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好词好句

小学生的一个常见作业就是摘抄好词好句,但很多小学生根本搞不清什么是好词好句,很多老师只是布置学生去摘抄却不解释清楚。很多小学生都以为好词好句就是优美词句。为了迎合小学生交摘抄作业的需求,市面上还出现了《好词好句好段》这样的书。一些小学生一遇到要交好词好句的作业,就打开一本《好词好句好段》来摘抄,并不是从阅读中发现值得摘抄的内容。
其实一个词语是不是好词,单独拿出来看是看不出来的,例如我们不能说“姹紫嫣红”就是好词,“凶神恶煞”就是坏词。我们只能说“姹紫嫣红”是褒义词,“凶神恶煞”是贬义词,不带褒义或贬义色彩的词我们叫中性词,例如“春夏秋冬”“思维习惯”。当我们摘抄的是孤立的词语时,我们只是在积累词汇,和词语好坏无关。大量积累词汇是必要的,尤其在小学阶段,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积累是为了让我们有词可用。如果不去积累或积累太少,当我们想要表达时,往往会找不到恰当的词可用,结果无从表达或词不达意。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积累对自己而言陌生的词语,熟悉之后再换一批。这种积累和词语好坏无关,只和自己对词的熟悉程度有关。学英语亦同此理。
好词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得好的词,即要把词语放到具体的句子里,结合句子运用的场景来判断,才能知道某个词是不是好词。好句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得好的句子,要根据句子运用的场景来判断,才能知道某个句子是不是好句。
简言之,好不好得用了才知道。同一个词,放在甲处是好词,放在乙处却可能并不出色甚至是坏词。同一个句子,放在甲文是好句,放在乙文却可能并不出色甚至是坏句。反之亦然。脱离了运用去谈词句的好坏毫无意义。好词好句首先要用得恰当,符合表达的目的,符合场景的需要;其次要用得精准,能够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更高的水平是在恰当精准的前提下用得有新意。
下面以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的《观潮》和《走月亮》举一下例子:
例: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观潮》)
这一段有三个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潮的变化,颜色、形状、声音都写得很准确,“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个比喻还比较有新意,因此这几句可以理解为好句。
“浩浩荡荡”“飞奔”分别写出了钱塘江潮气势磅礴和速度惊人的特点,用得恰当准确,因此可以理解为好词。但是“浩浩荡荡”“飞奔”换了语言环境去使用就不一定是好词了。
例:我一连两天没完成作业,老师通知家长到校,于是我爸妈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飞奔”用得还可以,但“浩浩荡荡”就不妥了,这个词可以用来写人也可以用来写江潮,但写人需要在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语境下才能用,爸妈才两个人,肯定不能用“浩浩荡荡”。
例: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亮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我在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在天上走着走着……(《走月亮》)
这些句子写得很有画面感,尤其“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在天上走着走着……”这两个拟人句非常有韵味,“抱”和“牵”使小水塘和月亮变得灵动可爱,用在《走月亮》这篇文章里就是有新意的好词。但如果是“妈妈抱着我回家”“妈妈牵着我上街”这样的句子,“抱”和“牵”就是用得恰当的词而已,谈不上用得有多好。
我们再看两个句子: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都用了“绿”这个词,第一句用得平平无奇,但第二句就不同了,“绿”成为整句诗甚至整首诗的亮点。没有“绿”这个词,这句诗成不了千古名句。
再举个例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此句单独来看,感觉很啰嗦,因为明明直接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更简洁。此句单独来看不是好句,放在一篇说明文中也不会是好句,因为一般的运用场景不需要这么啰嗦的表达。但放在《秋夜》这篇散文的开头就是好句,它符合文中的语境,它表达的重点不是枣树,而是人的情绪,传达的是单调、无聊、乏味、无奈之感,而这正是作者当时情绪的真实写照。
当然有的句子单独拿出来看也令人觉得精妙,似乎不需要任何语境,但其实你在赞叹它的精妙时你已经默认了它的正确运用场景。譬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好句,它作为好句的运用场景一定是异乡的月明之夜,如果一个身在故乡的人感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显然不合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好句,它作为好句的运用场景一定是秋天的黄昏水面,如果对着隆冬的大漠雪山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必定很滑稽。
一言以蔽之,好词好句是运用得好的词句的简称,如果没有运用,就不能谈好坏。
前文:继续读写,静待花开推荐:语文学习三戒
本期荐书:《万物生灵》《俗世奇人》
冯骥才先生的散文小说俱佳,值得细品。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