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用两首绝情诗与元稹恩断义绝(三)

文小叔说历史 让历史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始乱之?终弃之?
元稹先生来到了长安。
长安的秋,裹挟着一种大气和雄浑。落叶缤纷,被西风卷起,吹得遍野都是;天高云淡,白云在明净的秋空任意舒卷;大雁长嗥,排成梯队向南飞翔,忍不住当空回旋;金菊满地,刚健的身姿显示出它才是这个季节真正的主人。
秋闱临近,各地的学子纷纷涌入长安。长安,歌舞繁华之地,功名竞逐之场,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为争得一尺功名,皓首穷经,老死考场,可又有什么办法,效力君王,建功立业,没有终南捷径可走,只能通过考试来博取。
也许因为元稹先生耽于儿女情长,此次秋闱成绩并不理想,一举中第的憧憬化为乌有。考场失利对他的打击是双层的,首先,建功立业的时间又要后延,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成功,其次,有何脸面回见莺莺?崔老夫人怎么把前任宰相的千金嫁给一个穷书生?
元稹先生惆怅不已,很长一段时间,以酒浇愁,终日烂醉如泥,或许这样,痛苦稍可缓解。可长久下去亦不是办法。幸而元稹先生是那种既能堕落又能自拔的人,在酒乡烂醉数日后,他终于决定振作起来,为功名利禄,为莺莺,一定要在明年春闱有所作为。
为了不让莺莺悬心,元稹先生写去一封情词恳切的信,信上说,秋闱不是很理想,但我没有放弃,我决心在明年春闱中,一举中第,你不要以我为念,我很好,只是很想你,你切不可沉湎相思而伤害身体,天冷加衣,努力餐饭,期待着重逢之日的来临!
此时的崔莺莺女士正在痛苦中挣扎。秋闱的日子已过,却不见元稹先生回转,长安乃帝王之都,名媛闺秀,比比皆是,莫非元稹先生早已变心,另有所爱?
接到元稹先生的来信,既欢喜又失落。欢喜的是,元稹先生终于有了音信,且勤奋为学,努力上进;失落的是,久盼的誓言还是没有来到,一纸全是宽慰的语句,没有半句是作承诺的。
莺莺女士就是不明白,女人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她所爱的男人能承诺一句天长地久,就心满意足了,怎么男人就不能做到呢,哪怕真的做不到,撒个谎总会吧,可恨的是,这个曾经热烈追求过自己的男人连撒谎的勇气都没有。
莺莺女士的心中充满了怨艾,在回信中说,一别之后,神情恍惚,若有所失,当着外人的面,强作欢颜,回到闺房独处,以泪洗面,即使睡觉做梦,也会因为感伤别离而惊醒悲啼,神情憔悴,真不知道能支撑多久,随信附上玉环一枚,乱丝一缕,文竹茶具一套,这些东西虽不是奇珍异宝,但是涵义深刻隽永,愿你如玉如环,坚润不渝,始终不绝。
可怜的莺莺女士只能在信中如怨如泣的陈述。她原本可以想找到长安,对元稹先生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但转念一想,自己算什么呢,虽然跟元稹先生已有了夫妻之实,不过偷偷摸摸的,没有名分,有什么资格死缠烂打呢?况且,倘若元稹先生真的爱自己,海枯石烂也不变心,倘若只是玩弄自己的感情,即使像狗一样拴在身旁,也是枉然。
研究当时的实际情况,莺莺女士的担心是非常正常的,说到底,她的身份不过是个情人,情人的言外之意就是没有经过明媒正娶,不算正式的,这也是莺莺女士不满元稹先生的原因,既然已发生关系,也表达了彼此爱慕,为什么不堂堂正正的迎娶呢?
元稹先生恰恰没有这么做,他也有他的隐情。这种隐衷早在崔老夫人对履行自己的诺言表示出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已伏下。
元稹先生不名一文,既没有显赫的家世,又没建立功名,崔老夫人能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吗?虽然莺莺女士早已暗许终生,但总归要过崔老夫人这一关。秋闱的时候,元稹先生就暗自发誓,不混出样子来,绝不迎娶莺莺,这虽忽略了莺莺女士的感受,但毕竟出于元稹先生的真心实意。面对崔老夫人,他也无可奈何。
这就是为什么元稹先生始终没有把莺莺女士所期待的誓言许下的原因。莺莺女士没办法闹,不能像秦香莲一样闹到公堂,请青天大老爷做主,因为她只是元稹先生的情人,法理上不具备诉讼的条件,而秦香莲是元配,可以堂堂正正的打官司,公主拿她也没有办法。
由于誓言久而不至,莺莺女士渐渐有些心灰意懒。看来,元稹先生终究不是可靠之人,既然这样,何必纠缠不清呢。莺莺女士虽为女流,但遇事果敢不输男子,在完全对元稹先生丧失信心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挥刀斩断情思,从此两不相干。
后来,由母亲做主,莺莺女士嫁给了她的姑表兄,当时礼部尚书的儿子郑恒。虽然生活中享尽了荣华,但内心却再也无法滋润生情,日子过得阴阴郁郁,并不快活。
莺莺女士别嫁之日,正是元稹先生漂泊之时。秋闱不得意,春闱照样不行。他老先生失魂落魄,江湖载酒,做起了“长漂”一流。今有“北漂”,古有“长漂”,连元稹先生如此了不起的大诗人都曾作过“长漂”,如今漂流一族大可不必自暴自弃。
当元稹先生得知莺莺女士嫁给别人的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心里格登一下,仿佛跌进无底深渊,他喃喃道,这不是真的,一定是崔老夫人嫌弃自己功不成名不就,才将表妹家给别人的,天啊,睁睁眼吧,看你怎样导演了一出棒打鸳鸯的悲剧啊!
其实,双方是存在误会的,但彼此都不愿表明心迹,导致怨艾越来越深,终难拯救。
后来,元稹先生借路过之由来到莺莺家,对莺莺老公说,我是莺莺的表兄,想看看表妹。但莺莺女士态度坚决,旧情人近在咫尺,硬是不见。元稹先生一肚子苦水无处倾诉,坐在门前一阵抱怨,伤感失色。
莺莺女士心中想,这算什么?忏悔?还是为这段感情的结束寻找动人的借口?如果你真是个有情义的,为什么不早许下誓言,剖白心迹?为什么不早迎娶我过门?现在来这一套,演给谁看呢?
为绝了元稹先生的念头,莺莺女士写了两首绝情诗。其一云:“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其二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语气坚决,势难挽回。
世人讲元稹先生始乱终弃,中间也有误会。平心而论,元稹先生并非虚情假意之辈,也绝非逢场作戏之徒,事情演变成“始乱终弃”这个局面,孤掌难鸣,双方都负有责任。彼此都深爱对方,偏偏不能互相剖表心迹,结果误会渐深,无可挽回。倘若莺莺女士鼓起勇气,大胆地问一声,你到底娶不娶我,抑或元稹先生敞开胸襟,大胆喊出,功成名就之时必来迎娶,事情必然会是另一番结局。
回过头来,那个令莺莺女士和元稹先生恩断义绝的“眼前人”究竟存不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尚处于萌芽阶段。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如果元稹先生和莺莺女士各自努力一把,呵护一下他们的爱情,那个“眼前人”绝不能插足进来。但两人终因误会而生生拆散,给了那个“眼前人”以可趁之机。
那个“眼前人”就是韦丛女士,京兆尹韦夏卿的女儿。京兆尹相当于长安市长,官职算不上大,不过也不小掌管天子脚下,势力不容小觑。
元稹先生和韦丛女士的相识,始于一次文学沙龙。长安市长韦夏卿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写诗,工作之余,在自己的府邸创立了一个文学沙龙,定期举行聚会,参加者多是那些立志在长安搏取功名的“长漂”一族,但其中不乏元稹先生这样的大诗人。
有的时候,韦夏卿的老婆韦夫人也会带着女儿韦丛女士附庸风雅,参加沙龙活动。唐朝是个开放的朝代,女人可以自由参加社交活动,而且往往成为活跃分子。
唐朝女人参加的沙龙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道观女冠主办的,道教在唐朝的地位至高无上,后妃公主和名门闺秀争相成为女冠,引领时代潮流,她们常常举办沙龙,多是贵妇们参加,颇具影响力;另一类就是文学沙龙,级别和档次要比道观沙龙低,但参加的人数多,也很普遍,走的大众化的道路。
韦夏卿所主办的沙龙属于后者,普通的文学沙龙,可是因为他是长安市长,混迹于长安的有名望的诗人都愿买他的帐,因此往往声势大,规模也大。
这年中秋,正赶上沙龙聚会的日子。韦夏卿故意将沙龙安排在夜晚,以便观赏月色。元稹先生彼时诗名鹊起,小有名气,故也在被邀请之列。
元稹先生很早就到了,站在桂树面前,欣赏桂花,时残阳犹在,透过桂树的枝杈,投下斑驳的阴影。好大一棵桂树啊,枝叶茂盛,桂花飘香,若是到了晚上,当头是明朗的月色,鼻底是清幽的桂香,真不啻神仙境界。元稹先生不由叹服,韦夏卿真会挑时候。
正当元稹先生沉醉于桂花之香的时候,桂树的另一侧,传来一阵吟哦之声。元稹先生好奇,转过大树一看,一位妙龄女子正对树兴叹,抒发悲秋之意。
元稹先生紧盯着,只见这位女子兀自沉浸在自己所营造的气氛中,时而如秋虫低吟,时而如蝉声高唱,美不胜收,好像月宫嫦娥一般。
元稹先生当时正因考场失意而对莺莺女士抱有歉意,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的眼中仿佛看见那树下吟哦的正是莺莺,因此脱口而出,莺莺,想煞我也!
谁知这一口喊出来,唬了那树下女子一跳,转身含羞而去。元稹先生也自知失态,尴尬不已。
时间很快就到了晚上,月亮银盆似的升起,挂在桂树梢头。参加沙龙而来的诸位宾客纷纷触景抒怀,左一张纸,右一张纸,诗篇像雪片一样飞出来。最后,经沙龙成员海选,元稹先生荣膺中秋沙龙会最佳诗人称号。
宣布结果的时候,那位树下吟哦的女子也在当场,对元稹先生的诗作非常欣赏,赞不绝口。元稹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一躬扫地,对那位女子说,小生冒昧,方才多有冒犯,且请见谅。说的那位女子扑哧一声笑了,回道,不知那位莺莺是君何人?
元稹先生顿时羞愧难当,正不知如何应对,韦夏卿走过来说,怎么,元才子认识小女?
元稹先生这才明白,闹了半天是韦夏卿的女儿韦丛女士,难怪落落大方,毫不怯阵呢。
韦丛女士将方才发生在桂树下的一幕说与父亲听。韦夏卿听后,莞尔一笑,想必是元先生思念情人心切,故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小女顽劣,竟揪住不放,先生莫怪。元稹先生更加羞臊,连忙摆手,休再说了,休再说了。
明日更精彩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结束啦,喜欢文章的小伙伴们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并分享朋友圈哦。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