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频无线传输?
想法有太多的漏洞了:
1、双绞线超过100米就可能有丢包,你又是拿来传视频,丢包就意味这图像丢帧,或出现马赛克;
2、无线点对点的方式是可行的,然而你要考虑两头都要选择一个高处,你说的是在野外,那么就要立杆,你想啊,如果低的地方,又是野外,人家顺手就给你把设备拿走了。这个也涉及到一个成本,且无线点对点并不是一直稳定的,要受环境的影响,那么就看你对图像传输的要求了,是实时传输的,还是说只用看录像就可以了,是要看清晰的还是一般质量的图像。
3、你的想法是录像存在中心,那么前面的图像在编码压缩后是一直在往后方传输的,用无线实时传7,8路图像,带宽肯定不稳定。
4、两个硬盘录像机没法对接的,哥们,中间要加交换机。绕了半天,废话不说了,我来解决这个事。野外7,8个头,找个中间的位置立个杆,装个硬盘录像机(网络、模拟的都可以,网络的就用网络摄像机,模拟的就用模拟摄像机),前端的供电和传输线路都从这个杆这里往外引。接着前端的杆出一根光缆地埋到你的中心,用室外光缆传输。这样图像就可以实时存中心,中心再配个交换机和一台电脑就可以了,可以实时浏览,又稳定又便宜。
二、视频微波传输原理?
数字微波传输就是先把视频编码压缩(HD-6001D),接着通过数字微波(HD-9500)信道调制,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则相反,天线接收信号,微波解扩,视频解压缩,最后还原模拟的视频信号,也可微波解扩后通过电脑安装相应的解码软件,用电脑软解压视频,而且电脑还支持录像,回放,管理,云镜控制,报警控制等功能;存储服务器,配合磁盘阵列存储。
三、Linux视频采集传输?
视频流?
不清楚,我只知道一般是直接用264编码的视频采集卡,这样得到的数据就直接是.264格式的,直接拿来用网络发送就OK了。
视频的编码我也不太了解,然而视频就是每秒播放固定数目的图片而已,你应该是要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视频格式进行组织吧,可以先看下某些视频格式的文档,查下具体要求.
播放器需要的是要有一定数据格式的视频流,要有对应的传输协议,满足对应的RFC文档中的编码要求,播放器才可以接受。比如H.264的视频,用RTP协议传输的话,RFC3984就说明了怎样对H.264的数据打包,才可以用RTP传输。
四、视频传输软件?
快牙,好用的很,安卓苹果都可以
五、视频传输原理?
网络摄像头视频信号传输原理有三大类:模拟信号传输原理、数字信号传输原理和综合无线电传输原理。
模拟信号传输。属于短距离传输方式。就是将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直接通过线缆进行传输,模拟信号是随时刻变化的正玄波信号,其传输经过受导线的截面和线间电容影响,会随着传输距离的越长,信号衰减越厉害,通常只能在千米级范围内应用。
数字信号传输。属于长距离方式。就是将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图像信号),经过量化、采集、编码而形成视频数字编码,区别于模拟信号是数字信号是不随时刻变化的脉冲编码(视频数字编码)。其特点是抗干扰性强,由于数字信号不随时刻变化(数字化编码),传输、存储都变得简单和高效。可以用于计算机网络传输,距离不受限制。
综合无线电传输。是指模拟信号可以用无线电波为载体,不用导线直接从一个空间传输到所有空间或另一个空间。数字信号也是如此,可以使用无线电波为载体,将数字信号,从一个空间传输到所有空间或专门的空间。他们的传输距离视无线电波功率大致和频率高低而定。
六、视频传输又称?
视频传输又被称为是视频文件导出
七、水下视频无线传输?
水中还是要通过有线传输至水面发射器,再通过空中无线接收装置就行影像资料的传输,建议楼主可以在水面发射器和接收器多多研究,方便实用智能是主流,想法是很好滴,应用领域非常广。
八、视频分布式体系是何?
1、视频分布式体系:顾名思义,是将视频信号进行深度压缩,实现矩阵、拼接、坐席、管控等功能。一般业内厂家采用的都是H.264/H.265的压缩算法。由于深压缩算法的压缩原理,导致其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
2、分布式技术优点
一是网络带宽占用低;二是采用标准化协议对接;三是体系功能完善。
九、监控视频无线传输用何微波无线传输?
建议使用光纤传输。
对于视频信号来讲,多增加一个设备就多一个损耗和被干扰的可能。
几十米距离的可以用75-5线直接传输,我做的项目,100多米以上的都用光纤传输,终端再用75-5线。
十、视频传输速率计算?
公式:带宽 / (码流 * 8) = 同时在线人数文件大致 = 时刻×码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