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做的最有仪式感的事情,是走进悉尼歌剧院,看了一场歌剧。
也许你会说:不过是坐在舞台下看一群外国演员表演嘛,至于这么煞有介事?
我想回答:至于。
以前也看过一些话剧,气氛其实没有太好,会有人迟到,开着手机闪光灯,挡住你视线慢悠悠找位子;有些剧场是谢绝拍照的,依旧有人不停拍照录像;结尾时,演员还在谢幕,已经有不少人起身走人了……
可是在悉尼歌剧院,以上事情,都没有发生。大概因为,这是世界歌剧的圣地,所有观众会有一种敬畏心吧。就像,平常上课比较随意,但高考的时候所有人正襟危坐,没人迟到,没人用手机,没人提前交卷。
万一迟到怎么办呢?上千坐席的剧场,免不了有倒霉鬼迟到啊。
那就门外等着吧,在悉尼歌剧院,迟到者是谢绝入内的,必须等到中场休息,剧幕合上,观众起身上厕所时,才允许进入,这是对演员和其他观众的尊重。
我观看的剧目是3月20日晚的《茶花女》,3月初就在官网看票了,虽然每场能容纳千人,但因为太火,想买到两张挨着的票,最近的日子只有20号,于是我跟小伙伴,愣是等了半个月才看到这场歌剧。
悉尼歌剧院的剧目经常换新,像《茶花女》只在今年3月有演出,一周两场的样子,还没走进剧院,光是看海报,就被美到了。
悉尼歌剧院的歌剧票,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500~1600元一张,比国内话剧贵,但澳洲法定最低时薪是18.3/h (折人民币91元每小时),相当于一天的工资就可以看一场歌剧,这么说来,观剧成本是比国内低的。
有趣的是,跟国内区块划分票价不同,悉尼歌剧院的票价,几乎每排都不一样,甚至同一排的中间和两侧都不同价,觉得这样挺人性化的。
在等待演出的日子里,我重温了《茶花女》的原著,年少时只觉得这是一个苦命妓女的故事,现在读来,却看到很多爱情里失去理智失去尊严的傻姑娘的影子。
演出的前两天,我在为穿什么衣服发愁,因为官网的着装要求翻译过来是“没有着装规定,但穿正装在悉尼歌剧院看一场歌剧,会成为您难忘的记忆。”
作为一个没有正装、没有高跟鞋的贫民窟女孩,穿上我唯一的红裙子,算是我的最高礼遇了。
演出当天,我和小伙伴拿着护照去售票厅取票,票旁边有我的名字哦,可以留作纪念~
演出7点半开始,6点开始检票,我俩早早就检票进场了,因为悉尼歌剧院的内部参观,平常都是收门票的,我们有歌剧票的话,就能免费参观啦,当然要走走看看。
然后我们发现,大家都穿得好正式啊,男士基本西装,女士基本小礼服,就连白头发的老太太,都抹着鲜艳的大红色口红。仪式感,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这是剧院的内场,正式开场后,全场看不到空位子。
舞台下面是乐队,演出中的所有音乐都是现场演奏的,舞台上方那块屏幕是字幕。
《茶花女》是意大利歌剧,会以意大利语演唱,所以同步会有中英文字幕,是的,有中文,虽然现场华人面孔不多,但是在总人口两千多万的澳洲,华人已超过百万。
因为演出过程禁止拍照,所以下面我只能用一些官网剧照了。
对,这就是第一幕的场景,大幕拉开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震惊了。
从没亲眼看过这么华丽的舞台,简直是一幅油画,从吊灯到墙体到窗帘,全是真实布景,连窗外照进来的阳光都感觉很真实,台上演员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茶花女》是四幕剧,场景转换的十来分钟,是观众的中场休息时间,当大幕再次打开,又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
枯树会偶尔飘下一片落叶,送信的邮差即便只有几秒钟的戏份,依旧能让你看到他长途跋涉后的艰辛感。
女主角玛格丽特的扮演者,堪称歌唱家级别,全程三小时,所有情绪都用歌声完美表达。
她是万人瞩目的交际花时,你能感到她高高在上骄傲,她孑然一人身患重患时,你也能从歌声中听到死神来临前的绝望。
玛格丽特去世时,我哭了,她不是奄奄一息着去世的,而是在回光返照的憧憬里结束生命的。
她感到自己的身体又有了力量,她想要爱、想要美、想去乡下久住、想像每个普通姑娘一样拥抱生活, 然后,她突然走了。这样的离去,比所有别的方式更让人心疼。
全长三个小时的歌剧,我目不转睛,中场休息时厕所都不敢去,怕回来晚了,会错过大幕的开启。
演员谢幕时,没有一个人离席,掌声久久不息,直到大幕完全降下,才陆续有人站起。
离场后,看到夜幕中散发圣洁微光的歌剧院,很想对它说一声谢谢,“谢谢你,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喜欢王小波在长篇小说《万寿寺》里写过的一句话: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觉得这是对仪式感最好的注解了。
人来到世界上,除了穿衣吃饭买房买车,他还应该拥抱一些别的,一些不实用的,一些毫无目的的,比如看剧、养花、听虫鸣、晒太阳……
巫小诗
旅行 影视 新知
自由拖稿人,坚持原创,不坚持更新
▼点击阅读原文,抱走小诗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