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馆-读书笔记】记问之学
? ? ? ? 中国古典文学里有一个典故,水獭喜欢吃鱼,它会把抓到的鱼摆成一圈,它在中间到处看,好像对鱼磕头,这在文学上叫做“獭祭”,实际上它要吃鱼,要等玩够了才吃。
? ? ? ? 为什么文学上要讲这么一个比拟呢?因为自古写书,有人想表达什么总喜欢引据经典,或者孔子说,鲁迅说,叔本华说,再列举一大堆参考书,这种方式古人认为是丢人的,称为“獭祭诗书”,只是做个样子,在《礼记》上被称为是“记问之学”。《礼记》讲到作为老师要记住“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因为记住的都是资料而已,这充其量是知识,不是学问,学问是知识在自己身上运化后的呈现。
? ? ? 现在的教育就是偏重于“记问之学”,考试升学,需要记诵知识,记住解开问题的方法套路,不需要让知识上身,不需要让文以化。当教育的目的只是为“记问”的时候,教育的精神就被腰斩了,当民众只认为“记问之学”便是教育的意义时,文化的精神也就从根上变质了。
? ? ? ? 比如文学,分为经,史,子,集,为什么“经”排在首位?
? ? ? ? ?因为所有的“经书”,能够称得上“经”的,不但有文字的文学性,诵读的字音韵味,更重要的是富有“义理”,这个“义理”是超越文字的一种精神,它更是一种强大的,正面的精神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志和气质,所以经书亦非常人能写的出来,《道德经》《孝经》《金刚经》《圣经》《古兰经》,无不如是。
? ? ? ? “记问之学”就如同一篇没有“义理”的文章,虽然看似字字珠玑,辞章华丽,押韵顺口,不过通篇不过是拼凑而成,细读起来不知所云,没有如一的精神贯穿其中。
? ? ? ? ?我们看今天的教育,孩子们处在被完全安排在机械式的流程中学习,一切都是工业时代细分化流水型操作的模式,按部就班,不需要问为什么,不需要思考,不要另类,树立成功典型,向目标看齐,孩子的身心不在教育范围之内,品格、情志、素养、精神,都被忽略。家长们在工作的焦虑之下,要关心孩子的教育,学习各种教育方法,沟通方法,心理疏导方法,自己总结下来不过是学到了不少名词,纵有一些小方法,面对自己的孩子,好像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说孩子深陷教育的“记问之学”之中,家长们何尝不是深陷家庭教育的“记问之学”之中。
? ? ? ? ? 家长们需要的不是理论方法学习、更新颖的名词、更别致的方法,这些是市场商业化的需要,家长不断为自己的焦虑和无助买单,且收效甚微,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成长,不要仅限于自己家的孩子,参与到帮助其他家庭孩子的过程中,看看一个个的孩子问题是怎么被剖析的,又是如何一点点的梳理并找到方法,家长和孩子是按照什么方法调整改变的,这个过程才能成长,在实战中学习最快。
? ? ? ? 【行文馆】自然生活学习营,欢迎各位家长一起参与学习,每一个人都是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在解决自己在教育上的困惑时,和大家一起成长,每个人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