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人类自古至今一直孜孜以求的不懈追求,中国人尤甚,古代帝王为了长生不老炼仙丹、求仙术,做了很多不符合科学的努力,现代人养生荒唐事也屡见不鲜。太平盛世养生是更持续的热点,无论是养生节目还是养生产品都大行其道,是个巨大的产业,也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为什么如此被关注呢?我想大体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日子好了,大家都希望可以健康长寿,可以多享受些年幸福生活,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各种不健康、亚健康症状太多,不断发生的刺激性悲剧,让每个人必须更加关注健康、关注养身。但是不同人对养生的理解、关注点、侧重点差别还是挺大的。 昨晚视频学习,偶然看到了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王首德老师的几段精彩讲解,他的见解观点很是观点不同一般、引人思考,特别是历史观和认识论等,但是太专业深刻,还得继续学习体会。有个不到3分钟的视频片段讲养生,很受启发、也觉得有心得有话说,一个中年人对养生的粗浅认识:养生要内外兼修、全面滋养,才能健康长寿。首先要养身,主要是锻炼、作息和饮食,核心是因人而异,适度而为。这是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健康和长寿不就是有个好身体吗,没错,这是前提也是结果,身心健康最终还是要看身体的指标。养身简单说主要是依靠身体锻炼、健康的起居和饮食调理。规律的起居最容易理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和谐一致,对身体一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不仅要保证睡眠时间,还要正确的时间入睡。运动和饮食的里面学问就大了,误解不少、争议和分歧也不小。大部分人认同多运动才能长寿,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能让身体机能、零部件保持良好的状态,但也有人认为常静才能长寿,千年王八万年龟就是最好的证明,很多长寿的大师、名人也是好静少动长寿的明证,而且也是认知自成体系。到底是动好还是静好呢,我觉得是因人而异,动静适度为好。运动也有很多需要科学和实践的进一步证明,例如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跑马拉松,因为专注和挑战极限而减压、而获得快感、因此心旷神怡,但是马拉松确实也很消耗气血、损伤膝盖,从养生的角度是否有益,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气血,气血不足,则邪气侵入,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其他很多运动也是。
养身另外一个就是营养均衡的饮食,包括吃专门的养身保健品、补品提高身体机能。我觉得相对于运动,这个科学性、共识性更强些,多吃五谷杂粮,缺啥补啥总是有好处的,但是依然需要把握度,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确实很重要,什么都是缺了不可,多了不行,包括我们身体必须的蛋白质、维生素,最基本的如盐,没有盐不仅食之无味,而且身体也受不了,白毛女就是例证,但是盐多了肯定也不行,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民间有多盐赛砒霜的说法。所以呢,吃这个东西不能太精细、搞的每次吃饭跟吃药一样精准小心,也不能放纵自己,满足了口舌之欲,但是吃出一身毛病,核心还是在相信科学的基础上把握好度,吃的健康重要,吃的开心也很重要。其次是养心,主要修身养性,以好心态促健康。生活在世俗的社会里凡人,每个人压力都不小,生活的城市越大,奋斗的越成功,可能压力就越大,因为欲望和攀比始终在驱使着你向前,而大部分时候或者如果心态不好的话,最终永远是求知不得,或者得之不悦。而高度的紧张、焦虑、失败挫折的煎熬和得到后的狂喜都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亚健康可以说是城市病,是通病。修身养性就是要让人能够更好的跟自己、跟周边、跟生活和谐相处,能放低期待,放平心态,能接纳不如意、不顺利。身体上的疾病很多是源自心理,特别是人到中年和有点成就的人,心病不除看中医、西医都没用。养心这事道理都懂,但是做到很难,是个不断修炼心性的过程。因为做人事、做教练,各种心病患者还真见识了不少,开心的是也成功医治了几个人,减少了不少人的病症。
最后说养德。德跟健康有关系吗,这可能是平常养生专家讲的少或者讲不好的,也是我们平时关联少的。但是我们自古就有圣人论述和民间俗语明白这个道理。孔子说:“仁者寿。“仁者就是有德之人,意思是有品德、德行的人长寿。老子说:“以德延年。”意指用德行、品行来延年益寿。我们老百姓这样的说法也很多,例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常做坏事遭雷劈,做善事是积功德,可健康长寿,做坏事则会折寿,坏事做绝则会天打五雷轰、因果报应等等。可见大道理和通俗的道理一直都在这,只是被所谓的“养生专家”忽略了,或者说他们的认知还比较浅薄、浮于表面。养德的实践其实跟理解一样简单,一点都不高深,就是要向上向善,心存善念,多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个人这几年的体验感受就是四个字:助人渡己。在帮助给人别人的过程中我们自己能够得到更多。
老子还说:“死而不亡者寿。”这就更高深高级了,魏晋南北朝的学者王弼解释老子这句话说:“亡者忘也,其道犹存。”意指人虽然死亡了,但是思想品行依然被我们记得就是长寿。这么一解释好像就豁然开朗了,古今中外的先贤离世很久,但是他们的品行、思想、言行、作品一直影响着后人,名垂千古,光耀后人。或者用我们小时候学习的话:“他们永远活着我们心中”,这就厉害了,这就是不同人追求层次的差异了,就像前天文章里讲到的王阳明和曾国藩,一生追求立言、立德、立功,立志成为圣人。这样的人就像天上的星星,永远闪耀着光芒,思想不朽、德行不朽!人生而不同,人因人生而不同,无论人生目标远大还是渺小,过的平凡还是不凡,都要努力让自己活的健康、开心,尽最大努力绽放。如果还能对别人有价值,对社会有所贡献,离开这个世界后依然有思想和善举流传,那就是不起了的人生了。养生还是要坚持内外兼修,才能生的更鲜活,健康的更有意义。
- 2024年03月02日
-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