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不一定能拦得住人,肯定是拦不住病毒的!近日,武汉汉口学院砌围墙封校的视频引发热议。而这也只不过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形式主义的一个缩影。眼下正是新学期开学,武汉汉口学院一面紧锣密鼓的迎新,一面在大学和周围社区交口处砌起了围墙。据介绍,砌墙处原先是一个通道,有几个石墩,防止车辆进入;如今石墩被移除,被一道长约8米,高约2米的围墙取而代之。而围墙对面是美食一条街,学生们以后来此觅食,需要绕一个大圈,多走不少冤枉路。学校称此举是为了方便“封闭式管理”。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学校要求学生非必要不离校,外出学生要向辅导员递交申请,由辅导员签字和院领导盖章后方可外出。这就不难理解,学校为何要大张旗鼓地砌墙封路——不想让学生有任何偷溜出去的可能。但现在武汉既没有新增病例出现,疫情也没有卷土重来,生活有序运行,连电影院都开放了,砌围墙的举动,表面上,学校为了疫情防控、为了学生的健康安危煞费苦心、尽职尽责,但本质上依然是形式主义,用严格管控学生的自由来达成疫情防控的目的。
病毒不会因为多了一道墙,就会乖乖地绕道而行。汉口学院砌围墙只不过是目前全国高校封闭式管理的一个极端情况,但是利用“封闭式管理”搞形式主义绝不是汉口学院一家所为。而让许多学生不满的是,“封闭式管理”只针对学生,而不针对教职工。甚至校外人士也可以随意进出,唯独学生的自由被限——莫非病毒也会分门别类不成?或者,如学生们戏言——“只有大学生用肺呼吸”?如此掩耳盗铃式的“封闭式管理”,防控的不是病毒,而是学生。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形式主义的封闭管理,失去不只是行动自由,还包括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诸多生活、学习上的不便。有学生反映,不能出去觅食后,学校食堂的菜价成倍上涨,水果摊前的物价更是火速攀升——不能外出实习,不能报考考研补习机构,不能去外面医院就医——连拿个快递都要打申请——真有急事申请外出,可能连辅导员这关都过不了——
不要怪大学生矫情,没有人喜欢自由受限。正如有网友所言,大学生并不只是在学校学习生活就够了,有人需要打工挣生活费,有人要完成论文和课题,需要外出社会调研,还有人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为了所学能与市场接轨,要去公司实习,参加各类校外培训课程,以提高自己就业时的竞争资本。但这些都不在校领导的考虑范围之内,领导们在意的,不是学生的前途,不是学生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他们更看重的是他们头顶上的乌纱帽,是“不出事”,是“零感染率”。这种形式主义、不顾学生实际利益的举措,在网上引发的群情之激愤,连教育部都看不下去了。8月27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校门既不是封闭式管理,也不是不许出来”。教育部要求的是——一,严格做好校门管控,所有进出校门的人都要查验身份、查验体温,而且要做登记。
二,要求广大师生非必要不外出,从技术角度来说,在允许学生外出的同时, 又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学生、教师和其他人员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有网友戏言,教育部要求的是“把好校门关”,到了高校则是“把校门关好”。即便有教育部的表态,高校似乎也没有放弃“封闭式管理”的决定。微博上大学生们依旧“哀鸿遍野”,汉口学院更是把墙都砌上了。学生们等来的不是学校自发的“拨乱反正”,而是严格执行到底的强硬决心。三联生活周刊微博评论此事道:“大学是智慧的殿堂,一刀切显然不是智慧的做法”。公众希望看到的,是大学能够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找到一条合乎实际、合乎人性的防疫之路,建立长效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这包括各类卫生措施、体温检测的严格执行,如何有效的发现和识别病例,一旦出现疫情风险,如何第一时间实现隔离、筛查密接人员,做好应急预案等。这些都需要高校做好精细化的安排,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搞一刀切。可惜,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表现,没有体现大学应有的风度和高度,举措缺乏弹性,让学生承担过度防控的苦果。高校环境再怎么特殊,归根到底也是一个大社区,这么多社区、企业都可以生活、工作和防控两不误,大学为何不行呢?看到本应捍卫自由和创造性精神的大学,被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控,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文:徐媛)
- 2024年03月02日
-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