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蝶恋花
诗歌贵在含蓄,但也要避免晦涩难懂。杨万里的诗浅显易懂,也饶有生趣;李义山的诗作晦涩难懂,却耐人寻味。作为诗人,很难改变自己一贯的风格,到底孰优孰劣,后人自有判断。
但作为读者,却有幸赏读各种风格的诗歌,也逐渐具备了更高的鉴赏水平。作品越是富有深意,越是值得细读。下面分享王国维的一首蝶恋花,看似抒写闺怨,却隐喻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清代:王国维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清代著名学者。他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王国维平生自辟户牖,成就卓越,在很多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王国维曾饱尝生离死别的滋味,这首词就是作者以居者之相思、行者之旅愁为抒写内容。
词的大意是:百尺红楼,面临宽阔大道。不管黄昏还是清晨,楼外总传来轻雷似的车马声。窈窕佳人,独倚阑干,无聊中细数路上的行人。霎时间车过尘飞,扑向树梢。行人和佳人都在红尘中,不知不觉地老去。傍晚时候西风吹来冷雨,明朝路上满是积水,更令人忧伤。
这首词看似思妇之作,却隐喻了哲理与意识形态。词人表面上写窈窕佳人的闲愁,实际上暗含人世茫茫之恨。上片先描写佳人的幽怨,“百尺朱楼临大道”,朱楼一般代指富贵人家,百尺则极言其高,也象征精神境界和智慧的高度。
佳人整天枯坐高楼、愁眉不展,耳边却不断传来“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轻雷,喻车马之声,也可代表世俗的尘嚣。简单地理解,好像是佳人身处高楼,却被外面的嘈杂声搅扰。但词人高明之处就是不去点破,其中却隐喻着一种对抗。
高楼,象征着一种隐士,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轻雷,则代表着凡俗,红尘滚滚,为了名利而不停争斗。彼此本来是泾渭分明、秋毫无犯,但是接下来的两句却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可见隐者无法独善其身,俗人也并非总是泛善可陈,有时也会引起注意和重视,当然更多的是其中一方的妥协与退让。
下片开始抒发心情,“一霎车尘生树杪”。一霎,表达出时间之短,更显出惊奇的心情。树杪:树梢,更隐喻达到了极端。佳人再也无法静坐在高楼上,她不仅注意到楼下人来车往,而且还发现尘土飞扬,甚至飘到了树梢上。世俗的力量如此强大,几乎要湮灭了百尺红楼,这位闺妇岂能在屋里安心?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女主人公开始悲叹。无论是陌上的凡夫俗子,还是楼头的所谓高人,都逃不过在“尘中老”的结局。这一句仿佛一声惊雷,彻底颠覆了高楼中隐士的价值观。芸芸众生,滚滚红尘,都在挣扎打拼,无论贵贱、贫富,苍天又何曾饶过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最后两句更令人感到凄楚。傍晚时分、细雨绵绵,词人预测明天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污水与泥泞,路人将如何行走?此二句非常含蓄曲折,暗含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悲怨,更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
纵观王国维的这首蝶恋花,言辞委婉、寓意深刻。词人曾经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指出隔与不隔的观点。隔,如雾里看花,形象模糊;不隔,如豁入耳目,语语都在眼前,鲜明生动。
这首词看似不隔,却耐人寻味,徘徊于隔与不隔之间,堪为佳作。后人盛赞其“意境两忘,物我一体,高蹈乎八荒之表,而抗心于千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