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赋予别人伤害自己的权利文/巫小诗
电话里听母亲说,小区有位熟人阿姨正在四处借钱,借钱的目的是送孩子出国念书。
我问母亲这孩子成绩咋样、独立能力咋样,母亲说,成绩不好而且不听话,个子老高却像个小孩似的。
几个月后的高考希望渺茫,家人只好为他另做打算,家中经济也不宽裕,有什么办法呢,谁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借钱也要供啊。
“希望他能明白家人欠债供他的不容易,在国外发奋读书,学成回国扬眉吐气。”这是小区阿姨的原话。
挂完电话,我感觉心里怪怪的。
在国内成绩不好也不听话,去了国外就能变好吗?
经济条件不允许,还要硬撑着送不爱读书的孩子出国,孩子会因此感恩戴德、洗心革面吗?
之前看过一本中篇小说《包氏父子》,讲的是穷苦百姓老包供儿子小包念洋学堂的故事。
老包四处借钱筹学费,希望儿子能成大器,让自己当上老太爷,儿子呢,成绩差又花钱大手大脚,整日只知道跟纨绔子弟瞎混。
老包为下学期学费发愁的时候,小包居然闹着要买一瓶同学们都有的亮发油,父亲拿不出钱,他还大发雷霆。老包居然不觉得儿子是错的,还为自己提供不了好的物质条件而内疚,认为儿子可怜。
最后,儿子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老包的望子成龙梦,也就此破碎。
通篇小说看下来,印象最深的,其实不是小包的叛逆和老包的心酸,而是,一个渴望儿子改变自己命运的老父亲的可怜又可恶。
老包把人生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儿子身上,他在等待着儿子带来的翻身。
人一旦有所求,他便成了这番诉求的奴隶,在他诉求的实现者小包面前,老包低到了尘埃。
按照老包的家境和儿子自身能力,儿子本可以规规矩矩念几年普通私塾,然后出来找份工,过朴实快乐的老百姓生活。
但是老包把儿子送进了不适合他的洋学堂,小包成绩跟不上,而且常因家境感到自卑。
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懂事不是穷孩子的义务啊,让他们活在对比的世界里,或许不是激励,而是打击。
普通家庭借钱供成绩不好又不听话的孩子出国留学,不就是老包供小包去念洋学堂吗?
父母们总是这样,自己也只是平凡人,却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拼命把他往最好的环境里送,不管他适不适合。
似乎自己有多辛苦,孩子就会变得多优秀,其实,不是这样的。
最好的环境对于不适合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昂贵的暴力,这种暴力最后可能转变为一种失望,甚至是一份伤害。
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健康幸福,爱自己的小孩,尊重客观事实地爱他。
不要成为“望子成龙”的奴隶,也不要赋予孩子伤害自己的权利。
- 2024年03月02日
- 星期六