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们改变着生活习惯,从获取信息到学习知识、从网上支付到户外出行、从表情达意到意志再现,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新媒体,新媒体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之势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新媒体传播使得大学生获得更多话语权。大学生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并不仅仅是简单的24个字,更多的现实意义在于大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关注。全国高校现阶段都非常重视新媒体平台的运行传播和实时互动,不仅如此更多大学校园里涌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
其次,网络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新媒体阵地,增强学生归属感和参与度。借力新媒体的个性化特征,定制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新媒体阵地,努力打造一个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新媒体平台,既增强了学生归属感和参与度,又培育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校级的新媒体平台,它运营的好坏取决于其定位与受众群体,因此关键点应该先找准平台的定位。如果学生是运营主体,那么内容的选取和把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增强参与感的同时,不能缺失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新媒体有助于满足大学生娱乐体验的需求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捷,彻底打破了地域界限。新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达到时空交融、视听兼备的综合性艺术效果,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大学校园里娱乐生活比较单调、娱乐设施较少,无法满足活泼好动的大学生的娱乐生活需求。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玩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单机游戏,让人真正体验到心跳、紧张、眩晕等微妙的心理变化。还可以欣赏聆听各种美妙的音乐,观看电影。所以网上冲浪成为他们业余休闲、体验娱乐的重要方式。
网络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方面
1、价值取向多元化
具体来说,新媒体给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选择带来紊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网络渗透来的西方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冲击,加大了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难度。其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反差,阻碍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相互干扰。最后,互联网中负面消息的传播影响了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印象。进而成为影响大学生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量。
2、价值取向自我化、功利化
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自我化、功利化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对受众进行具体的层次性划分,直接把其划分为单独的个体。新媒体的受众既可以得到同样的传播信息,也可以各取所需,得到完全个性化的信息。第二,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在网上发帖留言、撰写博客、微博等,似乎每个人都成为了新媒体世界里的创作者和思想表达着,这使得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越发困难。第三,在新媒体条件下个人意识极度膨胀,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也日益凸显。在个性化的新媒体环境里,每个人都喜欢根据自己的利益宣扬自己的价值观。价值标准变成了每个人的标准,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需求下也会采纳不同的价值标准。
3、道德判断力削弱
新媒体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的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一些未经证实的虚假消息和不良信息,也潜入了大学生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不敢做的事情都发泄到网络,甚至是一些黄色、反动的信息,不断侵蚀着纯洁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在网络中经常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道德的约束在网络中显得苍白无力,于是道德底线不断的被降低。在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终究会改变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群里暴力事件。大学生喜欢追求标新立异,渴望独立与自由。新媒体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一些青年大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在缺乏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不能完全理性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会通过新媒体随心所欲地发表一些有悖于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自由言论,有的根据道听途说的消息来指责政府,谩骂他人,而对此查实和追究起来又很困难,这也助长了一些大学生的随意性,弱化了他们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