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相逢
文/郭良
美文荐读
人的一生会交往无以计数的各种朋友,而唯有心意相投之朋友才能终其一生,无关于年龄差异,不在乎本地异地,隔空相邀能对酌,微信社交如晤面。
一个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官道口人、知识渊博、文笔老道的北山愚公,一个是优秀的商海弄潮儿、横涧人、涉猎广泛、才情非凡的豫西笑笑生,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皆为缘份生。
这俩人,结缘于网络,同好于文学,相谈甚欢、相见恨晚,广场邂逅、把酒问盏,省城再聚、谈诗论篇。郭良老师文中的那些生活细节,温情而又不失优雅;笔下的北山愚公形象,饱满而又蕴含敬重。崇文惜才,尊师重教,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相逢处,遇见有缘人!请欣赏郭良老师的美文《人生何处不相逢》。(卢 辉)
一
与北山愚公老师结缘于网络,因为对文学有着共同的爱好,同在好几个诗词群里,偶然一次机会看到愚公老师发在群里的诗词歌赋,顿时就被吸引。要问我何故?无他,写的好呀。诗词特别清新,读之回味无穷,内容绝不空洞;散文特别优美,文字功底深厚;小说趣味十足,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从那时起愚公老师给我的印象里就有了一些特定的标签:光荣的人民教师、卢氏人、知识渊博、文笔老道。于是互相加了微信后,有空隔着屏幕聊聊天,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2018年的某个晚上,语音通话的铃音响起,接听后,愚公老师浑厚带有磁性的声音随之而来,我们一起聊过去、聊未来,聊诗词创作,聊家乡的变化。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愚公老师阅历丰富,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放弃中原大地相对优越的条件,扎根边疆,教书育人十余载,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用自身的光和热照亮边疆学子的求学之路。前几年因思乡心切,携家眷回到家乡,任教于家乡实验高中,高级数学讲师职称。你没看错,愚公老师是教数学的。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愚公老师对历史、文学都有独到的见解,造诣颇深。能文能理,既有文人的感性和浪漫,又有理工的逻辑和严谨。所以,以后不要再说别人的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愚公老师如果教语文,也一定会教的很好。
那晚,相谈甚欢,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十一点多才挂了电话。
二
微信的普及,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空时会在微信上和愚公老师聊天。愚公老师为人热情豪爽,时常和朋友把酒言欢,吟诗作赋。平时闲暇之余,喜欢读《易经》《道德经》《南华经》等诸子百家之经典著作。尤其对《易经》有深入的研究。这一点和我不同,我是不懂装懂,附庸风雅,在完全不懂的人面前谈一谈老子、庄子,装作很渊博的样子。而愚公老师是真才实学,经常在文学群里讲解《易经》,交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听众甚多,反响很好。
初次和愚公老师相见,是在去年的国庆期间。我回老家了一趟,恰好愚公老师假期没有外出,临走时相约在县城见面。孩子在老家玩得很开心,该走的时候不愿意走,耽误了出发时间。我赶到时已经迟了十几二十分钟,初次相见,没能守时,实在失礼。在县城的榕树下餐厅见面后,愚公老师非常随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仿佛和我是同龄人一样。点了几个家常小菜,彼此相谈甚欢,边吃边聊。愚公老师言语幽默,由于已经神交很久,并且之前在微信上聊的也很投机,或者是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吧,虽然初次见面,但仿佛是老朋友相聚一样,没有丝毫的拘束。即便年龄相差十几岁,也没有一点儿违和,老乡不分年龄,师长不分年龄,文学的世界里不分年龄,朋友也不分年龄。那次由于要赶路去运城,还带着父亲和女儿,我没有喝酒,愚公老师喝了一点啤酒。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下午两点多我该出发了,与愚公老师告别后离开家乡踏上征程。
到了运城后,开始了繁忙的旅途。第二天,我写了一首打油诗:
卢氏逢北山愚公老师有作(新韵)
神交已久相识晚,
本是同乡情更真。
殷切秋阳知我意,
别时惟盼再逢君。
离开运城之后我回到了郑州,开始了更为繁忙的工作。时有微信互动,拜读愚公新作,毫不讳言,我也是愚公老师文章的粉丝。去年冬季,愚公老师一篇《故乡的声音》,我认为是写出了新高度,文字优美,情真意切,乡情满满,百读不厌。实为散文中精品之作。
三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卢氏这座位于豫西大山深处的小城,发展成为河南的一颗明珠,特色旅游、天然氧吧、菌菇特产、名贵药材等等都成了卢氏的名片。这几年每次回家,都会发现家乡的各种变化,山城的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
春节假期回了老家。过年那天,天气晴好,阳光明媚,卢园广场人山人海,处处都是节日的气氛,人们的脸上幸福满满。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要跟上。只见广场上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有人拉二胡,有人抖风竹,在一处人特别多的地方,热闹非凡,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人唱豫剧,那动作那眼神是深得豫剧之精髓,不由自主驻足看了起来。人群之中,突然发现愚公老师也在聚精会神的观看,我就过去喊了一声愚公老师,彼此相互问候,在广场闲聊了一会,由于孩子吵闹着要去游乐场玩儿,只得和愚公老师作别,相约初三四有空再聚。偌大的卢氏县城,竟能在广场邂逅愚公老师,真是应了那句“人生何处不相逢”。临走时,愚公老师一定要给女儿压岁钱,我们回老家前已经再三叮嘱女儿长辈给的压岁钱决不能要,然几经推辞,广场上人太多,来回谦让也不好看,终还是收下了。后面几天,因为愚公老师要去三门峡,也没有再相聚。初六,卢氏下了很大的雪,高速封路,国道冻成冰道,奇滑无比。因为初七要上班,我还是从老家走了,四个多小时的车程,走了快八个小时,奔波劳累,到达省城,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四
前几天,在群里看到愚公老师来郑州了,那天恰好是周末,我也在郑州。就问了愚公老师几点能到,晚上是否有空聚一聚。愚公老师和同事带着二十多名学生来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考试地点恰好离我不远,于是就约了晚上聚餐,由于肩负学生们的安全和吃住行,责任重大,愚公老师说下午看情况再定。
下午五点左右,再行电话确定能否一聚。愚公老师说学生已经安排妥当,晚上可以过来小酌几杯。于是乎我就尽快定饭店,告知愚公老师地点及乘车路线,因家里有事不能去接,好在离得不远,地方也比较好找一些。七点钟不到愚公老师和同事一起过来了,我赶快出门,愚公老师已经到了饭店。
不需要寒暄,家常菜,家乡人,家乡话。倍感亲切。一起谈论着愚公老师的近作《真爱》,文笔细腻,对人物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情节一波三折,隐含着对家庭、婚姻的经营哲学。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短短的篇幅,时间跨度十几年,需要很强的文学功底,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愚公老师很谦虚,对卢氏各乡镇的人文情况了如指掌。直言我的家乡横涧文化气息较浓,从古至今出了不少名人,甚至连田间劳作的大爷,工地上干活的大叔都能随口吟诗。那天我们喝了一点红酒,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愚公老师始终心系学生,心系明天的数学竞赛,少喝了一点,吃完饭就起身告辞。和他一起来的同事也是着急回去,惦记着学生的起居。匆匆分别,各自忙碌。
五
愚公老师姓刘,因家乡所处地位于卢氏北山,自谦为北山愚公。老师系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初之大学生,彼时,大学生较少,本科录取率特别低,尤其在山区,大学生极其稀少,大学的含金量极高。那个时代的大学生,绝对称得上真正的“天之骄子”。
愚公老师任教的学校,现在属于省级试点的实验高中,也是我的母校,我有一些同学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回母校教书。曾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和母亲一起路过一高的校门口,母亲对我说这是咱县城最高的学校,最好的高中,古朴的大铁门,门前一条大渠像护城河一样流经县城,碧绿的大渠水为这所学校带来了许多的灵气,无数莘莘学子孜孜不倦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考上大学后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而今,那古朴的铁门已然不在,但不变的是文化的传承,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们一年一年的付出,他们默默无闻,他们奉献青春,愚公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春华秋实,愚公老师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了,对每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我们都应心怀敬意。
人生何处不相逢,或许某一天在老家的某一处街道,又能邂逅愚公老师,邂逅家乡的朋友和师长……
滑动查看作者简介
郭良,字梓良,网名豫西笑笑生,河南卢氏人。竹韵汉诗协会会员,新乡市作协会员。有作品散见于各类诗刊。对现代诗和古韵诗皆有涉猎。爱文学、爱历史、爱音乐、爱文玩杂项,奈何资质愚钝,难登大雅之堂。只愿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不虚度此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性情中人,常一时兴起,率性而为,甚喜竹林七贤。
作者的相关文章
?卢氏文苑 | 郭良:变化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宋海峰 李宏文
周天鹤 董建中韩成章(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 和
执行主编:张淑清
副 主 编:卢 辉
责任编辑:张 瑞 张欣燕
邹楠程向楠
刘 欣
本期校审:卢 辉
本期编辑:张淑清
投稿信箱:LSWY1818@163.com
欢迎关注卢氏文苑,
点击“写留言”,
留下你的精彩评论!
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