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教育规律,不想让孩子上学前补习班,我错了吗?

转载文,作者黄瑶珊,文字朴实,妈妈和孩子的经历带有很大的普遍性。作者也与我本人的教育理念几乎完全一致。
我是一个母亲,有一个女儿;同时我又是一名教师,女儿也在我任教的学校上学,只是不归我教。
我与爱人担负着孩子的家庭教育,又与同事分担着学校教育,我们这种有着双重教育身份的人,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一些认识,这让我们与一般的家长有一点点区别。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当下社会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这个口号更是出人意料地深入人心,我们这些不以为然的人算是少数了。女儿是6岁多上的小学,公立幼儿园遵循课程标准教学,所以只学了26个拼音字母,其他都未曾学习。
而我家周边的家长却不是这样,他们纷纷在学龄前的最后一年给自家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学前补习班,学习所有的拼音知识,包括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再把一年级的汉字都学了一遍,而数学更是连一年级的计算水平都有了,甚至有的还用珠心算把计算能力巩固了,总之就是提前一年上完了一年级,甚至有的已经冲击二年级的课了。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很明确地知道,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属于抢跑,有可能造成揠苗助长的危害,但具体危害是什么,我并没多想,也没分析,我只是坚定地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任何学龄前补习。到了上学前最后一个暑假,还有家长让孩子报名小学一年级课程的速成班,抓住最后机会冲击一年级的知识,而我依然坚信自己的判断,和孩子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外出游玩,长途、短途不断,逛逛图书馆,流连科技馆,参观博物馆,领略潮汕文化……但“问题”来了,孩子一年级的功课学得非常不顺,而且是全面性的!由于学前基础太差,在班里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齐头并进时,我的孩子成了拖后腿的小蜗牛,每天、每门课跟不上的学生里都有我的孩子,要么拼音不过关,要么听写不过关,要么动作慢,要么思维不够敏捷,跟不上全班的思路……开学一段时间过去了,孩子所有的成绩都不理想。我的孩子天生的学习能力应属正常,并不笨,如今却门门功课都垫底,曾经有一段时间,郁闷笼罩了我,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当听写过的字词再听写还是出错时,当题目讲了再讲还是不会时,我有些崩溃了,不免训斥,甚至责罚。这时,疼女儿的孩子爸爸总会适时制止我,其实当我看到被责罚后的女儿躲闪的眼神,也会感到后悔,但门门功课落后、天天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的现实又有可能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我最担心的。难道我错了吗?我当初的决定害了我的孩子?在这种人人都抢跑的大环境下,我是不是也应该跟大家保持一致?我冷静下来思考,读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还是相信自己并没有错,教育是慢功,尤其是小学,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等待。其中,我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总是在等着他养的一朵花开放,等了一天到了晚上还是一个花骨朵,几乎没有变化。妈妈告诉他,不用这么等,回去睡一觉,它就开了。孩子问,它要是不开怎么办?妈妈说,它是一朵正常的花,正常地长在土中,气温也合适,它就一定会开。这些教育文章和这个故事抚慰着我焦躁的心,让我一下安静了下来。“教育需要等待”这句话谁都会说,但真的要去践行还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定力,需要读很多书,需要学习。心里有了一些底后我的脾气也好了很多,我相信孩子是个正常的孩子,一定也会有正常的表现,只是时间问题。经与任课老师家校联动、慢慢配合,渐渐地,孩子的成绩上来了,点滴进步都让我欣喜若狂!一年级期末我的孩子就跟上了班级的进度,这也说明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与我孩子的认知能力是相当的,正好一年完成!我的孩子用一年的时间就追上了抢跑的孩子。而在别的孩子忙于抢跑的那一年中,我们更多把心思花在了孩子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上。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慢慢地放手,让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自主打发本就该属于她的时间,如果想培养她的什么能力,我们也会考虑她的年龄,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她的兴趣,让她自己“钻”进去。孩子到了学龄前,每次把孩子带到公共场合时,看到许多家长护着自家孩子玩游戏,生怕磕着碰着,生怕被人欺负,我反而放开女儿的小手,让她自主去选择小伙伴玩,尽可能让她自己处理与其他孩子的关系,自己找到既尊重他人也不委屈自己的那个度……每次去游玩,她总是开心融入,流连忘返,一群小伙伴离开了,她能马上加入到另一群小伙伴当中去,学龄前这一年,我的孩子玩得非常充分。玩,尤其是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同伴一起玩,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女儿渐渐大了,上了二年级后,我常会看到其他班、其他年级的孩子亲切地与她打招呼,她自豪地告诉我,她(他)是参加某某项活动新认识的;我和女儿在不同的校区,女儿要过两条马路才能与我会合,每次放学她都能自己找老师陪她过来食堂吃饭。当我忙完学校行政工作走进食堂时,总能看到她腻在一群老师当中,谈笑风生。这时,我知道我做对了。相较于那些抢跑的孩子,我们抓住了孩子开始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让她勇敢地去接受不同的事物,慢慢积累与人相处的经验,养成随和开朗的个性,似乎这更可贵。坚信教育规律,要有一颗不为世俗观念所动的心。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19年19期,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推荐阅读:为什么优秀孩子的家庭教育,本质上都是相似的 我是如何成为第一名的让我们透过文字,照见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