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老年人都喜欢练太极,而不是去健身?
优质回答:
太极是中国传统的玩意,而且还是和形意八卦齐名的三大内家拳之一,而中国拳只要带上内家功夫,那就是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并且看太极的练法,好像不是很激烈,穿着宽松的练功服,行拳走架,应该是很温柔的训练方法,这些应该是老年人以太极拳为锻炼身体的最大看点。
但是因为太极拳动作缓慢就认为运动量不大,那是误解,其实太极拳练拳走架,除了熟悉拳路,弄清迈步虚实和上肢动作的配合外,最主要的太极是一个走动的桩功,因为太极从第一个起式起,它的整个架式的高度基本上就固定下来了,(除如高探马等几个式子略略向上伸展除外,)从头到尾就是那个高度,一趟拳如果打二十分钟,那相当如骑马蹬裆式就是二十分钟,所以说拳架打的越慢,越舒展,那表明所付出的力量更多,也表明功夫更好,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武林月刊,记录吴式太极一代大家,不知是叫吴鉴泉大师还是谁,(说错名字勿怪,现在不怎么记得,但有这么回事,)说是因为从小两条腿不一样长,师傅要求他每天在桌子底下打拳,后来,两腿居然奇迹般长一样长了,这说明太极强大的锻炼价值,我是大概八二年开始练太极,那个年月,很多人不知道太极拳为何物,我每天骑车跑十多公里去练拳,记得刚练没几天,口里满口泡子,师傅跟我说,慢慢来,还要多休息,后来慢慢好了,后续就是睡觉得到极大的改善,精力充沛,一动手练拳,手指,皮肤,头皮到处就象是蚂蚁跑,问师傅,师傅说是好事,要我继续加油!可惜,坚持了三年,后来工作变动。没能坚持下去。走题了!我的意思是说,拳打的越慢需要的下肢力量越大,对身体的调节越好,所以很适合老年人练习。
再一个老年人喜欢练太极而不是上健身房是,太极可以当拳练,也可以当操练,可以配合呼吸练,也可以自然呼吸的练,不要意守,也可以不要什么循环。所以不会出现偏差,或练差气。
太极适合初学,也适合一辈子练,因为太极是一个系统,有套路,桩功,推手,散手套路,终其一生也不能说练的很好,当然还有器械比如太极剑等等,其实我当初是冲着太极推手而去,但师傅非要我把拳套练好,脱去人后天固有的僵劲才让我推手,但偶尔的师傅高兴,也和我撘搭手推一推,那种感觉就象一个婴儿,在师傅的面前站不稳,当然也不是现在某些女大师那样一粘对方就滚一边去了,没有那么夸张。但我觉得太极应该就是象我师傅那样。粘上对方就让其重心不稳,那还用打吗?所以说太极是很吸引人的,沉进去,练一生。
太极如果认真的练,对改变自身气质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练拳的过程是沉进去,静下来,形成定式后,你不知不觉就会行走坐卧,不离这个!把练拳的心态,带到现实中去。对很多慢性病都是很大动帮助!
老年人练太极最大的动力,可能是有一帮老哥们老姐们在一起,打打拳,谈谈心,谈心的时候也可站着桩,或者站着桩时可听一下新闻或网络小说,其乐无穷!
最后想聊一下太极上擂台的事,肯定的说,太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是密不外传的搏击功夫,想学是不容易的,不然怎么会有“太极扬舍命偷拳”这类传奇小说。也就是说太极拳有拳,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搏击这一块基本就没有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要开放拳击,就这样擂台技术相对简单,有外国的比赛规则及训练方法好借鉴,在我们国家不也经过好多年坚难的摸索,现在才和国外的差距变小了吗?太极的搏击更复杂,如果统一按现在的擂台方式进行,那那还有太极的味道,我们倒是可以借鉴美国的柔术之类的训练方法,先提练一些以柔克刚女子防身术慢慢摸索,推广,再摸索再推广的路子,只要有人愿意往这些方向走,不糊弄人,厉害的太极拳搏击术一定会出现在众人面前,至于现在的太极擂台赛,那就是糟蹋中国的好东西,可以休了!
其他网友回答
美国人 Jim Fixx(简称占母)在 70 年代发明了跑步,也写了一部“跑步全书”,认为跑步是很好 的运动。这个运动风靡全球,许多人也有样学样,疯狂的跑起来。但是占母却没有想到在他写 书后的七年,即 1984 年,在一次历常的跑步时,突然猝死。后来验尸报告说他死于心脏病。
之后我们也经常在新闻里看到一些跑步猝死的人。但是还是不能引起很大的关注。尤其是在运
动品牌的渲染之下,跑步成了一种时髦的运动。
跑步不是把心脏训练得很好的吗?怎么会心脏病发作?又怎么会猝死呢?
西医把这个罪归纳于心脏病,但是又不能解释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或中年人在跑步的时候猝死。
明明他们是非常健康的,就突然说没了就没了?而且跑步的时候是不是心脏也在运动呀?就算
血管堵塞了,心脏在运动应该可以把堵塞的血管给通一通吧?
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传统的中医学经络的运行方式。我研究了很久,发觉最合理的解释是王 唯工博士的解释。介绍一下王唯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1969 年因为对 中医感到兴趣,放弃了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而选择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物理系。他 最擅长的是经络和气的研究,而且颇有心得。在 2016 年他写了一部 “看懂经气脉络”,非常的 深度分析了气和经络的研究。有一段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应该用王博士的原文写出来:
现在很多西方运动专家建议让心跳在平常的 1.5 倍,说是对身体好,其实这对身体是很伤的。 因为当心跳变成原来的 1.5 倍时,并非人体自然的共振整倍数,心脏对身体所有的经络都减少 供血,所以心脏必须加倍工作,才能供应各经络之所需。虽然可因此而烧去许多脂肪,达到减 肥的功效,但这种激烈的运动对身体其实是有害的。奥运金牌选手大多短命可能与此有关。而 我们东方古老的运动如太极拳反而能让练习者长寿。
可能各位不太赞同他三十年以来的研究,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当心脏的频率不协调的时候,心
脏必须加倍工作,就好比一辆车没有经过维修,驾起来车很吃力也很吃油的道理一样。车透支
过多最多也只是抛锚而已,人却不一样,透支过度就引发心脏病,导致猝死。
再者,看看提倡跑步运动的人是谁?很大部分是有商业利益的公司,比如想卖你最新款的跑步 鞋或运动服装,这些商业利益集团经常雇佣运动员推销他们的产品。不要轻易相信广告的效果 和广告散布的信息。用二战纳粹党宣传部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的话结语:谎话重复一千 遍就成了真理。
其他网友回答
太极拳本身就是最理想的健身运动,但为什么又要与“健身”作比较?想题主讲的健身,是指健身房那套东西,这就有点意思了。因为太极拳所追求的健身更科学,更符合医学原理。我们看到修习多年而有大成就的太极拳家,大多同平常人一样,既不是很胖,也没有明显多于常人的肌肉块,更不像武侠小说和影视剧,所描述的武林高手那样目光如电,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正是中国医学所追求的人体健康之最佳状态,叫做“君子贵平不贵强”,也是中国武术所追求的高级境界,即无形无相。
《儒门事亲-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云:“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是以君子贵流不贵滞,贵平不贵强……强中生百病”。《儒门事亲》的作者张从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著名医家,他的这一论点,在医学史上影响深远。
健身房的训练主要是增加肌肉体积,而过多的肌肉同过多的脂肪一样,都会加重心藏等重要器官的负担。所以“强中生百病”的强,只是表面的,很可能早已得了大病,自己还以为是好事,有些看似十分强壮的人突然暴病而亡,英年早逝,其中不乏武界名人,大多是强中生百病造成的。
《灵枢经-寿夭刚柔》说:“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肌肉过分发达同过度肥胖一样,都是血气经络不胜形,内藏功能在维持过分强壮的躯体之代谢的过程中,经代偿和失代偿之后而衰竭,最终导致阴阳离决而夭折。
反过来,瘦身也成了一些人的“健身“活动,追求瘦身,如果适度并且方法得当,那是可以的,但如果过度或方法不当,同样是危害健康的,故《灵枢经-寿夭刚柔》又云:“平人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某些大病的晚期,恶液质,大肉尽脱,这种病而气胜形,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如果为了瘦身而付出失去健康的代价,甚至搭上性命,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太极拳的练法是,“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武禹襄《太极拳解》),所达到的健身效果是双向调节,不仅可以使过度肥胖者很快瘦下来,而且在瘦的过程中增强体质,使肌肉体积过大、外强中干的人达到真正的健康,也使瘦弱的人很快达到真正的强壮,总之都是阴平阳秘,无过不及,恰到好处,都是心和身、气和形的高度统一。
其他网友回答
老人健身以及练太极的都很多,说实话健身的比练太极的要多,我这个小区几千人练太极的每天平均不到1OO人,其他的人爬山慢步跳广场舞等等,这些都应为健身,并非到健身房才叫健身。打太练得练几年打出来才有个样子,得学得练得记,所以限制了老人练太极的,表面看有一群人在打太极,实际上一个城市才有几群人在练?一群人有一两百人就已经很多了,所以说老人打太极的千分之一不到,实在太少了。打太极缓慢,动作可大可小,适应老人运动,所以老人居多,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老了只能和老年人在一起打了,如果哪一天都是年青人练太极,老年人决不会参与,因说话都说不到一起,打太极,玩牌,钓鱼,爬山,骑车,都是因为性格相似,情趣相同才聚到一起。说实话老年人去学太极(6o岁)已经太迟了,记力不好总记不住套路,动作不到位,下不了腿,踢不到位,跳不高,影响太极的美感。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题目是谁出的?听着怎么这么别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太极拳动作舒展柔缓,且取高低中桩站位行拳全凭自己掌握,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练习。而建身房中很多锻练方式根本不适合老年人练习。
建身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非得到建身房。想健身动机是好的,但要达到好的健身效果,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已的锻练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