏,哀雁长鸣,骑着马身披大红斗篷的女子怀抱琵琶,边走边弹。

其实历史上第一个弹着琵琶出塞和亲的女子不是王昭君,而是细君公主,这首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写的就是细君公主出塞,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是继细君公主之后和亲乌孙的解忧公主。

1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曾想结盟乌孙,并许以大汉公主嫁乌孙王,共同抗击匈奴,乌孙王未答应,但是匈奴却以乌孙通汉为由,欲攻乌孙。

乌孙王猎骄靡派使者到长安,向汉武帝求娶公主。

汉武帝派曾参与“七国之乱”获罪的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和亲公主出嫁乌孙。

猎骄糜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但同时也迎娶了匈奴公主为左夫人,西域人以“左”为尊,细君公主的地位在匈奴公主之下。

细君公主心思细腻,极易感伤,身在千里之外的异族他乡,饮食不服,语言不通,又和敌国之女共侍一夫,且需小心经营维护乌孙和汉朝的关系,她觉得难以适应。

猎骄糜去世后,他的孙子军须糜即位,根据乌孙风俗,细君公主再嫁军须糜,从小受大汉儒家文化影响的细君公主,觉得这是乱伦。终于,她忧思成疾,在生下女儿后一病去世。

汉武帝为了维持和乌孙的结盟,只得再选公主和亲。

他的目光落在了也曾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身亡的楚王刘戍之女解忧的身上。

解忧公主和细君公主一样同为罪臣之女,从小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和排斥。和细君公主不同的是她性格开朗,乐观,豁达,被选为和亲公主,她并没有郁闷不乐,反而觉得这是一个为国效力,为家族扭转命运的机会。

2

公元前101年,解忧公主欣然踏上了去往乌孙的和亲之路,她同样以右夫人的身份嫁给了军须糜。

此时的乌孙国更加倾向于匈奴,而且解忧公主多年无子,她在军须糜面前不如已生子,且地位本来就高的匈奴公主得宠。

但解忧公主并没有像当年的细君公主那样,一味地感怀身世。

她积极地参与乌孙的政治活动,和军须糜一起帮助牧民抵御自然灾害,鼓励牧民植树造林,发展农业,支持商人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而使乌孙国的经济得到很快的发展。

解忧公主还派她身边的侍女冯嫽出使西域各国,向各国国王赠送礼品,宣扬汉朝教化。

史书记载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于城郭诸国,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

冯嫽,这个出身侍女的女子有着非同常人的聪慧,胆识,在出使各国,和当地人的交流中,很快习得了西域各国的语言,她是解忧公主在乌孙的左膀右臂。

由于她们的不懈努力,解忧公主赢得了西域各国贵族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3

军须糜在位时间不长, 他死时,他和匈奴公主的儿子泥糜年纪尚幼,为了维持内部稳定,他决定把王位传给堂弟翁归靡,并和他约定:翁归靡死后要把王位传给泥糜。

翁归靡即位为乌孙王,解忧公主按照风俗又嫁给了翁归靡。

翁归靡早就对这位曾经是自己嫂嫂的汉家公主既爱且佩。他觉得解忧公主既有汉家女子的温婉贤淑,又有西域女子的豪爽,干练;出身高贵却不以身份自矜,在上能处理国家事务,在下能深入到百姓中间,切身的帮助百姓的生活。

解忧公主也认为自己的这位第三任丈夫是一个有大智慧,大才能的男子,最主要的是翁归靡是“亲汉”的。

翁归靡一上台,首先决定改变过去乌孙在政治上“持两端”,在匈奴和大汉之间摇摆不定的态度,决意彻底归附大汉。

这无疑也成为了解忧公主和他之间的爱情纽带,或许,解忧公主和翁归靡之间除了接受不得已的政治婚姻,他们也是有真爱,真感情存在的。

毕竟,长久的爱情和婚姻都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解忧公主嫁给翁归靡之后,是她在西域过得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翁归靡在解忧公主的辅助下,治理得国内统一,国力强盛,粉碎了匈奴一次次的军事侵扰,这大大激怒了匈奴。

匈奴威逼乌孙交出解忧公主,虽然翁归靡非常喜欢解忧公主,但却因此为国家招来战乱祸患,他左右为难。

交出公主,身为男人兼一国之主却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自古都是男人大忌;不交出公主,和匈奴开战,自己国家实力不如匈奴不说,战争为百姓带来的灾难,也是翁归靡不能接受的。

解忧公主自然明白丈夫的心理,但她作为乌孙的国母,又是大汉的公主,如果向匈奴屈服,那么受屈辱的不仅是乌孙,更折损了大汉的国威。

她说服了翁归靡,由她向大汉上书,请求大汉派兵支援乌孙,共同打击匈奴。

岂料,当时在位的汉昭帝体弱多病,正当他和大臣们商议向乌苏派兵之际,却突然病死了。

大汉处在先帝驾崩,新皇帝刘贺荒唐无能,国内一片混乱之际,实在无暇他顾。

解忧公主孤身一人在乌孙,既要面对“亲匈”派的压力,又要和翁归靡一起想办法抵御匈奴的入侵。

这段时间,她在乌孙是如何斡旋周转,又是如何化解一次次危机的,史料没有记载,我们也很难想象。

但是,这时冯嫽以自己的美丽,智慧,博学多才赢得了匈奴右大将的好感,她嫁给了右大将为妻。

这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为解忧公主赢得了乌孙贵族的支持。

直到汉宣帝刘询即位,解忧公主和翁归靡再次分别向大汉上书,宣帝发兵十五万骑,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常惠持节助乌孙作战。

这次战争,匈奴大败。自此以后,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翁归靡决定摆脱匈奴。

4

公元前64年,翁归靡上书汉宣帝:“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

汉宣帝非常高兴,他选中了解忧公主弟弟的女儿相夫作为和亲公主。宣帝为相夫公主准备了丰厚的陪嫁礼品,并派常惠为送嫁使臣。

常惠将军带领浩浩荡荡的随嫁队伍走到玉门关时,突然收到翁归靡死亡的消息,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糜并没有顺利继承王位,成为新乌孙王的是军须糜和匈奴公主的儿子泥糜。

军须糜死时,曾和翁归靡约定,等泥糜长大,“以国归之”。只是一个人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往往就会忘了当初的承诺。

可翁归靡忘了,泥糜和“亲匈奴”的大臣及匈奴王没忘,他们在翁归靡突然去世时,帮助泥糜用武力夺回了王位。

泥糜成为新的乌孙王,相夫公主和亲的计划被打乱,汉宣帝只好召回常惠将军和相夫公主。

最为难的还是解忧公主,她只能按照乌孙风俗再次嫁给和她有母子之名的泥糜。

当然,豁达的解忧公主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她的责任就是维护乌孙和大汉的友好关系,以达到共抗匈奴的目的。其他的,她都可以忽略不计。

但翁归靡在位之时,解忧公主得宠,泥糜又时时威胁到翁归靡的王位。可想而知,当时的泥糜和他的母亲匈奴公主的处境是非常不好的。

如今,已经五十多岁的解忧公主成了自己仇人儿子的妻子,而且此时的她再风华绝代,也已经是位中年妇人,面对和自己的儿子年纪差不多的丈夫,解忧公主也曾想以自己的智慧和温柔赢得泥糜的好感。

无奈,泥糜看到解忧公主就想起自己和母亲的遭遇,他变本加厉地折磨解忧公主,即使解忧公主已经为他生下儿子鸱糜,也未能缓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终于,解忧公主忍无可忍,她借着汉使臣来访的机会,和使者拟好计划,准备在宴会上刺杀泥糜。

结果,刺客剑走偏锋,没有刺中泥糜的要害,泥糜上马逃走。

泥糜联合匈奴人马把解忧公主围困住,好在西域都护府的将军郑吉率军赶到,打败了泥糜的军队,解了解忧之困。

5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未等元贵糜成为乌孙王,翁归靡和一位匈奴女子的儿子乌就屠杀了泥糜,自立为王。

他联合匈奴和车师国一起攻打乌孙,解忧公主只得再次上书大汉求援。汉宣帝派破羌将军辛武贤出兵讨伐乌就屠。

此时,已成为匈奴右大将夫人的冯嫽再次自告奋勇要去说服乌就屠退兵投降。

因为乌就屠和冯嫽的丈夫右大将关系不错,所以他接见了冯嫽。冯嫽说:“汉兵方出,必将消灭反叛者,不如投降吧。”

乌就屠觉得冯嫽说得有道理,表示愿意投降大汉,但要和元贵糜分国而治。

汉宣帝同意了乌就屠的要求,他亲自接见了立下大功的冯嫽,并封她为正史,持节下诏立元贵糜为大昆弥(乌孙王),统领六万户,乌就屠为小昆弥,统领四万户。

解忧公主和冯嫽不动一兵一卒化解了一场大战,继续维持了乌孙和大汉的联盟,维护了此后西域地区几十年的和平稳定。

冯嫽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唯一的一位女使臣。

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糜和鸱糜都已经病死了,已经七十岁的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说:“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

汉宣帝深受感动,他同意了解忧公主的请求,解忧公主带领她的三个孙子孙女及冯嫽回到了长安。

两年后,解忧公主去世,如愿以偿地葬在了大汉的土地上。

6

和亲,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经常使用的联盟政策,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就经常联姻结盟。

大汉立国以来,更是派多次派公主和外族别国和亲,只是似乎每一个和亲公主都是怀着幽怨郁闷的心情踏上和亲之路的,她们在异国他乡王庭里过着苦闷的日子,大多都是郁郁而终。

解忧公主的伟大就在于她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履行着家国赋予她的使命。

她从不以女子之身担此重任自怨自艾,如果真的“遣妾一身”可以“安社稷”,那么又何必牺牲那么多大好年华的各国儿女呢?

“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了维护日渐繁荣的丝绸之路,有无数男子前仆后继地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亦有解忧公主和冯嫽这样的女子为之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

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真英雄,她们以自己的无私,智慧和胆识在厚重的历史中书写下光辉的一页,历史在记住了丝绸之路,记住了张骞,卫青,霍去病的同时,也记住了解忧公主和冯嫽冯夫人。
-作者-

水云初静,闲来无事读书,心有所感写文。爱诗词,更爱《红楼》。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公主琵琶幽怨多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