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古诗(王安石的一首古诗,语言精炼,却层层深入,令人百感交集)

王安石的古诗

古诗词中经常有忧国忧民的主题,但各人选材、立意却不尽相同。比如杜甫虽然关心天下苍生,却无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李商隐有很多情感悲怨的诗歌,虽然也表达出对百姓的同情,但更多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各地,接触了很多社会现实,更亲眼目睹了百姓们流离失所、备受蹂躏的悲惨场景。于是少年的王安石就立志要改变这一切,长大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坚持自己的主张。下面介绍王安石的一首古诗,语言精炼,却层层深入,令人百感交集。河北民?北宋:王安石?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北宋王朝对付外来的侵略,采取妥协求安的政策,年年输送财物。尤其是当年的澶渊之盟,每年要送给辽国银子十五万两、绸缎二十万匹。后来又与西夏和议,每年要送给西夏银子七万多两,绢帛十五万多匹,茶叶三万斤,这就大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贫苦农民还要承担繁重的徭役,加之豪强地主相互兼并,民生凋敝,乃至出现丰年不饱食的惨象,这就是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用速写的手法,勾勒了一幅边民流亡图,给这段史实作了艺术的深化。?这是一首七言叙事诗,开头却用三字句领起,既开门见山地点题,又奇峰突起,急促短迫,引入瞩目。“长苦辛”三字是诗眼,准确地点出两地边民的辛苦已非一日。过去辽、夏不但经常入侵,边民饱受蹂躏,即使和议以后,对方还是不断侵扰。?王安石揭露的是从澶渊之盟、到宋夏和议之后,五十多年来,国势江河日下,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惨象。作者针砭时弊,期待朝廷改弦易辙,实行变法革新。由于长期妥协退让,当年边民的高昂的抗敌情绪,已被压得极其低沉;父辈们放下刀剑,含辛茹苦,教育子女日耕夜织,忍气吞声地把劳动所得输送给朝廷,又不断地事奉外敌。?五、六两句笔锋一转,进入一个更悲苦的境界。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旱象空前,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地方官吏不仅不顾百姓死活,而且仍旧催迫他们去服治河的劳役。青壮年服役去了,剩下一群衣着褴楼的白发老人、与面黄肌瘦的幼儿,他们相依为命地逃荒到南方。?诗人悲切地说,谁知五谷丰登的年头,南岸的老百姓也填不饱肚子呢!黄河南岸中原地区,是当时安定的大后方,没有直接受到兵灾,为何也年丰自无食?这是作者的曲笔。北宋统治者除了对外妥协纳贡,每年耗资巨大之外,还有其他巨大的开支,无不出自百姓身上。加上大地主的兼并掠夺,即使是丰年,贫苦农民所得,也被搜刮净尽。诗人叙事委婉,却又入木三分,极为深刻。?作者又痛心地写道,这群饥饿的逃荒边民走投无路,流落村边街头,悲恸欲绝,愁云惨淡,白日无光。作者路过,目睹如此惨状,也为之动容失色。?“道旁过者”即作者,他不但对这些灾民无限同情,而且深知其苦辛的根源,因此发出如此的慨叹:“可惜呵,你们不能生在唐太宗贞观时代,那时斗米才卖几文钱,又没有战争的苦难。”诗人这是在告诚朝廷,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长此下去不堪设想,必须进行革新,来一个新的贞观之治。?纵览王安石的这首古诗,作者将几十年的史实,浓缩在十二句诗中。正可谓事长言简,极为精炼,而且层层波澜,也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更令人百感交集。一个国家若是落后,必然被欺凌和掠夺,百姓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财富,不但自己无福享用,还要拱手送给别人。作者虽然身在北宋,这首诗却依然很有价值,更启迪后人,永远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只有强国富民,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王安石的古诗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