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么看待项伯(项羽叔父)这个人?
优质回答:
项羽在正面战场上九死一生、险灭秦军主力后,就率领着众诸侯浩荡西进,直抵关中。然而,令项羽不曾想到的是,在函谷关此地竟有刘邦守兵在阻挠自己前进……
阻挠自是阻挠不住的,但对此项羽如何能够不恼怒?而再在听到沛公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后,其更是连夜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对于这一军令,当时身为项羽叔叔的项伯是并不以为意的,也甚至深以为刘邦是咎由自取。可在他转念一想,想到自己的故友张良时,竟责任心顿起,星夜打马从新丰鸿门直去霸上,以让张良提前转移以避难。
其实,从项伯的初衷来看,他确实只是想尽一下朋友之责。是一个很仗义的人。可当他见到张良以后,才知道自己的这位朋友还是一个很忠诚的人,在大难当头之际,其依旧不忘自己的主公。而于是在这一夜,刘邦将自己托付给了项伯,并还约为儿女亲家……
不得不说,项伯这一晚、这一行,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刘、项二人的命运,因为正是项伯以叔叔之尊对项羽进行劝说,才让项羽将「旦日破刘」改为「旦日谈判」,也才给了刘邦更多的缓冲机会,也正如诗句所云:「项伯不与张良故,楚汉兴旺未可知」……
-2-
第二天鸿门宴,杀机依旧四伏,尤其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更是将刘邦的危险系数推到了最高峰。但斯时,又是项伯出手,才得以化险为夷,不然,鱼肉刘邦,只在项羽弹指之间。
从这连续的两起事件来看,项伯确实成了刘邦生命中的贵人,同时也成了项羽隐形的掘墓人。
再在项羽分封天下后,本来是只给刘邦封了巴蜀之地、当时的穷乡僻壤。但又是在张良的作用下,在项伯再一次对项羽的劝说下,才加封了汉中。汉中可不能小觑!它可是连接巴蜀与关中的要地!倘没有汉中,那就没有刘邦日后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再至于还定三秦、与楚争雄更是无从谈起。
于是项伯之举,又一次地助攻了刘邦而坑害了项羽……
到了汉四年,楚汉久持依旧未决,而项羽更还到了强弩之末。其为了挽回局面,已有点慌不择路的感觉,摆出刘太公来做文章以要挟刘邦。当时,刘邦确实以一番有违道义良心的话语回绝了项羽,但最后真正为刘邦保下他那位老父亲的人还是项伯,其当时这样劝说道:「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这话不无道理。但也正是此言,才保下刘太公一命,且无损于项羽。
而最后,垓下之围过后,刘邦并未将项氏之人予以诛杀,且更还感念项伯之功,赐其刘姓,封射阳侯,让其富贵得保。
-3-
关于项伯这一生,有不少人说他是吃里扒外、大奸似忠,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甚至不少正史中也评价他是先知先觉、大智若愚。
那究竟是什么?
笔者以为,这两种言论都有失偏颇,因为他们都将项伯复杂化了。项伯在星夜知会张良时,并未想过要救刘邦,在刘邦与其约为亲家时,也并不能多大程度上吸引到项伯,毕竟当时项羽才是诸侯之尊,而他还是项羽身边唯一的叔叔,所以就身份地位而言,他不见得会稀罕刘邦之所予……
因此,本质上来说,项伯只是一个普通贵族,他没有想太多的利益纠纷,或者说他总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糟糕,于是也就总是想着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也于是就做出了那几件无心之举。
但正也是这些无心之举,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可这,才是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项伯,名项缠,是项羽的叔叔。项伯早年行侠仗义,秦统治时期曾与张良有旧交情。曾经因犯下杀人罪,跟随韩公子张良躲藏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到了项梁在吴中起兵造反之时,项伯也跟随他参与这件事。后来跟随项梁北上,拥立熊心为楚怀王,被任命为楚国左尹。秦二世三年,参与北伐援救赵国,后随项羽参加巨鹿之战,又跟随项羽占领函谷关。
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向楚将沛公刘邦投降,秦国灭亡。刘邦利令智昏,听从谋士建议,占据函谷关而不听从诸侯的意见。十一月,项羽率联军到函谷关叫战,有军队守关,不能进入军营,项羽又听说刘邦已先攻破咸阳,大发脾气,命令驻守当阳的军队等人攻打函谷关,于是才得以入关,到了戏西。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报告项羽:“刘邦想霸占函谷关,任命子婴做国相,珍宝样样被他占有!”项羽大怒,发布命令:第二天搞赏士卒,进军攻打刘邦。刘邦当时驻军霸上,并不知情。
大战即将一触即发,霸上准备玉石俱焚的时刻,项伯想到了跟随着刘邦的张良。张良曾经有恩于他,两人关系很好。项伯不愿意放弃张良而不顾,连夜赶到霸上,找到张良,告诉他们实情,要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张良借口说,危难时被抛弃的人,逃避是不正义的,于是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邦。
刘邦感到自己力量不对等,决定软化双方的对抗,于是把项伯选定为拉拢的突破口。他对项伯极恭敬地以兄长的礼节约见、祝酒,结为亲家,又因为处事灵活的理由,诚恳地解释了产生误会的事情,表明了他对项王的忠诚之心。项伯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甘愿充当双方和解的中介人,不仅给刘邦提出了一个自己认为不错的主意,而且说服好遇到刘邦项羽,为刘邦到新丰的鸿门(约今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道歉做了很好的铺垫。
鸿门宴上,范增不断地暗示项羽,要项羽乘机杀掉刘邦,项羽由于在事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准刘邦为忠诚有功的将领,因此,对范增的暗示沉默不答。当范增召来项庄就要当场舞剑表演时,项伯一下子看出了其中要杀刘邦的真正意图,立即拔剑相互对着舞,时常用身体挡护着刘邦,使项庄一直很难在下手。
有人认为项伯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有人却说项伯是一个吃里爬外、是非不分的人;有人认为项伯是个叛徒,顾小义而违背大义,有人却说项伯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没把问题想得太复杂,缺乏政治头脑和政治远见。
这两种言论都有失偏颇,因为他们都将项伯复杂化了。项伯在星夜知会张良时,并未想过要救刘邦,在刘邦与其约为亲家时,也并不能多大程度上吸引到项伯,毕竟当时项羽才是诸侯之尊,而他还是项羽身边唯一的叔叔,所以就身份地位而言,他不见得会稀罕刘邦之所予……
因此,本质上来说,项伯只是一个普通贵族,他没有想太多的利益纠纷,或者说他总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糟糕,于是也就总是想着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也于是就做出了那几件无心之举。
但正也是这些无心之举,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