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若只如初见
文/周李平
又到九月开学季,又逢一个新的三年轮回。我如三年前,接手了一个新生班。
每年新生入学前,学校会组织一次考试,以此为依据来分班。开学不久,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会传给每一位班主任。我有一个习惯,总是刻意回避着这组数据。因为我有自己的想法,这几十个孩子刚刚结束六年的小学生活,他们在同一个环境生活了这么久,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优点清清楚楚,对他的不足同样了如指掌。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来到新环境,基本上会一路“根正苗红”。而那些老师同学眼中的调皮娃,他们好不容易来到新的环境,面对新老师新同学,他们内心铆着一股子劲,想重新塑造自我。虽然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但分数也能反映一些问题。学习出现状况,要么是习惯不够好,要么是态度不端正,要么是付出不够多。这时,如果我仔细分析学生的入学成绩,我的心里就对这些孩子有了第一印象。首因效应一旦形成,在教育引导时往往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孩子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第一印象好当然没问题,如果第一印象很糟糕,这样就不利于那些想在新环境里重塑形象的孩子成长。
每接手一个新生班级,第一个月我会比较辛苦。我要通过我的眼睛来发现,通过我的耳朵来倾听,我凭借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来定位每一个孩子。第一屇班委会的组建也是别有用心。一般在开学第一个星期会用两节课开展“向你介绍我”的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上台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展望自己的新学期,讲讲担任班干部的意向。那些想在新环境里改头换面的孩子在活动课上往往比其他学生更主动,这当然是一个教育好时机。凡是在活动中说出想担任班干部的,我一定会给他机会。因为给他一份责任,就给了他一份信任,给了他一点压力,也给了他一份鼓励。实践证明,有这么一拨孩子,因为新老师的全然相信,因为新同学的关注支持,他们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方向。他们在新环境里的发展让父母惊喜,让以前的同学讶异。
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F是从乡镇随父母到县城来读书的孩子,在小学时成绩特别糟糕,数学常常考个位数。这次入学考试也是如此,100分试题做了9分。当然这个情况我是来后才知晓。小学时因为基础弱,上课听不懂,课堂上可能就不太规矩,老师批评得比较多,班里的同学也有点瞧不起他。但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能被接受,被肯定,F也不例外,有心改变自己的愿望甚至更强烈。来到初中,全新的环境让孩子着实兴奋。活动课上他主动要求担任劳动委员,我答应了他。虽然他的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但是课堂上他守规矩,课下也以一名班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尤其是劳动卫生方面,他称职,他讲奉献。我当着全班肯定过他几次,同学们也欣赏他的敬业负责。得到大家的认可,F更加向上向善。家长特别诧异孩子的变化,以前放学回家总是闷闷不乐,现在却笑颜常在。以前接到老师投诉电话是家常便饭,现在竟然破天荒一学期快结束没有老师邀请。
纳兰性德曾经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其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初次相见,由于没有利害关系,彼此之间的缺点也没有暴露出来,所以那时的感觉是最美好的,如果这种美好的感觉能一直保持,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手拿画扇,在秋风萧瑟之时,题诗伤怀了。学生初见新老师,他表现出的是好的一方面,如果我们为师者能想办法让他将这种状态长时间保持,他会渐渐与坏习惯告别,与优秀牵手。
但愿三年旅程结束的时候,你我仍能如初见!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初中)
【观 察】“你我若只如初见”,教师用美和善去发现和塑造学生的美和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向上向善,以一颗仁爱之心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是学生成长路上真正的“贵人”。(黄华斌)
推荐阅读:
1.【散文】冬至断想|山栀子
2.【时评】榜样照亮梦想|山栀子
3.梦想从来不卑微(值得家长和老师深思)
4.【稻谷溪畔】试着无动于衷|周李平
5.【散文】且行且歌|周李平
- 2024年03月05日
-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