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乱错在警察?但这就是法国人公认的年度最佳

《悲惨世界》
圆桌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XL
主持人
zumaca
被AI取代的电影推销员,nexus-42,服役5年
嘉宾
吴泽源
写不好小说的影评人
江声走
影迷,媒体从业者
影迷双生
老影迷,进阶中的影评人
zumaca:
我想首先我们还是可以从对看完影片的初印象大致聊起。我相信,绝大多数影迷在看过《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2019)后,对其中展现出的能量和锐气,应该印象深刻。我在初观影过后,也觉得它呈现出来的力度,算是近年来法国电影中都比较难见的。大家不妨先谈谈影片给各位带来的最深刻感受。如果很不喜欢的话,也可以说说最大的不满主要来自什么?
吴泽源:
我对《悲惨世界》的观感其实是有点抽离的。从类型叙事的角度,这部电影很成熟;从导演执行力方面,这部电影对节奏和张力的把握也颇为不凡。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这部电影很难让我对其有太多情感投入。回头想了想,这其中原因可能是:1)它过于被情节驱动,人物被导演所编排的事件推着走,这让整个文本略显扁平;2)它选择的叙事视角有些耐人寻味。我们跟随的视点属于一位警察,他显然属于“高墙”那一边,虽然是一堵温和的高墙。但通过对电影本身以及导演个人经历的了解,我们能看到,拉吉·利(Ladj Ly)所支持的必然是“鸡蛋”那边。于是问题在于,采用这样一个趋近于《训练日》(Training Day, 2001)的类型叙事,到底是有利于还是阻碍了导演的直抒胸臆?起码对我来说,这个叙事策略让我在文本中很难找到情感支点。
训练日(Training Day, 2001) 海报
江声走:
我感兴趣的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塞纳-圣但尼省(Seine Saint-Denis)的基层治理结构。警察的权力和来自不同母国的移民社区的、类似黑帮的自治帮会,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交织的基层纹理。在真正的故事发生前,三个警察的“日常巡查”,就先带出了这种纹理。这样的治理结构在之后的故事发展中也参与了进来。当然,这样的结构蕴含着不稳定,各种帮派的权力来自于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代表国家权力的警察在其中只能起到平衡的作用。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这个地区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影迷双生:
最深的感受在于,一个长片处女作导演对电影整体的把控,尤其是节奏和情节推动上做得很好,完成度很高。比较可惜的地方在于,这种情节导向一定程度损失了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很多人物功能性很强,很典型,但是,也因为这种典型而显得单调了些。
其次在于简单,这种处女作处理个人经验的创作方式表达上,并没有做太复杂的处理。导演借外来者的视角把自己生活的社区展现给了观众。我个人觉得创作者是无意,或许亦无能力对复杂的移民问题给出解决性反思,所以他更多地只是在呈现。手持摄影也有模拟一定程度的现实感。虽然,在结尾摘录雨果的话似乎有些反思的意味,但那种反思本身在经济、地缘政治以及历史面前,未免显得过于朴素了。虽然,那样的语句配合影片情节,或许能唤起一些普通人心底基本的良善,可这种情感能持续多久呢?“鸡汤”效果难免在强硬的现实利益面前显得无力。
再补充一点(仅个人猜测)。从创作的角度,我猜测导演拍这个题材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处女作的缘故,选择从个人经历出发会比较好把握;其二是他本身也希望自己社区乃至移民群体的情况和问题能更大程度地被社会看见;其三这类题材本身挺受欧洲语境关注,也有贴合电影节取向。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2019) 剧照
zumaca:
确实,吴泽源的第一点和双生提到的人物问题,也是我觉得比较大的问题,这导致影片有些“不耐看”。我们无法否认影片纯熟的情节编排和节奏掌控,但我在第二遍观看,即已经对影片有了解后再去看,就觉得很难专注,似乎人物(尤其几个警察)的过于脸谱化,和影片前半非常写实的基调是有矛盾的,甚至有时不免觉得是在看一种单元情景剧。所以,各位是不是也能就影片营造的这个“现实感”聊一聊,以及,后面由实到虚的变化,有给你们的观影感受带来什么变化呢?
影迷双生:
对,所以我上面特意想说是在模拟现实感。因为,整个影片的内核,我觉得并未对准现实,甚至追逐段落以及后部分暴乱的场景,情绪气氛之紧张,已经从视听情节上抓住了观众的感官,一定程度没给观众间隙去反思这场暴乱背后,更值得、也更需要被关注的、难民危机的种种因果。感官体验,部分削弱了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成为进阶影迷,从阅读这些书开始?
世界影史神作
改编自美国出版史头号畅销书
完整剧本×幕后解密×独家访谈
权威译本,首度面世
吴泽源:
我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我对有些泛滥的写实主义手持摄影风格的偏见,其实我蛮难接受影片营造的这种平庸“现实感”——缺乏美学过滤的“现实”,其实某种程度上,显示的是导演的懒惰。在前半部分,我有种被导演拿着鞭子赶着走的观感——情节太满、节奏太快,基本不给人喘息机会。你本以为影片给那个拥有无人机的小孩设置的几个无对白镜头,会设立一个属于全片的情感支点,但后来这个被裹挟在风暴眼中的少年角色也几乎消失了。若不提美学也不提情感,《悲惨世界》的主要问题,或许在于信息量太大,超出了100分钟时长能够容纳的极限。大概把它拍成电视剧会更合适,人物群像也会更鲜明。
江声走:
带来现实感的,除了手持影像的营造之外,还在于对社区权力分配的呈现。像那个无人机的镜头那样,当镜头拉远的时候,我们会认识到这是一个所谓的“难民危机”。但是,深入到社区之后,我们发现这不是危机。里面每个社团的权力分配井井有条,国家权力在其中反而显得有点多余。移民自发形成这种社区权力分配,使得观众被带离“危机叙事”。就像在告诉你说:“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故事。但是它和其他的不一样,它呈现了另外一种可能。”这其实是移民的胜利,他们不再需要融入法国主流社会,而是形成了自己的自治社区。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2019) 剧照
zumaca:
我其实对您说到的这一点,有比较矛盾的感受。我是觉得,导演对于街区的权力关系的体现,是非常提纯,高度概念化。这也是我对于他的现实感感到矛盾的原因之一。
江声走:
他确实采用了一个简化的模型。但是,这个简化模型表达了他心目中他成长的地方:这个地方不是地狱,这个地方有自己的生存逻辑。
影迷双生:
(补充)人物的面具化或许也有经验不足的原因,人物设计目的性很强,并把所有的毛边都修干净了的感觉。克里斯承担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象征;格瓦达则是被纳入法国警察体系的移民,有身份的双重性。还有,便是代表了有基本良知的普通法国人鲁兹。不仅人物,整个社区的关系分布也很工整,权力一定程度上是制衡的,警察、市长、穆斯林兄弟会乃至毒贩。或许现实就是如此,但呈现得太有针对性,也就损失了现实感,显得匠气了。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2019) 剧照
zumaca:
我还想说一下,结合起前面吴泽源提到的视角问题,我也看到@圆首的秘书 差不多提过这一个问题,让我思考了一下。他说,前面会让你觉得,似乎导演在展示他非常熟悉的街区的一切,但后面,并没有真正展示这些反叛年轻人的内部。这也是我在看那几个无人机镜头时有所困惑的地方。似乎开始,这是那个孩子的眼睛在看这一片街区。但渐渐地,它失去了人称,变成一种无形的、也无法接近的视点在看,而离它本来的主人,这个街区的年轻人越来越远。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也是让影片在反思性和价值高度上有所局限的原因?
吴泽源:
我也觉得,这种“失去人称”感是出于导演经验不足,没有想清楚讲这个故事的最佳方式。理想状态下,如果意欲让电影成为反抗体制的武器(我相信导演有这个意图),最起码要在智性和情感上把观众说服。而造反的年轻人,在后半部分的暂时缺席,显然无力让导演达到诉求。
影迷双生:
这个街区的呈现没有让人看到更本质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没有。视点的变动不仅仅是方便叙事使然,也因为没理清这一切变成这样的原因。视点与叙述挂钩,涉及创作者想表达什么、怎样表达以及这样表达能否在表象和内涵上恰当传递出创作者的意图。感觉拉吉·利熟悉这些事件的同时,对事件的深度挖掘不够。可以说,事已至此有它的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从哪来,表达上就显得有些茫然了。中东北非难民的产生,直接与强国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关。但间接地,美国为首和北约的助攻,也可以从冷战乃至二战挖掘渊源。而欧洲难民问题处理不善,又与各国的经济上危机、政治上右翼崛起有关。当然还有欧盟,欧元区国家丧失货币主权,而欧洲的高福利,政府无力负担,政客又要吸引选民,只能借债以支撑福利政策;而政府需要利用通胀来把债务危机转嫁给国民,长此以往,债务累积,并且无从化解。欧洲很多国家几乎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吸纳难民确实吃力,哪怕这是他们造成“失效国家”该承担的责任。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2019) 剧照
zumaca:
另一个想请大家谈一下的,是本片以《悲惨世界》命名,又在这样一个强力的结尾后面引述了雨果,不如谈一下,你们在观影时对他的文学性是否有感?还是《悲惨世界》这个名字,真的就是纯粹来源于对雨果写这本书的地点的一种调侃?
吴泽源:
我觉得影片几次引用雨果都还蛮让我出戏的,像是重新听到了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大家写作文时,一再提醒的“记得升华主题!”和“记得为自己总结中心思想!”之类告诫。
说句题外话,同样是表现一个无解的底层死局,《怒火青春》(La haine, 1995)在情绪上更饱满,《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 1989)在战斗性上胜出,美剧《火线》(The Wire, 2002 – 2008)则把从底层世界到政府高层之间的七重天呈现得细致入微,笔触中写满无奈和悲悯(当然《火线》的体量属于长篇小说)。感觉《悲惨世界》跟几位前辈比,还是有些不可忽视的差距。
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 1989) 海报
江声走:
不是很赞同这是一个“无解的底层死局”,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移民社区。因为,法国国家权力的暴力侵犯,才导致了社区权力平衡的丧失。
影迷双生:
把雨果纳入文本,像是提升文本厚度的手段,一是确实有相关性,二是给了电影文本之外的一个拓展空间。
zumaca:
我觉得,这部影片之所以在法国引起这么大反响,不管是从其类型手法,还是从其人物构建来说,最终可能还是服务于他要传递的、来自巴黎郊区(banlieue)的信息。也有说,这是近年最有力的左翼电影之一。这一点,可能会使人诟病起解读空间的局限,但就像《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 2018)一样,没有人怀疑斯派克·李要传达的声音,这也是拉吉·利从短片起就在深耕的地方。各位是否也可以结合对于法国当下、或之前的发展状况的一些了解,聊一聊你对这部影片发出的、这样的声音的理解?
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 2018) 海报
吴泽源:
哈哈!感觉主持人可以对这个问题多回答几句。我没在法国生活过,所以,不太了解郊区的社会文化语境。但我就有点怀疑斯派克·李的声音啊[捂脸]!把3K党拍成一堆脑满肠肥的白痴,可能就挺偷懒的。同样,没在美国生活过,但看过几集《火线警探》(Justified, 2010),里面对3K党徒的描绘就丰富很多。
zumaca:
实话说,我被拉来这个圆桌的原因是,说因为我有巴黎生活的经历。然而,我想了想,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悖论,除非你是一个真的生活在这个街区的人。为什么导演需要将本片处理成这样激烈、而具有警示性的样子?为什么影片以巴黎城中各个标志性地点高举三色旗开场,但在后面完全不再涉及,使得这样的“和谐”场面充满了讽刺性?可能恰恰就是因为,许多人即使住在巴黎,也不会真的了解发生在郊区这样的街区的事情。越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越是被这些身处不同阶层的人忽视。有的时候,这样的忽视也不是主动的,而是当你并非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对于这样一个复杂、而越解越解不开的社会形态,你要去理解可能是非常无力的……
吴泽源:
所以,能不能多讲讲,法国媒体和大众给予本片好评的原因呢(除了上述所讲的,让这个被忽视的世界显现在了更多人面前之外)?
火线警探(Justified, 2010) 海报
zumaca:
我之前大略看过一些法媒的评价,大致比较难以绕过“力量”/“愤怒”/“强心针”一类的词语,基本也是对于它将这样的社会现实和如此的叙事结合起来的完成度和氛围的褒奖。手册用的也是“一部切实/灼热/沸腾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需要展开的、非常稠密的电影”……
?成为进阶影迷,从阅读这些书开始?
令观众着迷的人物如何从外在塑造?
名导演与演员打交道有何独门高招?
如何深度欣赏一部电影的调度设计?
影迷双生:
抛开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影片本身可看性是高的。这种声音传达至少有被人听到,至于能起到什么效果,还是得依附社会现状。法国当下,政治上,右翼崛起比较明显,甚至全球右翼崛起都比较明显。早几年欧洲议会选举时,选举结果就有显示,法国国民阵线和英国独立党都成为高票政党。法国的极右领导人在玛丽莲·勒庞(Marine Le Pen)也借助互联网有很强的影响力。右翼对难民是抵制态度,但反过来,难民的进入又使得右翼势力有借机壮大的机会。
关于左翼、右翼与难民问题,一方面,左翼的想要负担起责任的心,缺乏现实的经济支撑和欧盟政治下可统一的措施;另一方面,一些普通人,尤其像片中克里斯那样的人,并不会认为,以国家名义给另一个国家带去灾难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从某个方面讲,普通民众确实没有直接带去苦难。但客观而言,那些国家攫取到地缘利益和经济利益,难道没用于国家发展吗?国家发展的好处,或多或少是绝大多数公民都享有的。
左翼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些拉丝·冯·提尔(Lars von Trier)在《狗镇》(Dogville, 2003)里借人物指出的一种傲慢,显得盲目“圣母”。也像《悲惨世界》里有些讽刺的一个点,依萨之前在玩滑板车的时候,跟他的玩伴说,他回了一次故乡,打瞌睡的时候,有人在偷滑板车,结果那人被抓到给活活烧死了。他说那边很危险,抓到偷东西就是死路一条。结果呢,到了法国偷了东西也差点半死……好了一些,但也没太好到哪去。这些难民,有些几乎冒死漂过地中海来的,似乎并没有得到他们憧憬的民主乌托邦。因为,确实欧洲现状无力从物质上负担这么多难民。甚至,主流政党为了争取右翼票源,会支持限制难民。也侧面可见,左翼目前在欧洲的情况。
狗镇(Dogville, 2003) 海报
zumaca:
我之前看到拉吉·利的采访里有一个很好笑的地方,是他把片子带到洛杉矶一个电影节去放,有一个美国大妈以为是那个音乐剧,所以去看了。看完了和他说“我之前不知道法国比芝加哥还要糟糕”……
江声走:
这个移民社会被呈现出来蛮好的,电影对法国警察的形象塑造是很负面的,Chris这样的警察在这个社区是普遍的吗?05年的骚乱就是这样的警察引起的吧?警察所代表的国家权力是一定会渗透进去的。但渗透的方式被塑造得这样负面,其实是透露了导演的倾向性:和解基本是很难的。原因主要在于你们的暴力,你们的暴力才导致了我们的暴力。
zumaca:
但如此的话,怎样去理解其实三个警察形象设置的不同呢?尤其是,开枪的并不是Chris,而是相对温和的Gwada,在短片的版本里好像还是Pento开的枪。
江声走:
温和派已经被卷入了,当两方越来越极端的时候,温和派其实是要被迫选边的。
怒火青春(La haine, 1995) 海报
zumaca:
其实我觉得,这里面不光是对警察暴力的控诉。不单因为对于两个相对温和的警察形象的塑造,也是因为,最后的反叛里面,在国家暴力之外,也反抗黑帮的人,当然因为,他们和国家暴力缔结的关系。但我觉得,也是对于一切压制在年轻之上的力量的反抗。
影迷双生:
难民会面对像克里斯这种警察也有一些其他原因,除了经济上对接纳国造成负担,还有一些所谓的恐怖组织和恐怖个人给社会带去了惶恐和敌意外,穆斯林的文化本身也有一些当今西方社会看来糟粕的地方,比如穆斯林女性的境遇。影片中那些难民移民,大概多多少少受过一些移民教育吧,但不少在民主社会遭到抵制的行为依旧存在,那些贩毒、嫖娼、作奸犯科,好像成了这个社区运转的马达零件一样。如果没有那些需要武装才能得到尊重的警察,这些罪恶运转链会消失吗?以暴制暴的警察当然恶劣,但是,让这个地区好起来的根本,恐怕不是单铲除暴力警察就可以达成。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他结尾放出那句雨果的话像“鸡汤”的原因。当然也是说他整部影片观感简单的原因之一。
吴泽源:
可不可以顺便谈下拉吉·利的生活经历和就学背景啊(我事先没做功课)。刷Instagram时发现他和JR似乎有私交;本人好像之前也混过街头,有绑架案的案底。
zumaca:
他好像是自学电影的,90年代就和朋友组了“社团”Kourtrajmé,里面很多现在的艺术家,JR是其中一个,甚至《怒火青春》的马修·卡索维茨也好像是。所以很多人也会说,这是《怒火青春》的一种延续吧……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各大碟商持续大幅减价,不能让它们倒下!
是枝裕和新片真的砸了吗?有人却说是他的最高作
《绅士们》的种族臆想症
火口的两人——富士山口心中未遂
选择愤怒 还是选择感动?
我看见黑暗——佩德罗·科斯塔谈《维塔利娜·瓦雷拉》
你有什么立场,给这个片刷差评?
在电影中去受伤、去原谅、去爱请为深焦口碑榜投票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