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过年的讲究,我才发现自己也太无趣了!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小年夜祭完了灶神,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大家有没有准备好呢?相信大家一定都在为中国人一年中最最最最重要的节日“厉兵秣马”了吧!(激动的搓手手ing)崇祯《嘉兴县志》:“……廿四日为小年夜,扫屋尘,用花糖粉团祀灶,曰送灶。”
光绪《容县志》:“……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夜,用饴餹钱楮祀灶神,谓之灶君上天,亦曰祭灶。”
其实呢,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小年夜的具体时间也各不相同,但“祭灶”的传统倒是一致的~
有道是“自古人间有闲情”,都说中国是“吃货”大国,其实呢,我们不但“会吃”还“会玩”,世界上不少游戏都有中国古人游艺的影子,数十上百种的游戏各有特点渊源,而每逢节庆团圆日,正是我们游艺活动闪亮登场的时间!所以说啊,过节只会打麻将、放烟花、看手机?别那么无趣了!来和小印一起看看这些眼花缭乱的传统游戏吧!酒桌上,玩点啥?中国人的过节方式,总是少不了一顿宴席。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大量描绘宴饮的诗歌,像是《小雅·南有嘉鱼》便有“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的句子。礼经之中,《仪礼》有《燕礼》讲述宴会宾主之礼、《礼记》有《燕义》论宴饮之意义重大,总之呢,都对宴会觥筹交错中,达成的信任与和睦表达了美好的期许。当然啦,先秦古礼繁复,又多赋予政治意味,和今日还是大不相同的。于是乎,中国的酒桌文化也格外的受到大家的关注。然而,由于酒桌上之陋习丑闻频见于新闻,如今”酒桌文化“一词登场,往往使人联想的都是些劝酒酗酒的负面形象,更有人以中国”酒桌文化“自古如此,不顾形象、大放厥词。古人:我不是,我没有,别乱说。小印表示,喝酒也是要遵守”基本法“的嘛!各位看官到这里也许就要迷惑了,那酒桌上除了喝酒、聊天、讲八卦,还能做点什么呢?古人:看看我们的宴饮活动,真的是超级丰富的!是的,就“吃饭”这一事,中国古代着实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比如,在文人间最有市场的游戏之一,便是行酒令。想必大家对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都不陌生吧?《红楼梦》中就多次生动的演绎了贾府宴席上,宝玉与众人行酒令的场景。而林黛玉与史湘云联句,写行酒令的盛况,便是“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宜。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所以说,酒令是什么呢?又该怎么行?其实,严格意义上,酒令并不是专指某一种游戏,而是一类游戏的统称。就像上面联句中所讲的那样,骰子令、射覆、猜枚、击鼓传花、投壶云云皆是酒令的范畴。而最早的“酒令”,与宴席上设置的监督参与者不要喝太多,以防失态扰乱礼法的”监“、”史“等令官有关,是一种”喝酒的命令“——令出必行,违令罚酒。如此,在”令官“的调和之下,饮酒的频率便可收放自如了。筹令,是最最最常见的一种。古人将饮酒饮酒规则和令词刻在竹木等材质的令筹上,放在签筒内。令官先饮酒一杯,宣布行令开始,大家便依次轮流摇抽一支,按照令筹的标注进行回答。令词也是种类繁多,像是占花名——每根签上画有花草,附一句旧诗,抽到便按照签上说的进行。捉曹操令也十分有趣。先从制作令筹开始,令筹有十二根,上面分别写着诸葛亮、曹操、蜀五虎将、魏将五位。参与者为十二人,分别抽一支,作为自己的身份,不能告诉别人。抽到诸葛亮的人开始点曹操,第一次就猜到了,便依诸葛亮的要求”重罚“这位曹操,若是第二次就减轻罚的程度,依次递减。如果点到的是蜀将,便可使他帮忙指出曹操,如果是魏将,就发令让蜀将之一与其猜拳,以此类推。射覆,也是一种酒令游戏,它的核心就是——”猜“。我们现在玩射覆游戏,小印覆,你射。小印(看到树):”东风“你环顾四周,寻找和“东风”有关的东西,看到了树,猜出来是取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典,便知道这里的覆是”树“,便出一个与树相关的典——”几处早莺争暖树“,于是你说”莺“。小印(点头),这便表示此轮是成功的”射“着了。这样看来,其实射覆游戏,就是围绕一个大家心底知道的谜底,互相对暗号,对上了,就成了。感觉文人们的游戏好像都有点复杂啊……这不就来了吗!小印为大家安利一个简单易行、又因为变数大所以让人提心吊胆的酒令游戏——击鼓传花。众所周知,鼓响传花,鼓停,持花者受罚,然而,现如今讲故事、唱歌可能太普通了,和真心话大冒险之类的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可供参考的玩法!麻将”复古“?牌九来凑!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庆余年》 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之前小印在「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中,曾和大家进行过一番头脑风暴。而要说小印觉得十分好笑的片段之一,便是范思辙见谁想和谁推牌九的场景。小印不禁发问,牌九是什么?它和麻将,有什么关系吗?关于牌九的来源,要追溯到北宋宣和时期,当时出现了一种称为”骨牌“的游戏用具。每副骨牌有32张,分为文子和武子。成双的牌是文子,包括天、地、人、鹅三长四短共11种牌,每种两张,这便有22张牌,另有10只牌并非成双的便是武子啦。虽然听起来有点云山雾绕的,但是牌九其实玩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论是大牌九还是小牌九,重心就是——“比大小”。最大的牌的组合,叫“至尊宝”,接着是“天牌”、“地牌”、“人牌”、“和牌”、“梅花”、“长三”、“长二”、“虎头”等等对子,而不能组成对子的杂牌,便更小了。推牌九的时候,大家轮流坐庄,庄家把牌堆好,投出点数,参与者按次序取牌,分别和庄家比较大小。小牌九更容易些,每人只需摸两张牌比较大小就好了。同样用到上面说的骨牌宣和牌,天九则是另一种玩法,虽然也是比较大小,但更为复杂。参与的人数上,和打麻将一样,天九是四个人一起。先掷骰子,依据点数摸牌打牌。除了文武牌的区分,文牌之下,又有大牌、长牌、短牌三种。同一类牌中,大牌可以打小牌,但不同类的牌不能互打,长牌可以打短牌,短牌则依据点数区分大小。感觉听起来隐隐约约有些熟悉是不是?好像和我们现在的打扑克很像,都是跟牌,只是有时并非明面,而是垫在下方牌面朝下,所以不到最后的“结”,谁也无法知晓究竟谁胜谁负。说完了宣和牌,我们说说默和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来源却是大不相同!默和牌属于“马吊牌”系统,若是上溯,则可到一种称为“叶子戏”的游戏。叶子戏的起源,那可是百花齐放,或有人说与汉代行军消遣有关,也有人说其实唐代的酒牌才是它的诞生地。当然啦,不论缘起如何,叶子戏在唐五代时期,是相当的兴盛了!无论男女老少,宫廷深院还是街巷乡里,这种画着人物,写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有神仙鬼怪的典故的漂亮画片,可谓“岁岁长相见“了!”叶子戏“在当时有多Fashion?看看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小周后吧,她最主要的作品,便是讲述”叶子戏“玩法的《击蒙小叶子格》了!明朝天启年间,叶子戏演化成了马吊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马吊牌讲究“运智用巧”,冯梦龙作《牌经十三篇》道“凡牌在人手……可欲擒而故纵者饵也……藏盈而出虚者……弃少而用多者……”如此云云,对打马吊的技巧娓娓道来。小印表示,“不务正业”的如此认真,讲真令人拜服!到了清代,马吊牌的一支简化成了牌面只有”万子“”索子“”文钱“三门,这便是默和牌。清中后期,”看竹“出现了。为什么是”看竹“?这便不得不提王羲之痴迷竹子,以至于发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感叹。清末之人痴迷“打麻将”有如王羲之之爱竹,于是,有了这般雅号。麻将也好,牌九也罢,其实都是中国传统游戏中的牌戏,虽然并非同源,但都在机缘巧合之下漂流到海外,前者有日本麻将、美国查理士顿麻将、菲律宾麻将等等流派,后者则随着意大利传教士多米诺去往米兰,成为了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多米诺骨牌”。花草百物,趣味几多!食用须知:本部分较适用于假期期间的南方朋友与立春过后的北方伙伴。中国古人对自然风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从前,天气转暖的时节,人们便成群结队的去往郊外,开始了名为踏青的活动。譬如说唐代吧,因为自上至下对于花的热爱,春游活动最盛大的,就是赏花。春暖花开之际,唐人们便携酒跨马、辗转于花圃园林之间,若颠若狂。“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盛况如此,一举促成了花市的诞生。沉醉自然的诗意中,在对美景百物的追逐中,“斗百草”、“斗花”、“斗茶”等诸多游戏产生了。在古代,“斗百草”原多是女子孩童之游戏,也有成年男子同玩。白居易《观儿戏》作“拂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这是孩童作“斗草戏”。李清照《浣溪沙》有“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正是室外女子笑语晏晏,斗草取乐的景象。“斗草”可分为武斗和文斗两种。“武斗”的方法就很简洁明了啦,两人分别持一根草,两手拽住一根草的两端,两根草相交,进行拉扯,先断者输。可见,“武斗”斗的是草的拉力与韧性,可以随时开张。“文斗”就有更多名堂了。比如说,可以斗采集花草的数量,收集越多、门类越全,越好,品种奇特,名称好听,越佳。什么叫名称好听呢?古人云:“以吉祥而少见者胜。”像是有草名为“远志”,有草名为“忘忧”,人生在世,谁能无忧?若可忘忧,自然是美事,于是略胜一筹。另一种常见的“文斗”,又称为“口斗”,主要是对花草的名字。这些花草既可以是实际采摘的,也可以是凭空来源自脑中的知识储备,亦虚亦实。“口斗”怎么斗?参加游戏的一方先说一种花草的名称,对方就像对对子似的,以另一花草的名称相对。小印出“君子竹”,看官可对“美人蕉”。小印出“狗尾草”,那便可对“鸡冠花”。小印出“观音柳”,答者将言“罗汉松”。如此讲究对仗,一直对下去,直到对方答不上来为止。“斗花”也与“斗百草”类似,讲求的是花之品性,花之奇与花之多。《开元天宝遗事》就记载了长安王士安斗花的故事,书中讲:“长安王士安,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苑中,以备春时之斗也。”着实“备战”充分。小印:还可以这样操作?目瞪口呆。除了上面的这些游戏,传统游艺活动中,古人仿佛秉着万物皆可拿来一斗的理念(?),还有“斗鸡”、“斗蟋蟀”、“斗香”等等,前两者在培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后者则颇有诗意栖居的意味。看到这里,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和小印一样,想要get古人同款游戏活动了呢?你的家乡有什么有趣的传统游戏吗?期待你在留言中和小印聊一聊!主要参考文献:
1.王永平:《唐代游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2.王宏凯:《中国古代游艺》,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
3.祝良文:《解读红楼梦之红楼游艺》,济南:齐鲁书社, 2008年。
4.十三经注疏,阮元刻本。
5.爱如生中国地方志库。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推一个美好的物品办一场文艺活动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商务合作微信号 shaohe0102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