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戏曲研究院: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戏曲艺术创造
陕西戏曲研究院成立于1938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位于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这座传奇的院团在延安时期,就通过经典剧目如《血泪仇》《穷人恨》《中国魂》等,积极参与革命文艺操作,发挥了特殊的历史影响。如今,陕西戏曲研究院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艺术院团,承担着传承和创造秦腔文化的重要使命。
70年风雨历程,荣誉加身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戏曲研究院在传承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注重创造,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杰出剧目。例如,《千古一帝》《杨贵妃》《留下真情》等作品,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现代戏调演杰出剧目奖和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民族级荣誉。这些奖项不仅是对院团努力的认可,更是对陕西戏曲在全国文化舞台上日益上升的地位的肯定。
红色文化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陕西戏曲研究院的成功,得益于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和秦腔的经典传统艺术。在秦腔表演艺术家张晓斌看来,院团的提高体现在三个方面:红色的延安文化基因、秦腔的经典传统艺术和改革开放的创造灵魂。这三者的融合使得陕西戏曲研究院在艺术创作中保持了高度的想法性和观赏性,创作出众多具有社会价格与艺术价格的作品。
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时代精品
近年来,陕西戏曲研究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职业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灵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大树西迁》、大型秦腔戏《苦乐村官》为代表的作品,不仅深刻反映了交大西迁的历史故事,还展现了脱贫攻坚这一重要主题。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极大丰盛了陕西戏曲的创作题材。
未来的提高路线
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表示,剧院的80年不仅承载了中国革命戏曲的提高历程,也将继续保持这种红色基因,努力创作出更多想法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杰出作品。院团将秉持文艺大旗,不断探索新时代的创作路线,为陕西文化事业的繁盛与提高贡献力量。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陕西戏曲研究院将继续肩负起历史与使命,为中华杰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做出更大贡献。未来,随着更多杰出剧目的诞生,陕西戏曲研究院将续写新的伟大篇章,成为推动中国戏曲文化提高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