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春秋 ?三十 严惩不训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故道文苑】
原创作品,违权必究姜子牙春秋作者:李志清 图片来源:网络三十 严惩不训
姜子牙就国之后的第一次早朝,发现齐国原来管司法的司寇营汤,却无故缺朝。姜子牙齐国先王因何故不来早朝,齐国先王赢信告诉姜子牙,营汤这个人执法律己,甚是忠君。齐国兴盛,不能没有他。姜子牙听了,对营汤不禁肃然起敬,顺利通过留用营汤的筛选,决定亲自登门求贤。文王当年渭水访己,都被世人赞誉,我何不学学西伯侯礼贤下士,虔心求贤呢?
作为齐国的开国之君姜子牙,就国之后,治齐的第一步就是以法治国,刚毅果断,稳定人心,才能使得社会大治。他想,有贤人辅佐,才能民富国强,国家长治久安。姜子牙接管齐国政务后,为改变齐国经济落后状况,首先在营丘城内成立集市,互通有无,物质交流,搞活经济,势在必行。
这天,瑰丽的朝霞映满天,枝头喜鹊叫个不停。姜子牙满怀欣喜,轻车简从,带着姜伋,由內侍引路,决定寻访司寇营汤,以便聘其到任供职。姜子牙一行正好途径新兴的集市,姜伋对姜子牙说道:“前面不远是刚成立的集市,那里熙来人往,道路多有堵塞,咱们还是绕道前行吧?”
姜子牙说道:“我们正好去看看市场交易状况如何。要不你们绕道过去,我要亲自去看看集市。”姜伋赶着车从集市的侧面行走,姜子牙带两名內侍径直走向集市。刚进集市,就看到各种物质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披伏,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忽然一阵阵争吵声传入耳际,姜子牙循声望去,只见一堆人正围着一个卖粮食的争吵不息。姜子牙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个卖粮食的与买主发生了争执。那个时代没有固定的量具,就是两手并拢弯曲用捧作量具,来作为粮食多少的依据。因为人手各异,手有大有小之别,你说能不发生口角吗?这不,他们争吵的面红耳赤,据理相争,互不相让。买粮食的人非说卖给他的捧小不够数。可卖粮食的硬说都是一样的捧,没有偏薄。姜子牙拨开围观的人,挤到里边。从布袋里抓出一把粮食说道:“这五指一握算作一合,十合算一升,十升算一斗。”姜子牙转过身来对身边的人说道:“你们对城里的木匠说,按照我说的方法做成合、升、斗量具,在国内推行。买卖时作为标准量具,推向市场。”从此,在齐国有了统一的量具标准,再也不出现因为捧大捧小争吵的事了。
姜子牙继续往前走,来到一个卖布的小摊前,这里也有几个人围着卖布的吵得非常激烈,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姜子牙驻足观看,只听买布的人说道:“你少给我布,你坏良心,我不要布了。”
卖布的火冒三丈,理直气壮地说:“我把布给你截下了,不能退。我一点也没少给你,你得给我钱!”姜子牙对卖布的说道:“你到底少给人家了没有?你是怎样量布的?”
卖布的说道:“我卖布是论拃,我个子矮,拃也小。他个子高,拃也大。我卖布,得按我的拃算,不能按他的拃算。”姜子牙一听,明白了他们争吵的来由。他想:一个国家如果长度不统一,怎能交易,市场能稳定吗?
姜子牙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然后,他在布上用两个指头一并 ,对在场的人说道:“这么长定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他叫內侍取出一块小木板,规定了长度单位,往后谁再卖布,就按这个标准,谁若擅自更改长度,定斩不容!”人们望着姜子牙,议论纷纷,这个耄耋之人为何这么气粗?他是谁啊?在一旁的內侍说道:“这是新上任的齐国国君姜子牙,齐国的一切都归他管。”大家伙儿一听说这是新上任的国君,人们用敬畏的眼光盯着姜子牙,然后齐刷刷的跪下,“我们不知国王驾到,礼仪不周,敬请国王见谅。我们一定按您的吩咐去做。”姜子牙连忙拉起下跪之人。
姜子牙继续往前走。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集市上的人都知道新国君在集市上,不约而同地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姜子牙远远地听到前面有人在吵架,只见卖主和买主争吵的面红耳赤,针尖对麦芒。姜子牙走到跟前,争吵声戛然而止,看见新君到来谁也不敢高声语。姜子牙很温和地走到卖菜的跟前。问道:“你这菜是咋卖的?”卖菜的说道:“我卖菜是论‘把’的,三文钱一把。”
“你买菜为啥不用秤而用‘把’呢?”姜子牙问道。
“你老不知,这秤也不准确,大小不一样,省得打嘴官司。干脆按‘把’省事。”
姜子牙仔细一问,这秤的标准全国各地不一样,有十两一斤的,有十八两一斤的,有十二两一斤的,还有二十四两一斤的,这样混乱咋能没有争吵的呢?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姜子牙低头思忖着,何不折中一下,十六两一斤较为合适,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在秤上规定个‘定盘星’,这样一来,这秤不就准了吗?大家一听,认为姜子牙说的合乎情理,拍手叫好。姜子牙告诉大家:“这一斤为十六两,意思是:它代表着十六颗星,就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谁要是短斤少两,就是坏良心,少一两,去福星;少二两去禄星,少三两,折寿星……”
就是这样,姜子牙在齐国率先统一了度量衡,使齐国的市场秩序很快安定下来了。
姜伋在集市外面等了好久不见父王从集市里走来,恐有不测,便一路走来寻找姜子牙。
姜子牙坐上车,几经询问,车子沿着坦途走过一条深巷后,迎面一座气派非常的宅院映入姜子牙的眼帘。姜子牙心想,这座院落十有八九就是司寇的。姜子牙让姜伋前去叩门,老半天后,才听到大门“哽”的一声,门开后,从里面走出一位长者,上下打量着姜子牙一行,正要发问,姜子牙下了车,笑着问道:“司寇先生可曾在家?”这位长者说道:“司寇先生还在洗漱,随我来。”姜子牙一行随长者走进宽敞的厅堂,只见这里窗明几净,翡翠珠宝,点缀其间。姜子牙仔细品味,非同寻常,从其室内摆设,不言而喻,主人就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大人物。不一会儿,司寇营汤走进客厅,满脸堆笑地说道:“不知国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礼了。”
姜子牙连忙起身拱手施礼道:“哪里哪里,冒犯先生,失敬失敬。我初来乍到,还望先生多多指教。我世代居住殷商京畿牧野,远在千里之外,这里的风俗民情茫然无知,还得靠司寇先生明理指正,有劳先生为齐国富强出智献力才是。今天特意求先生宫中议事。并求治齐高见。”
司寇营汤慢条斯理,翘着二郎腿,右手抚摸着唇下稀疏的鼠胡,眼睛瞟了瞟姜子牙,不屑一顾,看样子十分傲慢,脑子里好像早已有待用的台词,“本人不才,难胜大任,再则年迈,意欲颐养天年,实难使国君如愿,还是另请高明!”
姜子牙求贤若渴,不愿放弃求贤的希望,和风细雨地晓之以理说道:“久慕先生能力过人,胜人一筹,今天诚心来请先生出山,辅助本王治齐,万望您不要推辞,完成强国富民大业才是,愿听治国之策。”营汤对姜子牙说治理齐国应当靠仁义。姜子牙接着问什么是仁义,营荡回答“仁义就是要尊重当地的统治,听从国王的发号施令,维护其尊严,犯上就是不仁义,果断地废之!”姜子牙在一旁听到营汤说的话里有话,明显地抗拒新生的齐国当政。他压住内心怒火,仍是和颜悦色,说道:“司寇营汤先生,请你以诚相见,我们和好协作,让齐国人幸福安康,识时务,共创美好未来。”
营汤有点不耐烦了,不愿再听下去了,提高了嗓音,要下逐客令了,说道:“实话对你说吧,明人不做暗事,一臣不保二主!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今天你看错人了,来人!送客!”
姜子牙十分尴尬,求贤不成,站了起来,拱手道:“不强求了,后会有期!”说罢,带领姜伋等人离开了司寇营汤府邸,回宫而去。
几天后,姜子牙听到营汤拉党结派,扬言不要与齐国新君共事。并串通一气,并杀死了姜子牙派去宴请的宫中小吏,企图扼杀新生的齐国政权。姜子牙获悉后,义愤填膺,立即派人将司寇营汤抓获归案,姜子牙果断下令,将营汤斩首示众,暴尸三日,以此震慑狂傲之徒。
据《春秋繁露》说,姜子牙曾请教表里不一的司寇营荡怎样治理齐国,营荡认为应当靠仁义治理齐国。姜子牙接着问什么是仁义,营荡回答仁义便是“有子不食其力,妻长而夫拜之”,姜子牙听了大怒,觉得营荡胡说八道,蛊惑人心,竟然猖狂对抗当政者,于是当即将他斩首,以正视听。姜子牙为何如此气愤呢?因为营荡并未遵守“父父子子”的“亲亲”原则、“妻子应当遵从丈夫”的“尊尊”原则,而是坚持“父子地位平等,丈夫应当尊敬妻子”,可见营汤的主张与周礼背道而驰。由此可知,姜子牙具有相当强烈的宗法制理念。姜子牙封齐建国后,为了安定民心,快速稳定社会秩序,还实行了以法治国的举措。他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地诛杀了司寇营汤,清除了不为姜子牙治齐效力之臣,害群之马,大快人心。姜子牙杀司寇营汤的故事,载于《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营汤是齐国的司寇(掌管司法的官),但他不执行姜子牙“以法治国”的路线,却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胡说什么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子牙认为他不务正业、胡作非为、背离原则、祸乱齐国,便当机立断,将其诛杀。
为了访贤,姜子牙煞费苦心,满希望营汤能够出任辅佐,结果令姜子牙大失所望,心中一直怏怏不快,十分纠结。他再去请教老国君赢信,求贤辅佐,共谋盛齐大业。赢信告诉姜子牙,“此地还有两位名士,哥哥名狂矞,弟弟名华士。弟兄二人是远近闻名的贤人。耕作而食,掘井而饮,自号东海居士。他弟兄俩若能参政,助你料理国事,何愁齐国不盛,何愁百姓不富?”姜子牙听了,甚是喜欢。“有劳国君荐举,明日我一定亲往东齐,礼聘昆弟二人。”
第二天,天刚刚麻麻亮,姜子牙就起床收拾完毕,用过早餐之后,姜子牙乘坐轩车,姜伋、姜骆、姜宾,爷儿四人再带上十名卫士,随从携带厚礼,出了宫门,径直奔狂矞、华士昆弟二人府邸而去。
轩车出了东门,不紧不慢地前行。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姜子牙心情也格外欢愉。姜子牙问起三个孩儿,“怎样才能使齐国强盛?我想听听你们弟兄三人的主意。”
姜伋说道:“齐地淄河流域面积甚广,水源充盈,水质甚佳。且湖泊星布,应当发展渔业生产。”姜子牙听了点了点头,没有出声。
接着姜骆说道:“齐国盐碱地遍布,影响粮食产量,百姓手中有粮,才能去发展其他事业,治理盐碱地势在必行。这里地阔桑树多,鼓励百姓植桑养蚕,增加经济收入。”姜子牙面带微笑点了点头。姜子牙看了姜宾一眼,问道:“宾儿,你说呢?”
姜宾不紧不慢地说道:“齐国靠近大海,因地制宜,是晒盐的最佳场所,据近几天在民间访问,他们说,一人晒盐能抵十人所得,大力发展盐业生产,也是一项强国富民的好措施。”
姜子牙听了三个孩儿的想法,与自己的筹划不谋而合,甚是满意,暗暗佩服儿子卓有远见。姜子牙语重心长地对孩儿们说道:“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取决于统治者能否为民着想,代表广大百姓的利益,一句话就是廉洁自律,以百姓为友,以民众为亲。古时帝尧统治天下,重贤轻奸,任用良臣,才使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歌舞升平。选才任能,才是立国之本。我们这次亲迎贤人辅国,要礼贤下士才是。”
一个时辰后,姜子牙访贤已来到了狂矞、华士门第。姜子牙下车后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束装,令姜伋叩门以示有人来访。不一会儿,大门离开一道小缝,从里面探出一个脑袋,看见姜子牙一行门前立站,不耐烦地说道:“我家主人不在家,辰时出门云游了。”言罢,“砰”地一声关紧大门。姜子牙吃了个“闭门羹”并没发火,冷静一下,让姜骆再去叫门,不论怎么喊叫,大门还是紧闭,无人开门。无奈之下,姜子牙一行只好打道回府。
姜子牙求贤若渴,第二天卯时姜姜子牙就动身,率众再去狂矞、华士府邸。
开门的还是那位老苍头。他说道:“主人昨日云游未归,你们改日再来吧!”说完又要关门谢客。姜骆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用双手顶住大门,说道:“你知道来访的是谁吗?”
“你看老朽诺大年纪,本人没见过世面,孤陋寡闻,不知是哪位大驾光临?”老苍头道。
姜伋上前一步,指着姜子牙说道:“这就是齐国新来的国君,齐太公。”
那老苍头一听眼前站着的是新来的国王,吓得面若土色,纳头便拜,嘴里喃喃谢罪不已,“小人有眼无珠,奴才不知,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姜子牙说道:“起来吧!不知不为过。我来问你,你家主人是否在家?”
老苍头神色慌张,战战兢兢地说道:“我家主人,昨日出门云游,至今未归。”
姜子牙说:“待你家主人回来告诉他,就说齐国新君上门求贤,让他在家等我,三日后再登门访贤。”言罢,姜子牙率众回宫而去。
当天亥时,姜子牙命一武士,化妆后潜入华府探查狂矞、华士二人是否在家。
子时三刻,密探回禀:“狂矞、华士昆弟二人在家对坐小饮,并且还扬言,决不与您谋面。”姜子牙听了这话,早已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姜子牙带着姜伋弟兄三人,及內侍数人,后面紧跟着的是甲胄将士,第三次来到狂矞、华士门前。姜宾上前叩门。不一会儿,开门的还是那个老苍头。有点不耐烦地说:“主人云游在外,一直未归。”说罢正要关门,被姜伋用力一推,把老苍头撞了了个仰八叉。姜骆带领军士直闯正堂,姜伋带领十多个军士直奔后花园。
再说老苍头见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姜子牙厉声喝问:“你家主人在家没有?”老苍头吓得浑身筛糠,哆哆嗦嗦地说道:“在,在,在后花园。”姜伋带领武士来到后花园见狂矞、华士正扇着蒲扇,洋洋自得。猛一抬头看见姜伋箭步来到跟前,吓出了一身冷汗,很快就镇静自若,突然大喝一声:“你们私闯民宅,是犯法的,甚至连起码的礼节就不懂!给我出去!”
姜子牙压住内心怒火,满脸微笑赔礼道:“失礼了。二位贤士,我们来访贤士三次,都被管家搪塞,说贤士不在家。我们求贤心切,您老,今日确实有点鲁莽,敬请见谅。我今日诚心聘二位贤士宫廷论事,万望请勿推辞。”
狂矞轻蔑看了一眼姜子牙,冷笑一声,说道:“我弟兄二人,有言在先,一臣不保二主,保一主而终。立誓从今往后,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田而食,掘井而饮,不再为仕!”
姜子牙耐着性子,说道:“二位贤人谋略超人,为了齐国的兴盛,还望二位不遗余力,为国出力,为广大民众谋幸福。”
华士说道:“本人言出如山,你说的再好,我们弟兄不会改变主意,还是那句话,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不要再费口舌了,你们看错人了,我不是你们寻找的人,我们兄弟俩还要去访友呢。走人吧!”然后一挥手,示意姜子牙退去。
狂矞喊道:“管家,送客!”
姜子牙气得嘴张了几张,说道:“既然两位贤人执意不事君王,不友诸侯,成全与你。”
在一旁的姜伋怒不可遏,“有智不为上用,贤善不为我功,留你俩有何用?武士,与我绑了!”
众武士闻言,一起上前,抓住狂矞华士就摁在地上,五花大绑捆定。狂矞、华士二位弟兄气焰嚣张,怒吼:“我弟兄二人,身犯何罪?捆我何来?”
姜子牙怒视道:“你弟兄二人不识抬举,一意孤行,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对新生政权耿耿于怀,心怀叛逆,昭然若揭!先王治其臣民,即用‘爵、禄、刑、罚’我今沿袭。否则,何以治齐?”
狂矞、华士听了,耷拉着脑袋,无语而立。
午时时分,狂矞华士,被押赴刑场,沿街青壮童叟引颈而观,议论不已。“狂矞、华士自以为是,不吃敬酒吃罚酒。罪有所得。不亏!”
“真是一对死眼的头,不识时务,这下好了,去阴曹地府上班吧!”
《韩非子》也说,东海上有狂矞、华士两弟兄,被世人尊为“贤 人”,这兄弟俩“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隐居乡里,但愿自力更生,不想出山为官,对新建的齐国,他们态度消极,既没有奋起反抗,也不肯迎合,姜子牙觉得他们以利己主义为中心,心胸狭隘,不愿为国家贡献力量,是“害群之马”,便置周公“勿杀贤者”的警告于不顾,借口“不仕则不治,不任则不忠”将他们杀掉了。自此,齐国人再也不敢违法乱纪不遵政令,齐国呈现出安定的社会局面。
姜子牙杀一儆百,对那些执迷不悟顽固分子是一种震慑,对稳定新生的齐国政权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姜子牙在齐国推行“举贤尚功”作了铺垫。
作 者 近 照
作者简介:李志清,河南卫辉市太公镇太公泉村人,现为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卫辉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卫辉市姜太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致力于太公文化研究和志书编纂。代表作有《情节是故事的生命》,编著书籍有《根在卫辉》《太公文化》《太公泉乡志》《姜太公的传说》等。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
欢迎投稿,稿件须是原创,文责自负。稿件请注明作者并附照片一张。
投稿邮箱:2514349440@qq.com
即日起,原创文章所得赞赏百分之八十归作者所有,平台将以红包形式发放给原作者。十元及十元以下的用于平台维护,不再发放。
感谢各位老师对《故道文苑》的支持!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